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鳥

劍鳥

《劍鳥》一書為寓言體小說,描寫了藍鳥和紅鳥受老鷹特耐特挑撥發生戰爭,認識到錯誤後卻遭受到特耐特的突襲,最終召喚神鳥———劍鳥取得了勝利。

作者簡介

范禕1993年出生於北京,她在北京度過了幼稚園時代並上完了國小一年級,7歲時隨父母移居到美國。兩年後,10歲的她就開始用英語寫作《劍鳥》。

《劍鳥》一書為寓言體小說,描寫了藍鳥和紅鳥受老鷹特耐特挑撥發生戰爭,認識到錯誤後卻遭受到特耐特的突襲,最終召喚神鳥———劍鳥取得了勝利。

《劍鳥》一書於今年3月由全球第二大出版社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團在美國出版,上市的當周就衝上了《紐約時報》暢銷兒童小說的排行榜。

劍鳥 劍鳥

目前,范禕還將繼續“劍鳥”系列圖書的創作,《劍鳥》前傳明年有望出版。 

採訪專題

13歲中國女孩寫就英文童話 范褘自寫自譯《劍鳥》中美同步推出

13歲,正是懵懂少年期,而生長在國內,現在在美國讀國小的范褘已經用英文發表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說,且這本《劍鳥》已經登上了美國故事類少兒圖書的暢銷榜,讓這箇中國女孩著實火了一把。

今天起,范褘將開始她的《劍鳥》國內版的上海站宣傳活動,昨晚,記者提前對這個剛剛飛來的“小作家”進行了專訪。

寫作:做夢、看學術著作都很開心

范禕很小就對鳥類感興趣,在紐約漢密爾頓的家裡,從不遠處的樹林裡飛來的翠鳥、啄木鳥和堅鳥總讓她看不夠。《劍鳥》這本書的靈感來自她做的一個夢。那時她正在學校學習美國革命史,還在雜誌上讀了很多關於恐怖攻擊的文章。她夢見由於一幫黑鳥暗中挑撥,穿著馬褲的紅雀(紅方)和藍堅鳥(藍方)打了起來。醒來後,范褘萌生了把夢境寫成故事的想法,她要把和平的信息傳達給世界。

范禕決定開始寫她的小說《劍鳥》,每天放學後做完作業,鍛鍊一會兒身體,她就會在鍵盤上打寫幾段《劍鳥》。為了準確描寫鳥的外貌、棲息地和習性,她在網際網路上進行了廣泛的搜尋,還從圖書館借閱了大量有彩色圖片的書籍資料,研究了不同文化所刻畫的神鳥,比如美洲土著神話里的雷鳥和魔鳥,這些都有助於她對《劍鳥》場景的描寫。時常,圖書館管理員都會看到一個小女孩推著一手推車的硬皮學術著作借閱,吃驚得眼睛都瞪大了。

范禕告訴記者:“正式寫《劍鳥》之前,我覺得對鳥兒的了解不算少,其實我錯了。我只好借來一大堆有關鳥的畫冊,了解鳥的習性、棲息地、解剖學等知識。我才知道鳥不出汗,沒有眉毛和睫毛。我需要經常修改措辭,查閱辭典。我不覺得這些書有什麼難懂,我自己感興趣的書就是好看的書。”

投稿:一切都是幸運

《劍鳥》完成之前,范禕設法從網際網路、雜誌、報紙和書刊了解投稿的事宜。她給許多出版社都投了稿,其中,有些編輯回覆說,要到九月份才有時間看范的手稿;另一些則宣稱:他們不再接受主動投送的稿件,並鼓勵范禕關注當地的寫作競賽。

簡·弗里德曼(美國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團的執行長)是范禕接觸到的惟一一位把她的電子郵件轉給圖書公司的人。范禕感慨道:“《劍鳥》寫完之後,我知道我需要很多出版社的網址,也知道有了和他們的接觸我會對書的未來更有信心。我在書刊、報紙和網站上到處查找,把所有信息都記在筆記本上。數月後,當我完成了書的初稿,便把筆記本拿出來,按照上面的網址給所有的出版商發,一切全憑運氣,我知道也就是萬分之一的機會。我最幸運的莫過於收到這兩份為我出版小說的契約,一本是《劍鳥》,另一本是接下來馬上就要在美國出版的新書《探索》。”

這次的國內版出版,范禕花了半年多的時間,將自己的作品從英文又翻回母語中文:“這是一個學習中文的過程,很多成語我都不會,還要請教爸爸媽媽,還有,我原先寫的英文裡有很多詩歌,是押韻的,現在翻回來,也要不失韻味。”

成名:就是採訪有點煩

一夜之間,范禕就在美國成了名,屢屢被邀請上電視台亮相,如今又將開始國內的巡迴宣傳,她告訴記者:“寫小說很不正常、很奇怪嗎?我現在只是做出一點成績,卻遇到了許多小麻煩,生活也變得非常忙碌,有時放學回來,被通知要有記者採訪,每天還要上網回答Email問題。不過學校老師和同學對我的態度的改變倒不大,有時會有小孩從門後跳出來說:‘啊,你是那個寫書的!’也有老師和同學會讓我在他們買的書上籤名,唉,這真是一個夢。”

小小年紀就以寫作揚名,范禕的未來會否就此框在了寫作這條路上呢?她說:“我打算用寫書掙到的錢做兩件事,一部分用來買書,其餘的存起來上大學用。我的夢想是哈佛,因為哈佛是個老校,一定會有很多悠遠的故事,而我對這樣的故事很著迷。至於工作,我不一定要全職寫作。我還想做一名教師,教中國學生寫作和英國文學。我想成為一名翻譯,可以把中文小說翻譯成英文,把英文小說翻譯成中文。我甚至想做一名2008年奧運會的口語翻譯。”

給孩子安全的自由

記者在採訪范禕時,還採訪到了這次陪女兒回故土的范禕媽媽。范禕媽媽對於培養天才兒童有著獨特的見解,她將自己帶著中國血統的美國教育經驗拿出來與讀者分享:“要以平常心對待孩子的成功,每個孩子都是天才,只是會表現在不同的方面而已。而家長的工作就是發掘,看孩子真正掌握了什麼,不要操之過急。《劍鳥》出版後,范也已經在美國提前面對了媒體的各種評論,多數是正面的,個別也有反面的,范禕很冷靜、很認真地對待反面的觀點。我認為家長在孩子學習成長的過程中,只能做一個旁觀者,而不是引領者,應該鼓勵多、批評少。我覺得最主要的是要給孩子健康快樂的自由。”(作者:謝正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