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員

動員

常用漢語詞語,指發動人們參加某項活動。另有同名電影《緊急動員》。

基本信息

基本詞義

拼音

dòng yuán

基本解釋

1. [mobilize;arouse;bring into full play]
2. 發動人們參加某項活動
動員全家上山收紅薯
3. [make state power change into combat readiness]∶把國家武裝力量從平時狀態轉入戰時狀態,以及把所有經濟部門轉入供應戰爭需要的工作

詳細解釋

1. 軍事術語。把國家武裝力量,由和平狀態轉入戰時狀態,以及把所有的經濟部門(工業農業運輸業等)轉入供應戰爭需要的工作。
2. 發動人參加某種活動。
韋君宜 《憶西榆林》:“那些天,挖渠也是全社動員,男女全去。” 魏巍 《創造幸福的家鄉》:“ 李德生 在黨的鼓舞下沒有灰心,又動員了五戶共十二戶繼續幹下去。”
3.  泛指發動;運用。
茅盾 《夏夜一點鐘》:“﹝她﹞將左手支著頭,動員了全身的力量。”

軍事術語

〖make state power change into combat readiness〗軍事術語,即戰爭動員,也有的稱國防動員,指把國家或政治集團的武裝力量從平時狀態轉入戰時狀態,以及把所有的經濟部門(工業農業運輸業等)轉入供應戰爭需要的工作,即統一調動人力、物力、財力為戰爭服務。“動員”一詞迄今最早見於18世紀末的法國。1789年法國發生的資產階級革命,引起了國內外敵對勢力的恐懼和反抗,歐洲君主國家結成同盟,對法國革命進行武裝干涉。法國資產階級為了保衛革命成果,國民公會於1793年8月23日頒布《全國總動員法令》,宣布“從現在起到一切敵人被逐出共和國領土為止,全法國人民始終處於徵發狀態”。總動員令發布後在很短時間內就組建了一支42萬人的軍隊,還動員生產了大量武器裝備,使戰爭獲得了有效的物質保障。法國的這次總動員明確提出了“動員”概念,制定了動員法令,豐富了動員內容,促進了動員的發展,是近代戰爭動員史上的一個範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