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岩

劉海岩生於1948年,天津人,天津市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主要作品《八國聯軍占領實錄》、《都統衙門》、《空間與社會:控天津城市的演變》、《城市史研究》等。

基本信息

劉海岩生於1948年,天津人,天津市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著有:《八國聯軍占領實錄》、《都統衙門》、《空間與社會:控天津城市的演變》、《城市史研究》等。
劉海岩.天津師範大學學報
天津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劉海岩
八國聯軍占領實錄(上下冊)——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編譯叢刊 作者: 劉海岩 出版社: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8.50 【內容提要】 這是一份歷史細節的真實記錄。都統衙門是八國聯軍侵華時期在天津成立的臨時政府
劉海岩和他的“公民寫作”
周英傑
水母網 日期: 2008-01-28 來源: 煙臺晚報
我知道劉海岩是始於網路,他在網上的“馬甲”——“豪情萬丈”很有些名氣,據說是一位縱橫煙臺各大論壇的“大蝦”級人物,在網上擁有廣泛的擁躉。
記得某一天的午後,其時還是我的領導的一位著名作家興致很高地向我推薦了一篇貼在煙臺某網站的不長的短文。這篇短文,就是此次收入《劉海岩散文集》卷首的《煤油燈》,作者“豪情萬丈”,自然也就是現實生活里的劉海岩了。
在我的印象里,劉海岩屬於那種極為耿直、實在和頗重義氣的人。當然,他的酒量也很是了得,尤其喜歡動輒邀上二三知己市中買醉。這樣的一個性情中人似乎很難把他與現在所從事的語文教師的職業聯繫在一起,我經常覺得他更像是一位武俠小說里的豪俠人物。
人說“文如其人”,斯言極是。正像劉海岩的為人一樣,他的這本剛剛出版的散文集,同樣也時時散發著一種樸實無華的味道。且不說書中的具體篇目了,單是書名《劉海岩散文集》本身,就透著那么一股子直白、率真的勁兒,很有些古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境界了。至於書中的100篇短文,則更是不離作者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其取材範圍均在吃喝拉撒之間,瀰漫著一股濃重的煙火氣息。相信,在紅塵萬里的喧囂之中,大凡有些閱歷的讀者都會在閱讀時不經意間發出些會心的微笑吧。
總括收入《劉海岩散文集》中的短文,可以發現這些文章都帶有明顯的“網文”的特徵,也即是說這些短文很大一部分都是由網上下載而來的,這和時下正在風靡的“部落格書”並無本質的不同。
客觀上說,“網文”的確存在著略顯粗糙、隨意性強、不能有效展開等缺憾,但從另一方面看,“網文”也為更多的有志於寫作的芸芸眾生提供了一個理論上更加開闊的可以自由發揮的廣闊天地,從而使得“公民寫作”成為可能。
所謂“公民寫作”,簡而言之,就是相對於傳統的由精英階層壟斷寫作的局面而言的。那個時代,寫作是極少數人的專利,“普羅大眾”更多的只能處在遠遠欣賞的位置。
只因為有了網際網路,寫作才真正由“舊時王榭堂前燕”一躍而“飛入尋常百姓家”,從而更多地展示了寫作的大眾性的一面,也使得以前根本不可能掌握話語權的階層有了站在前台表現自己的機會。我們看到的是,劉海岩正是在這樣的一個文化背景之下脫穎而出的,因之,他的孜孜不倦的寫作也就必然地成為當代方興未艾的“公民寫作”的一個典型的範本。
這樣的全民性的“公民寫作”運動也許音調雜亂、良莠並現,但當更多的熱愛寫作的人都有機會在電腦前敲打出自己的思想的時候,真正有價值的作品也許就會破土而出,這大約也是當下在困境之中蹣跚跋涉的當代文學所面臨的一個最大的機遇吧?而這也正是我所最為看重以網路為代表的“公民寫作”的主要原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