動物的自衛

動物的自衛

《動物的自衛》是2011年1月1日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克里斯蒂娜·威爾斯登。

基本信息

書本簡介

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生存約100多萬種動物,在弱肉強食的動物界,為了逃避敵害,保護自已的生存,許多動物都有奇妙的自衛本領,說來真是妙趣橫生。

內容簡介

撲朔迷離的保護色

為了迷惑敵人,保護自身,很多動物都有天然的保護色。

魚類不僅有著奇妙的保護色,有的還可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生活在河裡的魚兒背部呈橄欖色,與水色非常相近,這樣敵人從水面上很難發現它們。生活在海洋里的石斑魚,身上生有赤褐色的六角形斑點,中間嵌有灰白色,它隱藏在珊瑚礁中,身上赤褐色的斑點與紅珊瑚幾乎完全一樣。比目魚能隨時改變身體上的顏色以躲避敵害,當它躺在水底淤泥上時,背部會出現與淤泥一樣的細密黑點;當它遊動在海草叢中時,其體色又變得與海草極為相似。 最有趣的是一種叫避役的動物的變色術,它的皮膚里有著各種不同顏色的色素細胞,通過肌肉的收縮與擴張,使皮膚內的色素細胞集中或擴散,就象畫家調色那樣,變化出不同的色澤:深夜時是黃白色,黎明時又變成了暗綠色,一晝夜可改變六七種顏色,以適應環境、保護自己。

找頸鹿的迷彩更是別具一格,在淺黃色的底色上“印有”大大小小各種不同形狀的黑斑或褐色斑,這種斑駁陸離的“外衣”,可以起到迷彩作用,當長頸鹿隱身在樹蔭下時,10米以外,敵害就很難分辨出哪是長頸鹿的花紋,哪是樹枝葉的蔭影。長頸鹿的迷彩妙用,使人們受到很大的啟示,在軍事上,許多戰車、炮車、卡車和戰士的服裝,都使用了和長頸鹿花紋很相似的迷彩,起到了很好的隱蔽效果。

惟妙惟肖的擬態術

保護形是動物的另一種巧妙偽裝術。為了躲避敵害的襲擊,一些動物將自已的形態裝扮得與外界環境中的物體惟妙惟肖。在巴西的一些小河裡生活著一種葉形魚,它身體扁平而呈黃褐色,頭部前端還生長著一個和葉柄相似的吻突,當它在水底不動時,與落在水中的樹葉毫無差別。裸蛙魚渾身長有許多增生物和棘鱗,當大魚覓食從它身邊游過時,還以為它是水草哩,甚至有的大魚還用嘴吻一下這種奇特的“植物”。澳洲海馬全身長滿了突起物和絲狀體,當它在海水中輕輕漂蕩時,猶如一叢活海藻,因而可在敵害面前矇混過關。被稱為“偽裝大師”的章魚,它的擬態術更是技高一籌,有時把秘書偽裝扮成一束珊瑚,有時又把自己裝扮成一堆閃光的礫石。 在非洲的叢林裡有一種非常奇特的小鳥,它的擬態本領更為絕妙,當它落在樹枝上時,張開雙翼,酷似五個美麗的花瓣,它的頭部如同鮮艷的花蕊,這種巧妙的偽裝,不僅可騙過巨鷹的襲擊,而且還能輕易地捕捉到受騙上當前來“采蜜”的愚蠢小昆蟲。

針鋒相對的自衛術

尖刺也是動物自衛的一中銳利武器。在地中海生活著一中刺鯰,這種魚全身張滿了針刺,平時針刺平貼在身上,當有危險時它便立即衝到水面,大口吞咽空氣,使身體膨脹成一個圓球,而全身的針刺也向四面八方豎起,此時,它腹部朝天仰臥在水中,並有一部分身體露出水面,這樣上下都能防禦敵人的戟,危險過去後,它便放出肚裡的空氣,身體又恢復原狀。

刺蝟在背部和身體兩側都長滿了鋼針似的刺毛,它不僅會將身體縮成一個刺團,是敵人無法傷害自己,而且還常常捕捉毒蟾蜍,將其毒液塗在背刺上,以增加背刺的威力。與刺蝟相比,豪豬的棘毛更加威武。禦敵時,先將棘毛相互摩擦而發出響聲向對方示威;如果敵害繼續逼近時,它就迅速轉過身來,突然向後刺去,就連兇猛的虎、豹也常常為其所傷。

出其不意的“閃電戰”

電魚可以通過所發出的強大高壓電流將來犯者擊斃。全世界約有500種能夠放電的魚,這些魚的發電器官的每個細胞都是一個小電池,能夠產生0.1伏特的電位差,當成千上萬個這類細胞聚在一起時,可獲得高達幾百伏的電壓。電鰩產生的電流能把電壓為50伏特和60伏特的50安培的電阻絲燒掉,一個電脈衝能使6個100瓦的燈泡像霓虹燈似的閃光。電鯰能發出400伏特的電壓。電鰻可稱為“冠軍”了一般可放出500伏特的高壓電流,有的甚至可以超過800伏特,這么高的電壓,足以擊斃水中的任何動物,就連兇猛的鱷魚,也常常因捕食電鰻而遭殃。

有趣的是,印地安人為了捕捉電鰻,他們將馬趕入河中,當電鰻將馬擊倒後,由於它蓄存的電量消耗殆盡,就需要安靜下來重新蓄電,這時他們即可將電鰻輕而易舉地捕獲。

貌似強大的威懾術

有些動物在遇到敵害時,便會假裝成巨大而兇猛的樣子,以嚇退敵人的進攻。在印度洋里有一種獅子魚,它的身長不過20厘米左右,可是卻有一副兇狠的怪相,背上長著根尖而銳利的鰭。當敵害來臨時,獅子魚就會將背鰭翅得高高的,眼睛睜得圓圓的,顯得威武不可侵犯的樣子,這副兇相往往可將敵害嚇退。

澳洲皺皮蜥蜴,在它受到敵害襲擊時,便把頸部周圍的皺皮展開,很象一把張開的傘,這使它的樣子看起來似乎很龐大,令敵害受驚而逃走。非洲有一種變色避役,當它遇到敵時,不僅會發出噝噝響聲,而且把肺擴張開來,身軀變大,外表顯得強大而兇狠,使得敵害不敢再輕舉妄動。

孔雀蝶,當它棲息在嫩枝上時,翅膀是合攏的;一旦遇到驚擾便立刻張開翅膀,露出兩塊色彩鮮明的大斑點,看上去好似兩隻大眼睛,這種圖案的突然出現,則可令敵害驚恐而離去。南美洲有一種“卡里果蝶”,它後翅上的圖案形狀和色彩均象貓頭鷹的頭部,如果遇到鳥兒追捕它時,就立刻頭部向下,後翅朝上,鳥兒見了以為是碰到了了兇惡的貓頭鷹,嚇得馬上飛逃而去,不敢再來侵犯它了。

偃旗息鼓的裝死術

裝死,也是有些動物的護身法寶。狡猾而詭計多端的狐狸,當它被獵人捉到時,就會偽裝停止呼吸,任人擺布;當獵人稍一疏忽,它便乘機逃遁。負鼠在遇到敵害或受到驚嚇時,也會躺下裝死,一旦敵人受騙上當,它便逃之夭夭。在昆蟲中,為避開只吃活食的天敵而裝死的例子就更多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