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紅[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

劉繼紅[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

劉繼紅, 1966年9月出生,湖北省光化縣人,工學博士,北京航空大學飛行器製造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要研究方向及特色: 現代設計理論與方法、數位化設計與製造技術、飛機製造技術、人工智慧及其工程套用。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學習經歷

1992-1996年3月 日本東京都立大學(現首都大學東京) 機械工學專業 工學博士

1990-1992年日本靜岡大學精密工學專業 工學碩士

1987-1989年 北京工業學院(現北京理工大學) 機械製造工藝及設備專業 碩士在讀

1983-1987年 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機械製造工藝及設備專業 工學學士

工作經歷

2004年 至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飛行器製造工程系 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6年4月起任職華中科技大學

2001年6月晉升教授職務,2002年6月被聘為博士生導師。2004年5月任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

-2004年 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 講師/副教授(1997)/教授(2001)/博士生導師(2002)

研究領域

(1)複雜產品工程(包括複雜產品數位化設計製造與管理工程、協同工程、全生命周期工程)

(2)現代設計理論與方法(包括多學科協同設計最佳化、智慧型設計、虛擬設計等)

(3)製造業信息化技術與戰略(包括知識管理、製造物聯網、雲製造、集團管控)

(4)飛行器製造工藝及裝備

榮譽及獎勵

(1)2012年,英國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出版集團Awards for Excellence(Highly Commended Award)

(2)2008年,天津市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3)

(3)1997年,湖北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排名1)

開授課程

(1)本科生課程:《機械設計》(54學時, 秋季)

(2)研究生課程:《智慧型化設計與製造技術》(碩士生課程, 32學時, 秋季)

教學及科研成果

截至2014年,已發表學術刊物論文50餘篇,其中國際刊物8篇,SCI收錄3篇。譯著1篇,合著1篇。曾經負責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重點項目以及國家863計畫項目等國家級項目5項,其它項目4項。

(1)專(譯、編)著

[日] ROBO-ONE委員會編,劉繼紅譯, 雙足步行機器人進化技術, 科學出版社, ISBN 978-7-03-035752-6, 2013年1月.

劉繼紅, 王峻峰, 複雜產品協同裝配設計與規劃,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ISBN 978-7-56-097406-4, 2011年11月.

(2)近5年主要期刊論文

Li L S,Liu J H,Liu S H. An efficient strategy for multidisciplinary reliability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based on CSSO and PMA in SORA framework. Structural and Multidisciplinary Optimization, 2014, 49(2):239-252.

Liu J H,Hu X J. A reuse oriented representation model for capturing and formalizing the evolving design rational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Engineering Design, Analysis and Manufacturing: AIEDAM, 2013, 27(4):401-413.

王峻峰,李世其,劉繼紅. 能量有效的離散製造系統研究綜述. 機械工程學報, 2013, 49(11): 89-97.

Wang Y,Liu J H. Subassembly identification for assembly sequence planning.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13, 68(1-4):781-793.

劉繼紅,安向男,敬石開. 隨機與區間不確定性下的序列化多學科可靠性分析. 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 2013,19(7):1441-1446.

鄒成, 劉繼紅. 基於工藝關聯度的飛機裝配單元劃分. 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 2013, 19(6): 1232-1237.

敬石開, 劉繼紅, 胡旭潔. 面向設計重用的設計理性模型變換方法. 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 2013, 19(6):1186-1193.

劉繼紅, 龐英仲, 鄒成. 基於關鍵特徵的飛機大部件對接位姿調整技術. 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 2013, 19(5): 1009-1014.

DuJ P, JingS K, LiuJ H. Creating shared design thinking process for collaborative design. Journal of Network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s, 2012, 35(1):111-120.

Li L S, Liu J H. An efficient and flexible web services-based 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 framework for complex engineering systems.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s, 2012, 6(3):345-371.

Zou C, Liu J H. An off-line programming system for flexible drilling of aircraft wing structures. Assembly Automation, 2011, 31(2): 161-168.

劉少華, 李連升, 劉繼紅. 基於性能測量法的序列化多學科可靠性分析. 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 2010, 16(11): 2399-2404.

李連升, 劉繼紅, 謝琦, 劉少華. 基於物理規劃的多學科多目標設計最佳化. 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 2010, 16(11): 2392-2398.

謝琦, 李連升, 劉繼紅. 基於GASA最佳化算法的自適應協同最佳化方法. 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 2010, 16(11): 2392-2398.

Wang Y, Liu J H. Chaotic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for assembly sequence planning. Robotics and Computer-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2010, 26(2): 212-222.

Wang Y, Liu J H, Li L S. Assembly sequences merging based on assembly unit partitioning.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09, 45(7-8): 808-820.

王永, 劉繼紅. 面向協同裝配規劃的裝配單元規劃方法. 機械工程學報, 2009, 45(10): 172-179.

孫兆洋, 劉繼紅. 設計思考過程模型中設計意圖的表達. 機械工程學報, 2009, 45(8):182-189.

王峻峰, 李世其, 劉繼紅. 面向協同裝配規劃的信息模型研究. 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 2009, 15(4):670-675.

學術與社會服務

《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報》(ISSN: 1003-9775)副主編

中國計算機學會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專業委員會常委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信息與軟體專業組成員

國家科技部“十二五”製造業信息化工程總體專家組成員

國家兩化融合創新推進聯盟專家組成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