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津中學

劍津中學

劍津中學於1902年創辦,其前身為流芳和淑馨男女兩校合併而成。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劍津中學劍津中學

劍津中學於1902年創辦,其前身為流芳和淑馨男女兩校合併而成。也稱南平第二中學,簡稱南平二中,省級示範學校。學校辦學宗旨是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校區配有實驗樓、圖書館等地。

學校概況

校訓:志存高遠

校風:團結、嚴明、求實、進取。

辦學理念:辦人民滿意的學校、為學生終生髮展奠基

辦校歷史

劍津中學劍津中學

男校於1902年由萌為廉先生在南平綠竹嶺創辦培元書院,越二年,於北鎮街建新校舍,改名為薛承恩流芳學校。後有我國熱心教育人士,相繼苦心辦學,1920年,改辦舊制中學,1922年春,分別設立普通、師範學科;遵照部章,改辦新制中學,分高、國中兩部。

女校起源於1902年,由樟湖女塾遷移至南平馬祖坊民屋內開學。1906年建校舍於黃金山,定名為淑馨女校。

1932年 合併男女兩校,命名為南平私立劍津中學。其後聲譽日增,廣受讚揚,抗戰期間,成為東南諸省中頗負盛名的一所中學。

1951年 學校由人民政府接管並遷離原校址,新辟校舍,改名為“南平第二中學”。上世紀60年代,成為市區中考一面旗幟,被確定為南平地區重點中學,“文革”期間,遷址至原南平地委黨校,即今本校校址所在地——大同嶺上。

1992年 復名為南平劍津中學。1991年通過首批三級達標校驗收,1996年再上一個台階,通過省二級達標校驗收。成為閩北地區二中系列第一所二級達標校。2001年,因市區學校布點調整,學校被確定為初級中學,停止高中部招生,同年被確定為省級國中示範校。

科技文化節

劍津中學舉辦第二屆科技文化節,本屆科技文化節內容豐富,有英語口語彙報演出,中華經典誦讀比賽,手腦運動會,史、地、政知識競賽,高空落蛋,球

科技文化節科技文化節

藝展示,校本課程展示(計33門),校園歌手比賽,歌詠比賽等九大塊。

其中校本課程成果匯報展示精彩紛呈,有橋牌技法,走近隸書,廚藝展示,謎語競猜等三十幾個項目,從多層次、多側面、多角度、多形式展示了校本課程活動的成果,形成了校園中一道道亮麗的風景,讓人耳目一新,深受廣大師生喜愛。師生廣泛參與。在九大塊項目中總計收到學生作品及表演、展示等近千件作品,參與人數超過兩千多人次,最終評出團體獎、個人獎近百項,是一次參與面很廣,覆蓋面很寬的科技藝術盛會。經典與創新並存。在項目設定、參與方式上充分體現了弘揚經典,銳意創新的特點,既包含“經典誦讀”,“史地政知識競賽”等傳統項目,又融入了 “研究性學習課題答辯”, “謎語競猜”, “頭腦運動會”,“廚藝展示”等創新內容。真正把科技文化節定位為弘揚經典,倡導創新,謳歌改革開放成就,展示素質教育成果的舞台。效果特別顯著。本次科技文化節活動,老師精心組織,師生積極參與,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取得了豐碩成果。很多項目都湧現出富於創造與想像的智慧靈光,獲得廣泛認同,得到了眾多嘉賓的高度評價,同學家長的一致認同。充分展示了劍津中學師生的個性風采,創造了一種濃郁的科技、文化氛圍,有效地激發了同學們熱愛科技、文化,追求美好事物的熱情。

行風建設

劍津中學劍津中學

(一)要嚴格收費管理,不準擅自增設收費項目,擴大收費範圍,提高收費標準。

(二)要堅持贊助自願原則,不準與入學掛鈎,強行索取贊助費。

(三)要強化財務管理,不準設立"小金庫",私分"贊助款"、"回扣款"。

(四)要嚴格執行省定用書目錄,不準擅自擴大征訂教輔讀物範圍。

(五)要認真執行學生統一著裝審批制度,不準擅自擴大統一著裝範圍。

(六)要堅持投保自願原則,不準強求學生統一投保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