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和運動

力和運動

編輯推薦:神奇的科學實驗叢書。美國中學生首選科學課輔助讀物,美國初級科學教 教育專家全力打造,全面激活中國學生動手實驗能力。力無處不在,運動永不停歇。這裡有70多個精彩紛呈的實驗等你動手來做,用土豆、撲克牌、牛奶盒、氣球這樣的小東西,再遵循書中的提示,你都能:讓土豆走鋼絲;通過彈出的撲克牌證實慣性的存在;自己造一個“鹽湖”來展示浮力;用氣球車來顯示運動的魔力。不只這些,你還能做得更多!它們會讓你重新認識身邊運動的世界!發現身邊科學,探索從這裡開始。

作者簡介

麥可·迪斯拜齊奧是美國新銳教育家,他在世界各地從事教學、寫作和指導教師專題研究小組的工作。他在波士頓大學獲得了生物學碩士學位,之後的六年里,他為諾貝爾獎金獲得者AlbertSzentGyorgyi做科研助教。套倦了整日研究那些爬蟲,麥可開始轉到海洋科學實驗室工作。以後的幾年裡,他先後教過物理、化學、地球科學、普通理科、數學和搖滾音樂戲劇等課程。迄今為止,他發表的著作有《危象思維之謎》、《大危象思維之謎》、《挑戰思維之謎》和《形象思維之謎》。

同時他還與人合著了18冊供國小、國中和高中學生使用的理科教材。此外,他還是氣象頻道和兒童電視台的特約主持人、《發現》雜誌和《美國科學前沿》雜誌的責任編輯。麥可還是《國家理科教員聯合會理科標準資格》的撰稿人,這篇論著為全美理科標準從理論到實踐提供了指導。麥可對國家理科教員聯合會的另一貢獻是,創立了備受評論界好評的課程——愛滋病學。相關圖書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物體的慣性

1 把環推出去

2 看不見的“膠水”

……

第二章 力的平衡

1 找重心

2 土豆“走鋼絲”

……

第三章 引力

1 硬幣小“水池”

2 杯子裡的硬幣

……

第四章 空氣的推力和拉力

1 看不見的海洋

2 把空氣“倒”出來

……

第五章 瘋狂的運動

1 製作曲柄

2 自動旋轉的奧秘

……

“試一試”、“想一想”答案

力與運動

1、正確理解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概念。

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在相等時間內,物體通過的路程越長,運動的越快,它的速度越大。

通過相等路程,所用時間越短,它運動的越快,它的速度越大。

如果兩物體在不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也不相同,路程跟時間的比值越大,它的速度越大。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它的速度是不變的,不能由公式S=vt說速度跟路程成正比,跟時間成反比。

2、正確理解牛頓第一定律:

牛頓第一定律表述為:“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它明確告訴我們: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所處的狀態。至於物體到底是處於靜止還是勻速直線運動取決於物體的初始狀態。

因為地球上不存在不受外力的物體,所以牛頓第一定律不能通過實驗直接得出。它是在伽利略的理想實驗基礎上通過推理概括出來的。

可從以下幾方面理解牛頓第一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闡明了力和運動的關係,當物體受到外力作用時,它的運動狀態會發生變化,因此,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牛頓第一定律指出:當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可以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可見,力不是產生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即:在物體不受任何力且有速度的情況下 運動不需要力的支持。

(2)牛頓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體都具有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這種性質叫慣性。即: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

3、正確認識慣性:

慣性與慣性定律(牛頓第一定律)不同,前者是概念,後者是規律。

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慣性定律(牛頓第一定律)是物體在沒受其它力的作用時,物體的運動狀態應是什麼。

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認識慣性:

(1)一切物體都具有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這種性質叫慣性。

“一切物體”指固體、液體、氣體。“保持”指始終具有的意思。

由此可見,慣性是物體固有屬性,它與物體是否受力,是否運動,運動如何改變都無關。

(2)慣性和力是兩個實質完全不同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慣性是物體本身一種固有性質,它與外界因素無關。

把物體慣性的表現,說成是物體受到“慣性力”或說:“物體受到慣性的作用”都是不對的。

(3)慣性的大小隻跟物體的質量大小有關,質量大的物體慣性也大。

4、正確理解力和運動的關係:

亞里士多德認為:“必須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才能運動,沒有力的作用,物體就要靜止下來。”

這種看法認為:“力是產生和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它跟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錯誤觀念相符合,使2000年來有不少人認為它是對的。只有弄清這種說法的錯誤,才能正確認識力和運動的關係。

以推車為例:用力推車,車由靜止變為運動,是推力改變了車的運動狀態。停止用力,車在地面阻力和空氣阻力作用下,速度越來越小,是阻力使車的運動狀態發生了變化。

要使車始終保持原來的速度,必須繼續用力推車,這時,車同時受推力和阻力的作用。

若推力大於阻力,車速將越來越大。

若推力小於阻力,車速將越來越小。

只有推力和阻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線上時,推力跟阻力是二力平衡,車才能做勻速直線運動。

可見,力不是產生和維持車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車子運動狀態的原因。

5、正確理解二力平衡:

一個物體受到兩個力的作用,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叫二力平衡。

物體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究竟是靜止還是做勻速直線運動,取決於物體的起始狀態。

原來靜止的物體,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仍然保持靜止,原來運動的物體,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仍做勻速直線運動。

若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時,它所受到的力一定是平衡力。

例如:讓木塊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木塊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摩擦力是相互平衡的兩個力,根據拉力的大小,可以知道摩擦力的大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