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原閩浙贛三省特派員]

劉英[原閩浙贛三省特派員]

劉英(1905年—1942年),江西瑞金象湖鎮竹崗村人,原閩浙贛三省特派員,革命烈士。1942年5月18日拂曉,在方岩馬頭山上,被殘忍的敵人槍殺。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劉英(1905年—1942年),江西瑞金象湖鎮竹崗村人,原閩浙贛三省特派員,革命烈士。1942年5月17日,蔣介石自重慶發往浙江急電處決劉英,18日拂曉,在方岩馬頭山上,被殘忍的敵人槍殺。

主要經歷

劉英劉英
1918年高小畢業後輟學,1924年松山國小任教員,1927年在瑞金城開米店,這期間結識了中共瑞金地下組織負責人,開始參加革命工作。
1929年4月,毛澤東、朱德率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進駐瑞金時參加紅軍,任軍部會計、供給部出納股股長、軍部文書,同年9月參加中國共產黨。
1930年起,先後任連指導員、營政委、團政委。1932年任紅15軍44師政委。1933年調紅9軍團,先後任3師、14師政委。參加了中央革命根據地反“圍剿”。1934年7月初,中共中央決定由紅7軍團組成北上抗日先遣隊,任政治部主任。6日,率部隊從瑞金出發,向閩浙贛皖等省出動。11月,所部在重溪地區與紅10軍合編為紅10軍團,任軍團政治部主任兼第19師政治部主任、紅10軍團軍政委員會成員。1935年1月,先遣隊在江西懷玉山地區突圍時,不顧身負重傷,率先頭部隊機智越過敵人封鎖線,安全抵達閩浙贛根據地,並與中共閩浙贛省委取得聯繫。2月,據中央指示,以先遣隊突圍出來的部隊為基礎,組成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任政治委員會書記兼政治委員,與粟裕等率部在浙江南部開闢游擊根據地。5月,在齋郎取得入浙以來第一個大勝仗,為挺進師在浙西南建立根據地奠定了基礎。隨後,建立起縱橫百餘公里的浙西南遊擊根據地。
10月,中共閩浙邊臨時省委和省軍區成立,任省委書記兼軍區政治委員,與粟裕等率根據地軍民,運用靈活機動戰術,粉碎國民黨軍多次“圍剿”。
抗日戰爭爆發後,挺進師編入新四軍。1938年3月,閩浙邊抗日游擊隊編入新四軍第3支隊,北上抗日,他留浙江堅持鬥爭;5月,中共浙江臨時省委成立,任省委書記,積極開闢新區,宣傳和組織抗日救亡,鞏固與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次年1月,隨省委機關遷至麗水,化名王志遠,以“興華百貨商店”老闆的身份作掩護,領導全省工作;同年7月,主持召開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會,當選為省委書記兼統戰部部長,並為浙江省出席中共“七大”代表團團長。10月,抵皖南涇縣新四軍軍部,開始撰寫《北上抗日與堅持浙閩邊三年鬥爭的回憶》。12月,因鬥爭需要返回麗水。同年秋,被中共中央任命為閩浙贛三省特派員。

壯烈犧牲

1942年2月,由於叛徒出賣,劉英在溫州被捕,先囚永嘉看守所,後轉永康方岩。面對敵人的誘降、審訊,堅貞不屈,還向看守們講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道理,揭露國民黨破壞抗戰、捕殺共產黨人的罪行。
1942年5月17日,蔣介石自重慶發往浙江急電:“飭速處決劉英。”18日拂曉,在方岩馬頭山上,殘忍的敵人槍殺了劉英。
毛澤東主席在烈士犧牲後曾深情地說:“劉英為人民而犧牲,人民就會永遠紀念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