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紹廷

劉紹廷,男,漢族。是太平天國前期侯爵中的助天侯,東殿尚書,在天京事變中被韋昌輝殺死。

基本信息

簡介

劉紹廷,是太平天國前期侯爵中的助天侯,為東殿尚書,在天京事變中被韋昌輝殺死。

前期侯爵表

爵號 姓名 備註

頂天侯 秦日綱 1854年封燕王

靖胡侯 林鳳祥 追封求王

定胡侯 李開芳 追封請王

平胡侯吉文元追封祝王

剿胡侯朱錫琨後期事跡不詳,可能在北伐中戰死。

滅胡侯黃益芸1853年軍營火災中喪生

護國侯 胡以晃 1854年封豫王

興國侯 陳承瑢 後改佐天侯

衛國侯 黃玉昆 後改衛天侯

鎮國侯盧賢拔楊秀清親戚,後期事跡不詳。

補天侯 李俊昌 後改名俊良,天京事變中被韋昌輝殺死。

贊天侯 蒙得恩 1859年封贊王

襄天侯林大基楊秀清甥婿

相天侯 黃期升

匡天侯黃維江楊秀清姊夫

助天侯 劉紹廷 東殿尚書,天京事變中被韋昌輝殺死

翊天侯吉成子東殿尚書,天京事變中被韋昌輝殺死。

扶天侯 傅學賢 東殿尚書,天京事變中被韋昌輝殺死。

衛天侯 曾錦謙

官員編制

東王府人員龐大,東王屬員雖有官有吏有衛士,但都列為官員編制,據《彙纂》統計,大小官員共有3557人,其中最低的牌刀手(參護,即衛士)為1600人,亦是職同將軍;王府六部有72名尚書,實際就是天京政府的職責主管,此類之人,即以東王侫臣而破格攉升為侯,如戶部一尚書吉成子(翊天侯)、禮部一尚書傅學賢(扶天侯)、刑部一尚天劉紹廷(助天侯),以及國醫李俊良(補天侯)等。這些人是靠奉迎、服伺東王而見寵信的,他們身任的尚書和東王府其餘屬員,其官階通常要比北王府屬員同職的官級要高一兩級,東王府人員龐大,東王屬員雖有官有吏有衛士,但都列為官員編制,據《彙纂》統計,大小官員共有3557人,其中最低的牌刀手(參護,即衛士)為1600人,亦是職同將軍;王府六部有72名尚書,實際就是天京政府的職責主管,此類之人,即以東王侫臣而破格攉升為侯,如戶部一尚書吉成子(翊天侯)、禮部一尚書傅學賢(扶天侯)、刑部一尚天劉紹廷(助天侯),以及國醫李俊良(補天侯)等。這些人是靠奉迎、服伺東王而見寵信的,他們身任的尚書和東王府其餘屬員,其官階通常要比北王府屬員同職的官級要高一兩級.

天京內訌事件

天京內訌是一場大災難,“後北王殺東王之後,盡將東王統下說成屬員文武大小男婦盡行殺戮。”(《李秀成自述》)李秀成明確指出,所殺者是東王屬員和家人,而未涉及天國各館衙和城防部隊。按:當時東王府人員龐大,東王屬員雖有官有吏有衛士,但都列為官員編制,據《彙纂》統計,大小官員共有3557人,其中最低的牌刀手(參護,即衛士)為1600人,亦是職同將軍;王府六部有72名尚書,實際就是天京政府的職責主管,此類之人,即以東王侫臣而破格攉升為侯,如戶部一尚書吉成子(翊天侯)、禮部一尚書傅學賢(扶天侯)、刑部一尚天劉紹廷(助天侯),以及國醫李俊良(補天侯)等。這些人是靠奉迎、服伺東王而見寵信的,他們身任的尚書和東王府其餘屬員,其官階通常要比北王府屬員同職的官級要高一兩級,然而他們又在布滿戰爭風雲的太平天國過著安穩的享樂生活,這對馬上奪天下、馬上治天下,在前線或到過前線,有過流血生涯的將士,無疑會引起憤怒和不平,加之東王府人員仗勢欺凌,從而當內訌爆發時,當韋昌輝殺進東王府,他的部屬帶有發泄、報復的心理,不分青紅皂白進行殺戮,以至玉石不分,“北王在朝,不分清白,亂殺文武大小男女”(《李秀成自述》),其實,布列治門和麥高文通訊所稱誘殺東王部屬“五、六千人”或“東王部下——各級官吏及士兵、僕役及隨從,全體共有二萬人至三萬人”,乃是一個模糊數字,即使莫須有,也是東王府官吏及其家屬,因為有如前述天京城裡缺乏精銳兵力,不可能有這么多人為北王所殺害。

根據《彙纂》卷二“劇賊姓名下”篇,所記載人員:侯共9人,其中內訌前死5人,內訌後存2人,死於內訌2人,不詳1人。國宗(國伯、國兄)共10人,內訌前死4人,內訌後存4人,不詳2人。丞相共22人,內訌前死或叛變9人,內訌後存7人(含賴漢英),死於內訌3人(含許宗楊),不詳3人。檢點共21人,內訌前死3人,內訌後存12人,死於內訌人,不詳5人(此5人均系在外作戰者)。

《彙纂》所記為1855年,但也多窺出在天京的高級幹部,即在內訌期間東、北王家族也多有未被殺害,如林大居(其子為東王甥婿)、韋元玠、韋濱等,天王府官員和天王家族更未損害。它可說明,所謂內訌被殺害二三萬人的其中“一大批久經考驗優秀的高級軍政將領”,無非是東北王貼近的親侫官員,如前述的吉成子、傅學賢、劉紹廷以及羅苾芬、黃啟芳等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