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鋌

劉鋌

劉鋌本名龔綎,字子綬,號省吾,江西南昌人,嘉靖年間大將軍都督龔(劉)顯之子。明末著名將領,人稱”劉大刀”。一生經歷平緬寇,平羅雄,平朝鮮倭,平播酋,平倮,大小數百戰,威名震海內。

基本信息

簡介

劉鋌,(1560--1619,一說生於1553年),本名龔綎,據《明史》名將劉綎應為“綎”,鋌為誤傳。

《明史》稱讚其為“諸將中最驍勇”,能使鑌鐵刀百二十斤,馬上輪轉如飛,天下稱“劉大刀”。一生戰功卓越,最後戰死於薩爾滸之戰。天啟初,贈少保,世廕指揮僉事,崇禎元年(1628),將其衣冠與夫人兵部尚書張鏊之女合葬於新建縣,又建“表忠祠”於南昌百花洲今地亦稱劉將軍廟。(今百花洲國小為劉將軍廟故址)

人物經歷

劉鋌是四川總兵劉顯的兒子,外號人稱“劉大刀”,根據誇大了的描寫,他所用的鑌鐵大刀重120斤,可以在馬上“輪轉如飛”。

劉鋌是楊鎬四路軍中最有名的武將。他是南昌人,字省吾,他是明萬曆初年以膂力著稱的廣東總兵劉顯的兒子,他"勇敢有父風,每遇敵提刀陷陣,軍中號曰劉大刀。以功累官四川總兵,討楊應龍進左都督。同楊鎬出遼東時為遼陽總兵。於諸將中最驍勇,大小數百戰,威名震海內。天啟初贈少保,祠曰表忠。"①劉鋌勇力絕倫"無錫秦燈,力舉千斤,聞滁州武狀元陳錫多力,往與之角,將柏木八仙抬列十六盞、果盒悉具,設酒二爵。秦燈只手握案足,能舉而不能行。陳錫則能行,力較大矣,然僅數步而上耳。惟劉鋌繞庭三匝,而爵盞如故,其力更有獨絕者。"②所以四路大軍中,劉鋌的東路軍是有實力的。劉鋌率4萬大軍本想在三月初一與其它三路軍會合,但由於山路崎嶇難行,加之朝鮮軍隊"不得已"而來,人心厭戰,所以遲到三月初一才到董鄂路(寬甸境內)。但初期劉鋌也獲得一些勝利。

原來劉鋌在二月29日從寬甸出發走到馬家寨(距寬甸120里)與後金兵相遇,皇太極等率後金兵棄牛毛寨與馬家寨撤至阿布達里岡。劉鋌認為後金兵敗遂一心進軍,這時鎮江(今丹東九連城)喬一琦也報告說:三月初一已率兵進到離建州寨120里與後金兵相遇,部將馬進忠單騎殺入後金兵,砍傷三人,斬首一級,走到五里外又斬首三人。朝鮮軍副元帥金景瑞與延蘇也斬首一級,把總崔茂光也報稱靉陽守備徐九思從靉陽邊外口抄合大營,走到離邊200里遇後金兵,斬首15級,生拎男婦5名。據此可知,劉鋌軍隊還在寬甸境內作戰。先是劉鋌出寬甸口向董鄂路(寬甸北部與桓仁接壤處)進兵時,由於道路崎嶇窄狹,馬不成列,行進速度很慢。一些老百姓為躲避戰亂都逃進深山茂林中隱藏起來。劉鋌將逃民遺留下的柵寨全部焚毀,又將一些殘疾不能行動的人盡行殺害。然而行軍速度仍然很慢。3月13日才到馬家寨與後金兵接戰。

四貝勒皇太極守二寨,與劉鋌戰不數合便不敵而走,劉鋌乘勢追殺,四貝勒棄二寨而去。大貝勒率兵五千來救,被劉鋌砍斷他的馬腿,大貝勒墜下馬被救回,大貝勒也敗走,劉鋌乘勝追趕,連破十餘陣,兵士疲乏,遂駐營休息後向董鄂路進軍。這裡是牛祿額真托保、厄里納、厄黑乙三人率後金兵500人把守,在當日凌晨與劉鋌兵接戰。劉鋌前部軍兵數十倍於後金兵,將後金兵重重圍住,厄里納、厄黑乙二人戰死軍中,托保率殘軍逃到埋伏在山隘的扈爾漢的伏兵會合,以待劉鋌軍來。在巳刻時(3月14日上午)大貝勒和三、四貝勒的兵從瓦爾喀什林中出來,會合以迎劉鋌軍。劉鋌初戰獲勝,又自恃勇力,便驕橫不把後金兵放在眼裡,他率兵兩萬人,就令前部一萬人進行野掠,邊掠邊進。劉鋌之所以這樣急於打敗後金兵,搶關奪寨,是有他的原因的。先是劉鋌率兵深入寬奠地區,攻占了後金的幾個營寨,打敗大貝勒、四貝勒,殺傷許多後金兵民,便驕狂起來。後金就利用了劉鋌的驕狂派人詐稱是杜松的親兵,在一大早就拿著杜松的令箭來到劉鋌大營,向劉鋌稟告說:"杜將軍已到建州,深入敵境,擔心後援跟不上請將軍趕快進軍會師對建州進行夾擊。"劉鋌沉思半響才說:"我和杜將軍是一樣的官職,他怎么能用令箭向我傳達命令?這是把我當作偏裨將官,難道我是他的部下嗎?"假親兵說:"令箭雖是命令部下偏裨將官的,但實際上命令偏裨將官並不用令箭。現在軍情緊急,用令箭不過是表示憑據罷了。"劉鋌大聲叱罵說:"出兵時約定以炮聲為信號,現在兵既已達建州,為什麼沒聽見傳炮聲?"假親兵說:"這地方沒有烽火,用騎兵代替斥堠,這裡距離建州城五十里,跑三里傳一炮聲,不如騎馬快速。"劉鋌信以為真,假親兵便跑回後金營說:"劉將軍聽到炮聲才肯前進。"於是後金即命令傳炮,劉鋌聽到炮聲,唯恐杜松獨得頭功,便急命拔營東進。但道路山巒重疊,行動很慢,而這時後金兵駐紮牛毛寨、馬家寨二寨,有五百兵守董鄂路。劉鋌兵到便占領了二寨,乘勝追擊後金兵。這時後金的大貝勒和三、四貝勒己會合扈爾漢、托保等的兵力先占了阿布達里岡。○4而劉鋌兵到也要登上阿布達里岡安營布陣。但見後金兵已占了阿布達里岡,便在山下準備進攻。

在岡上的後金大貝勒便要率兵從岡上飛奔而下衝擊劉鋌軍。四貝勒皇太極說:"哥哥統兵留在後方,相機而下,我先領兵從岡上居高臨下衝擊明兵。"大貝勒代善同意說:"我領左翼兵從西面攻打,你引右翼兵從上面衝下去,不過你可在後面督陣,不要輕易衝進去。"於是四貝勒率右翼兵而去,先率精兵30人,在前面飛沖而下,奮勇攻擊明兵,雙方戰鬥激烈,後面的後金兵也隨之猛衝而下。大貝勒這時率左翼兵從山的西邊攻入明兵,與四貝勒兩面夾攻,明兵大潰敗逃。四貝勒便讓後金兵穿上明兵服裝去迎在後面的劉鋌。劉鋌不辨真假,不做防備,四貝勒突然殺出,劉鋌倉促應戰,大貝勒又到,劉鋌與兩貝勒力戰,從巳刻打到酉刻不分勝負。四貝勒忽撥馬退走,劉鋌認為四貝勒不敵而走,便提馬追趕,追了四里多路,看看追上,四貝勒突然返身發箭射中劉鋌左臂,劉鋌一面拔箭一面仍掄刀戰鬥,四貝勒又射一箭中劉鋌臉上,劉鋌已精疲力盡,這時大貝勒趕到乘勢一刀,將劉挺殺死,他的義子劉招孫前來救援,見劉鋌已被殺,遂下馬要背劉鋌屍體,一面還要與四貝勒作戰,被四貝勒一箭射中心臟而死。劉鋌一死則楊鎬的東路軍全軍覆沒。至此,楊鎬四路分進合擊進攻努爾哈赤的戰爭徹底失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