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節孝坊[周王氏媳劉氏節孝坊]

劉氏節孝坊[周王氏媳劉氏節孝坊]

劉氏節孝坊有斑竹劉氏節孝坊、白浮圖鎮徐格妻劉氏節孝坊、荊門古城劉氏節孝坊、荊門古城劉氏節孝坊等等。

周王氏媳劉氏節孝坊

周王氏媳劉氏節孝坊周王氏媳劉氏節孝坊

位於青岩定廣門之外約300米處,建立於清朝同治八年(1869年)。據傳是為表彰周朝忠妻王氏、兒媳劉氏撫育教養子孫的事跡而立的。

石坊是四柱三間三樓四阿頂式,高約9.5米,寬9米,面南背北。四柱南北兩面有雲鼓護柱,並置有長方形柱基,中間二柱,南面有直隸州知州、河南商水縣知縣曾文昭題書的楹聯

節孝坊的正中橫樑上刻有空雕“二龍搶寶”、“五龍圖”,雕刻十分精美,中間還嵌聖旨立匾。貞節牌坊下不知走過了多少女性,如今在牌坊下的遊客,也許並不知道將大名嵌入牌坊上的女人付出怎樣的代價,人們讚美的,只是那古坊的宏偉壯觀。

斑竹劉氏節孝坊

劉氏節孝坊建於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9年),原址在現今岳西縣來榜鎮斑竹村花屋組境內。

據查證,清乾隆年間,有皖西儒士楊德風之妻劉氏,系出名門,十八歲于歸楊府,生育二子一女。當長子年方五歲時,其夫楊德風因病不治身亡,孺人青春喪偶,痛不欲生,隨後又夭折一子,更讓其肝腸寸斷。此後,孺人母道而兼父道,訓誨長子成名,使之科舉縣試名列榜首,詎料府試未竟卻抱病扶歸,慘逝於27歲風華正茂之年。

劉孺人淚成紅血,染竹成斑。誰知相隔十月之後,孀媳王氏又隨其夫撒手人寰,苦雨淒風,接踵摧殘,非常人所能承受。孺人兒媳雙雙英年早逝,遺留四孫,長者四齡,幼者出生才34天,繞膝何依,嗷嗷待哺。劉孺人以單薄之軀,柔弱之肩,擔負撫育四孫之重任。在那歲荒時蹇的年月,生活之艱辛可想而知。

孺人非但將孫輩一一撫養長大,而且四孫之中竟有三位取得功名,位列階品,孺人真乃巾幗丈夫也!為彰揚一代貞節至孝之賢淑,是時,潛山縣正堂將劉老孺人生平事跡表奏朝廷,道光帝為之動容,欣然頒旨建坊,旌表“節孝”。

時任太子太傅官拜內閣中書的林杞材老夫子(本縣和平鄉人)親自為該坊擬聯,聯曰:萬古綱常是學,一身天地為春。御覽後,恩準此聯鐫於柱石之上。當時劉老孺人66歲,聖旨到時,她親率四個孫兒八個曾孫恭謹拜旨,於是巾幗典範,一時名傳遐邇,四方文人學士,以此題材,吟詩作賦,佳制甚多。

華村劉氏節孝坊

嶽麓區岳華村段家老屋劉氏節孝坊為長沙市僅存的節孝坊。節孝坊建於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高5.5米,寬4.9米,花崗石結構,上端花崗石額坊上刻有“段衍禮之妻劉氏節孝坊”。牌坊由4根方形石柱支撐,中間石柱對聯為:

楚水映清徽,淚痕分染湘江竹
綸音須曠典,柱古長留冰雪心。

中間刻“聖旨”二字,牌坊上人物、龍、鳳、獸等雕刻惟妙惟肖,工藝非常精湛。段氏後裔今仍居岳華村。
據查段衍禮原籍湖北,光緒年間來長沙為官。其妻劉氏在忠節和孝道上受到皇上褒揚,傳聖旨,建牌坊,可見段氏社會地位非同一般。

2004年劉氏節孝坊公布為嶽麓區“不可移動文物”。

荊門古城劉氏節孝坊

劉氏節孝坊,位於湖北荊門古城竹皮河南岸的棗園街(現為團結街)。該牌坊是荊門古城二十座石牌坊之一,清雍正十年(1732年)冬月造立。牌坊碑文記載,劉氏原為安陸府荊門州東三 里的村民劉源之女,生於康熙十三年(1674年)八月初九,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嫁與州城內秀才孫方先。康熙四十年(1701年)四月初九,孫方先病故,時值劉氏二十八 歲。劉氏仁孝溫恭,侍奉公婆,撫養子女,守孝守節二十餘年,其事跡受到代地方官衙的表彰。
劉氏節孝石牌坊為四柱三門重檐頂式,門楣左右兩邊浮雕“天馬行空”和“鯉魚跳龍門”圖案,中部鏤雕“二龍戲珠”圖。坊額上從左向右刻“荊門州儒學增廣生員孫方先之妻劉氏坊”坊名,額下刻有“節孝”橫匾。其雕刻藝術講究,建築風格別致,是一件難得的古代石雕藝術品。

白浮圖鎮徐格妻劉氏節孝坊

徐格妻劉氏節孝坊位於成武縣白浮鄉徐管莊村內。1992年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坊為全石結構,建於清乾隆六十年,底部長9.0米,四柱三門。四柱下均有兩石柱加固。加固石柱上有石雕雄師。中門上有三道橫樑,皆有精美雕刻。橫樑中間夾著兩塊長匾,分別寫有:“敕褒節孝”和“旌表邑處士徐格妻劉氏節孝坊”坊檐下懸掛有“聖旨”字樣的精雕匾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