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舒曼

劉舒曼,中國副研究員,在中科院半導體所學習並獲得博士學位。曾在中國北京交通崗大學任副教授等工作,主要擅長和研究的領域是低維半導體結構材料與光電性能的研究,發表了大量的相關論文。其技術曾發表在美國著名的化學學會刊物《Langmuir》和《Chem Mater》上。發表的論文達到50多篇。

基本信息

簡介

劉舒曼,博士,副研究員,2000年於中科院半導體所獲博士學位。畢業後,在北京交通大學任博士後、副教授,後分別在日本姬路工業大學和東京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07年11月至今在中科院半導體所工作。

申請人長期從事低維半導體結構材料與光電性能的研究,代表性成果包括:實現了稀土離子在納米半導體中的摻雜和能量傳遞,作為摻雜納米晶的代表性成果被《small》的綜述文章引用;提出了低成本、大規模製備納米矽的新方法,該項技術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刊物《Langmuir》和《Chem Mater》上;實現了T型量子線的低閾值電注入激射,該閾值電流迄今仍是國際上最好的結果;目前主要從事新型紅外探測材料的MOCVD生長,通過對界面形成的研究及調控,提出新型的界面結構,實現了高質量InAs/GaSb II類超晶格的MOCVD生長。迄今,在重要的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50餘篇,他引200餘次,其中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論文25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