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事關鞏固黨的執政地位,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人民安居樂業,對繼續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具有重大戰略意義。黨和國家始終高度重視社會管理,對形成和發展適應我國國情的社會管理制度進行了長期探索和實踐。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根據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黨和國家不斷就加強和改進社會管理制定方針政策、作出工作部署,有力推進社會管理改革創新。經過長期探索和實踐,我國建立了社會管理工作領導體系,構建了社會管理組織網路,制定了社會管理基本法律法規,初步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社會管理與我國國情和社會主義制度總體上是適應的。

政治局會議

社會管理社會管理

當前,我國既處於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又處於社會矛盾凸顯期,社會管理任務更為艱巨繁重。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為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解決社會管理領域存在的問題奠定了重要物質基礎。同時,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隨著實際情況的變化,我國社會管理理念思路、體制機制、法律政策、方法手段等方面還存在很多不適應的地方,解決社會管理領域存在的問題既十分緊迫又需要長期努力。
會議指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充分發揮黨的領導的政治優勢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總結推廣我國社會管理成功經驗,借鑑國外社會管理有益成果,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管理體系自我完善和發展。要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目標,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發社會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的總要求,積極推進社會管理理念、體制、機制、制度、方法創新,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加強社會管理法律、能力建設,完善基層社會管理服務,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管理體系。要以解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突出問題為突破口,通過協調社會關係、規範社會行為、化解社會矛盾和深入細緻的民眾工作,維護人民民眾權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持社會良好秩序,有效應對社會風險,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營造更加良好的社會環境。
會議強調,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要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為先,多方參與、共同治理,關口前移、源頭治理,統籌兼顧、協商協調,依法管理、綜合施策,科學管理、提高效能的原則,立足基本國情,堅持正確方向,推進改革創新。要加強和完善社會管理格局,加強社會管理制度建設,加強基層社會管理和服務,完善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民眾權益機制,加強流動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務管理,加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服務管理,加強公共安全體系建設,完善信息網路服務管理,營造良好社會環境。各地區各部門要深刻認識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強調查研究,加強政策制定,加強工作部署,加強任務落實,全面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

胡錦濤提出8點意見

進一步加強和完善社會管理格局
切實加強黨的領導,強化政府社會管理職能,強化各類企事業單位社會管理和服務職責,引導各類社會組織加強自身建設、增強服務社會能力,支持人民團體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發揮民眾參與社會管理的基礎作用
進一步加強和完善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民眾權益機制
形成科學有效利益協調機制、訴求表達機制、矛盾調處機制、權益保障機制,統籌協調各方面利益關係,加強社會矛盾源頭治理,妥善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堅決糾正損害民眾利益不正之風
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流動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務
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流動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務,建立覆蓋全國人口的國家人口基礎信息庫,建立健全實有人口動態管理機制,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務政策
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基層社會管理和服務體系
把人力、財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層,努力夯實基層組織、壯大基層力量、整合基層資源、強化基礎工作,強化城鄉社區自治和服務功能,健全新型社區管理和服務體制
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公共安全體系
健全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機制,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監管體制,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完善應急管理體制
進一步加強和完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管理
明確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管理和員工社會責任,推動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
進一步加強和完善信息網路管理
進一步加強和完善信息網路管理,提高對虛擬社會的管理水平,健全網上輿論引導機制
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設
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增強全社會法制意識,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胡錦濤強調,社會管理是人類社會必不可少的一項管理活動。在我們這樣一個有13億人口、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國家,社會管理任務更為艱巨繁重。我們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根本目的是維護社會秩序、促進社會和諧、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營造良好社會環境。社會管理的基本任務包括協調社會關係、規範社會行為、解決社會問題、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公正、應對社會風險、保持社會穩定等方面。做好社會管理工作,促進社會和諧,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條件。
胡錦濤強調,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始終高度重視社會管理,為形成和發展適應我國國情的社會管理制度進行了長期探索和實踐,取得了重大成績,積累了寶貴經驗。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根據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我們不斷就加強和改進社會管理制定方針政策、作出工作部署,有力推進了社會管理改革創新。經過長期探索和實踐,我國建立了社會管理工作領導體系,構建了社會管理組織網路,制定了社會管理基本法律法規,初步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我國社會管理與我國國情和社會主義制度總體上是適應的,我國社會大局穩定,社會形勢總的是好的。
胡錦濤指出,當前我國既處於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又處於社會矛盾凸顯期,社會管理領域存在的問題還不少。從總體上看,我國社會管理領域存在的問題,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階段性特徵的集中反映。經過新中國成立6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建設和發展,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顯著增強,這為我們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解決社會管理領域存在的問題打下了重要物質基礎。同時,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我們解決各種社會問題的物質基礎還比較薄弱。解決社會管理領域存在的問題既要增強緊迫感、又要長期努力,加強實踐探索和工作落實,深化認識,總結經驗,把握規律,開拓創新,全面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
胡錦濤強調,社會管理,說到底是對人的管理和服務,涉及廣大人民民眾切身利益,必須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切實貫徹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要堅持貫徹黨的民眾路線,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緊緊依靠人民民眾開創新形勢下社會管理新局面。要堅持思想上尊重民眾、感情上貼近民眾、工作上依靠民眾,把民眾滿意不滿意作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以人民民眾利益為重、以人民民眾期盼為念,著力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始終保持黨同人民民眾的血肉聯繫。

制機制制度創新

在人口服務管理方面
完善居民身份證制,建國家人口基礎信息庫,提高實有人口管理服務水平
在經濟組織管理方面
要建立健全勞動關係協調協商機制,努力構建和諧勞動關係
在社會組織管理方面
要建立分類發展、分類管理機制,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
在境外非政府組織在華活動管理方面
要建立聯合管理機制,保護正當交往合作,依法加強管理
在網際網路管理方面
要形成黨委統一領導、政府嚴格管理、企業依法運營、行業加強自律、全社會共同監督的綜合管理格局
在社會矛盾化解方面
要完善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民眾權益機制,主動依法維護民眾權益,努力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
在社會治安方面
要深入開展平安創建活動,建立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
在維護市場經濟秩序方面
要建立社會誠信制度,嚴厲打擊制假售假行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

書籍

基本信息

名稱: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管理體系主講:向春玲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
規格:6盤DVD出版單位:中國青年教育音像出版社定價:580

講師簡介

向春玲,中央黨校科社部社會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黨校省部級和地廳級“民生與社會建設”班主講教員,2010年中央黨校優秀教師。長期從事城市化、社會管理和社會發展等研究和教學工作。參與多項國家課題,個人主持多項部級課題。在教學中,關注當前中國社會發生的熱點難點問題,注重理論聯繫實際,堅持實證調研,深入基層,先後就教學和科研中的問題在重慶、成都、山東、江蘇、浙江、安徽、湖南、西藏、新疆、雲南、廣東、廣西等20多個省市進行調研。

出版背景

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社會管理及其創新專題研討班開班式19日上午在中央黨校舉行。胡錦濤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社會管理及其創新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扎紮實實提高社會管理[1]科學化水平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管理體系。

目錄

第一講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時代背景和重大意義

第二講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基本理論和重點工作

第三講強化政府的服務職能是社會管理創新的關鍵(案例講解)

第四講發展社會組織是整合社會管理資源的有效形式(案例講解)

第五講加強社區建設是推進社會管理體制創新的重要內容(案例講解)

第六講鼓勵公眾參與是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的重要途徑(案例講解)

中央精神

·解讀:中共中央政治局研究加強社會管理減少…
·杜青林:統一戰線要發揚協商引導傳統服務…
·王兆國:發揮工青婦組織優勢積極參與加強…
·中國執政者“微”處著手探索創新社會管理…
·周永康:圍繞加強創新社會管理推進社會治…
·周永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 加強和創…
·扎紮實實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建設中國…
·馬凱:充分認識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重要性緊…

地方舉措

·珠海創新社會管理模式政府不再統包統攬百…
·北京西城區構建社會管理“回響鏈”
·惠州社會管理創新成果斐然網友建議可直達…
·百色“農事村辦”創新農村社會管理:民眾動…
·湖南衡陽創新社會管理見聞:幹部“辛苦指數…
·深圳:深化社會管理創新確保實現“平安大…
·北京創新社會化管理:基層黨建深入服務商務…
·保障房分配考驗政府公信力及社會管理能力

專家解讀

·龔維斌談社會管理及其創新中的十大關係
·民生三問:聚焦社會管理百姓怎樣當好主人
·聚焦社會管理民生三問:政府怎樣當好管家
·魏禮群: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要重點把握五大…
·龔維斌:十二五期間社會管理領域最大挑戰是…
·龔維斌:提高人民幸福感是社會管理的應有之意
·龔維斌:提高社會管理水平要善於從傳統文…
·龔維斌:社會管理核心是維護民眾權益促進…

分析評論

·社會心態考驗執政者中國社會“軟治理”謀…
·史海:20世紀初北京社會管理的若干細節
·天津市市長:把握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著力點
·為民族地區富裕和諧提供社會保障(加強和創…
·政策解讀·“十二五”規劃綱要:標本兼治創…
·議事會·社會管理創新在基層①:女村官如何…
·人民日報評論員:在“最大限度”中增強社會…
·人民日報評論員:在“最大限度”中增強社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