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料海參

加料海參

加料海參是指那些添加了糖、鹽、膠、甚至火鹼的海參,一些不法商人為了謀取暴利,製作加料海參冒充淡乾海參,欺騙消費者的同時也損害消費者的健康。

簡介

加料海參加料海參

一些不法商人為牟取暴利,在海參中加鹽、糖、膠質等添加物製作的劣質淡乾海參被稱為“加料海參”。

“一斤海參半斤鹽”已經成為普遍現象,有的不良商人甚至使用有毒的火鹼來讓海參保鮮。這種海參侵害消費者利益的同時,還會對消費者身體健康造成威脅。

海參市場中純淡乾海參的份額只有約20%,加鹽甚至加糖的海參卻很受部分消費者“歡迎”,這其中一是因為有的消費者確實不懂,但也有不少“送禮”的購買者故意買個頭大又便宜的劣質參。

製作方法

為使海參增大、增重,有人採用“撞缸”方式,即將海參在飽和水中煮一遍,浸泡3天至4天后再曬乾,這樣可以增重20%。連續這樣加工四五次,1公斤的海參就能加進1公斤鹽,這樣1公斤海參就成了2公斤。
有的還會採取在加鹽海參中再加的方式,並且為防止加糖後海參表面發粘的現象,還會再加膠保持手感。雖然這樣的海參刺挺拔粗壯、又大又飽滿,但裡面真正的海參成分有的還不到20%,添加物超過自重四五倍。這樣的海參,營養已被破壞,不及雞蛋有營養價值,而且在海邊一些加工海參的村子,加工戶自己絕對不吃這種加料海參。

除了乾海參,許多即食海參每頭價格也只有十幾元。業內人士表示,過於便宜的即食海參大多是1年到2年的未長成參,為增大、保持體形很可能加入了禁食用的保水劑及保鮮劑,消費者購買時尤其應當注意。

價格差異

加料海參加料海參

“淡乾海參”作為高端乾海參的一種,因其泡發率高、營養保留完整等優點尤其受到廣大消費者的追捧。但同樣是淡乾海參價格卻相去甚遠,每公斤的價格從幾千元到兩三萬元不等。如同仁堂海晏堂價格最低的散售淡乾海參也在每公斤12000元以上,而在長海、宮品等海參專賣店只需6000元上下即可購買到一公斤,價格相差一倍有餘。
有專家稱,由於鮮海參價格上揚,淡乾海參每公斤的成本價格為8000元,低於8000元的或加入了鹽、糖等添加劑,或不是純正的淡乾海參。
由於海參的營養價值越來越被大眾所接受和認可,有數據顯示,2011年市場上的海參銷量同比2009年約增加了15%。除銷量增加外,海參的價格也隨其認可度水漲船高,海參2011年的價格約是2009年的兩倍之多。
鮮海參價格每公斤平均200元,約36公斤才能出1公斤淡乾海參,加上流通、銷售環節30%以上的成本與利潤,每公斤淡乾海參的價格至少在8000元。

國家標準

《乾海參》標準編號為SC/T3206-2009,衛生部於2011年3月明確表示:“生產經營幹海參,應當執行我國有關《乾海參》的標準,不允許使用除食鹽之外的其他添加劑,且食用鹽不可超過自重的40%。” 此標準針對“鹽乾海參”適用,而“淡乾海參”則不應添加任何添加劑,食用鹽也不例外。
農業部曾發布過乾海參和鹽漬海參的行業標準,不同等級的海參鹽分、水分和雜質含量都有相應的標準;但是,淡乾海參等細分海參品類暫時還沒有國家性的行業檢驗標準。這也意味著,海參商家會有漏洞可鑽。

鑑別方法

對比法

淡乾海參淡乾海參

淡乾海參個頭普遍較小,聞起來味道較純,沒什麼雜味,摸起來感覺乾乾硬硬的;而鹽乾海參個頭則比較大,摸起來有些軟,並且有點濕粘的感覺,外表有一層白色的物質,並帶有一股鹹味。

四診法

“望”:即是檢查海參的體形是否完整端正,在海參下端有一個開口,看看開口處的肉夠不夠厚實,厚實的就最好了。

在發海參時,也可以觀察一下用來浸泡的水,好的海參在浸泡後,整碗水還是清澈的,而如果買到不好的海參,則浸泡出來的水會比較混濁。
“聞”:聞一下海參有沒有異味,聞起來有鮮味,沒有藥味。如果聞起來有甜味或者濃濃的鹹味,代表一定加入了其他添加物。 
“問”:問清楚產地、品類、參齡和價格。2011年,真正的淡乾海參8000元/公斤是生產成本價,再加上運輸等其他成本,北京市場的淡乾海參至少要在8000元/公斤以上。

人們在購買海參時,大可不必過分追求單頭重量的大小,不要看一公斤多少錢,而要著重看一頭多少錢,3年長成的海參個頭不會太大,按2011年的成本每頭價格至少要在20元以上,單頭價格過低或每公斤售價不高而個頭又很大的海參難以保證沒有問題。
“切”:摸一下,檢查一下海參是否夠乾身。還要夠硬,因為海味都是乾貨,一定是硬身的。如果海參發軟,能掰彎,或者摸上去就粘手,多半就是糖乾海參
此外也可以輕舔海參表面,如果甜味或鹹味濃重,一定不是純正的淡乾海參。
在海參發制過程中也可鑑別優劣,好的淡乾海參出成率至少在原乾參大小的7倍以上,且發制後的海參皮飽滿而柔韌,非常完整,只會有零星碎屑。購買淡乾海參建議到正規的品牌店購買,質量相對有保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