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利福尼亞腦炎

加利福尼亞腦炎(california encephalitis)是由抗原性相關的加利福尼亞病毒群引起的,經蚊蟲媒介的中樞神經系統性疾病。

基本信息


流行病學

小哺乳動物如兔和松鼠,帶病毒,伊蚊叮咬傳播,人群普遍易感,隱性感染者多見發病多見於15歲以下兒童本病流行於美國西部及7~9月。

病因

加利福尼亞腦炎病毒和拉克羅斯、詹姆斯敦峽谷及雪靴野兔等病毒均為布尼亞病毒屬,均可引起腦炎。

發病機制

被受感染節肢動物叮咬之後,病毒在局部組織及局部淋巴結複製。病毒血症的發生與持續取決於神經系統外局部組織內病毒複製的階段單核-巨噬細胞系統清除病毒的速度以及特異性抗體的出現,故而出現臨床表現較大差異。
肉眼所見大腦充血水種並有廣泛的神經細胞變性腦組織多處有出血灶。顯微鏡檢查見神經細胞變性壞死血管周圍有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和多形核白細胞浸潤,形成“血管周圍套”有的膠質細胞增生和多形核白細胞堆積形成結節病灶主要見於大腦基底節,腦幹灰質白質,也可侵犯小腦和脊髓

臨床表現

潛伏期5~10天。輕者以發熱、頭痛、咽痛及胃腸道症狀起病,13天內出現神經系統的症狀和體徵,7天內可消退。重者在24~48h出現驚厥昏迷甚至中樞性呼吸衰竭可有視神經盤水腫,但顱內壓持續升高者較少見。病死率<1%。一般無神經和精神後遺症

併發症:
並發呼吸衰竭、視神經盤水腫、顱壓升高。

診斷

確診依賴於血清學檢查。取雙份血清採用對流電泳、電凝抑制試驗,檢測其抗體效價呈4倍或以上增高。也可用抗體捕獲ELISA法檢測。

鑑別診斷:
本病需要與西方馬腦炎、單純皰疹性腦炎、乙腦等鑑別。

檢查

實驗室檢查:
外周血象白細胞計數中度升高有時可達30×109/L。

其它輔助檢查:
採用對流電泳、電凝抑制試驗,檢測其抗體效價呈4倍或以上增高。也可用抗體捕獲ELISA法檢測。

治療

無特效療法,主要是支持、對症治療。嚴重腦炎者搶救與乙腦相同。

預後預防

預後:
病死率不到1%

預防:
防蚊、滅蚊為主要預防措施。現無疫苗套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