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一琦

喬一琦

喬一琦,明朝人,字原魏,號伯圭,上海縣西鄉(今屬上海長寧區)人,天資聰穎,驍勇善戰並精通詩歌書法,是個文武雙全的人才。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喬一琦(1571~1619年),字原魏,號伯圭,上海縣西鄉(今屬上海長寧區)人。祖居法華鎮高封橋。少年聰穎,體力超人,喜好馳馬擊劍,能開五石弓左右射箭,以武勇著稱。16歲補博士弟子員,喜歡結交朋友,輕財尚義,人們都稱他“喬公子”。是時,川沙近海處有一黑色野馬出沒,性烈,傷及百姓,無人能制,喬設計捕捉並馴服為自己坐騎。喬習書法,專攻懷素、二王筆法,後有集王羲之書《金剛經》、草書《千字文》石刻問世,書法屬上品,董其昌稱之“生龍活虎”。其詩作也甚佳,今存所著18首詩的草書帖和金剛經石刻兩種,藏於上海博物館。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喬中武舉,受委把總,奉命練兵孟河。後任遼東廣寧衛守備,不久移駐山海關東之滴水崖,喬書大字“鎮星之精”於石。萬曆四十六年五月,喬升任遼東鎮江衛游擊,日夜練兵,從不懈怠,以防境外後金軍入侵。是年,金兵攻撫順,神宗帝惦念遼警,召劉為左府僉書。翌年二月,經略楊鎬令大將軍劉等率兵四路出師,劉為南路右翼,當時需挑選勇敢善戰的人當先鋒,大將軍說:“誰也沒有喬公子合適!”於是拜喬為游擊將軍,統領健卒500人先行開道,兼監督由姜弘立、全景瑞統帥的朝鮮軍並肩進擊。喬軍進入寬奠口,與後金軍遭遇,激戰數十次,所向披靡。接著,喬與海蓋道、康應乾所率朝鮮軍合兵,軍隊集結於富蔡郊外,準備深入敵後進擊。此時,劉所率南路主力敗潰,幾乎全軍覆沒。喬軍陷入包圍,轉戰退至滴水崖,喬中流矢,打算移據固拉庫崖準備反擊。不料,朝鮮軍主帥姜弘立、全景瑞被俘投敵。喬腹背受敵,圖謀恢復無望,又寧死不降,便面向京師跪拜後,從容投崖自殉,時年49歲。從死士卒有42人。明熹宗臨朝,兵科楊漣奏喬殉難之事,熹宗皇帝嘉獎其義,封贈喬為左府都督同知,襲陛四級,子本衛世襲百戶。賜錢財建特祠於法華鎮西三里處喬家宅,名喬一琦祠堂,朝廷每年派官致祭。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朝廷賜喬忠烈,加諡號太傅,入祀忠義祠。乾隆皇帝在蘇州見到喬的後裔喬光烈時稱讚說:“汝家真文武世家也!”至今,遵義路街道仍有喬氏一脈延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