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榮嗣

劉榮嗣立朝二十年,政聲卓著,反閹黨,興水利,德被民生。他不僅勤政愛民,是位清官,而且是一個很有名氣的詩人,畫家,書法家。他著有《半舫集》、《簡齋集》等十餘部詩文集行世,與明末的文學泰斗錢謙益齊名;書學王羲之,晚仿蘇東坡,造詣頗深;作畫有雲林筆致,與童文敏齊名,人們視為珍品,爭相收藏。

簡介

劉榮嗣,字敬仲,號簡齋,別號半舫。曲周縣西四夫人寨村人。

經歷

幼年父母早喪,依伯兄為命,聰穎異常,十歲時下筆成章,郡守南居益,司理張鳳翔以國士待之,一時名聲大震,求取文章者絡繹不絕。萬曆四十四年進士及第,初授戶部主事,管銀庫。後調吏部主事,當時大太監魏忠賢聲勢顯赫,胡作非為,多數官員投其門下,為虎作倀,而劉榮嗣不屑一顧,與左光斗、楊漣、鹿善繼等竭力反對閹黨。當他在山東任參政時,拒絕為魏忠賢建生祠,把生死置之度外。崇禎五年任順天府(治地在今北京大興)尹,雖然他用法平恕,王公貴族們都有所收斂,把京都之地治理得秩序井然。公務之餘他常和當時的著名的文人酈道元,賈浪仙等研究詩詞文章,相互唱和。崇禎六年,河政大壞,崇禎任命劉榮嗣為工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總理河道,提督軍務,到任後,他親自勘察,愛惜人力,節約開支,原來的預算施工費為五十三萬兩銀,結果只用了二十八萬兩,這本來是一件很大的功勞,但遭到首輔王應熊,次輔溫體仁等人的陷害,說他治河失策,下獄問罪。在獄中,他以詩言志,著述甚豐,直到崇禎十一年(公元1638年)才獲保釋,不久死於旅途,卒年六十八歲。後經其子抗訴皇帝,才平反昭雪。
劉榮嗣立朝二十年,政聲卓著,反閹黨,興水利,德被民生。他不僅勤政愛民,是位清官,而且是一個很有名氣的詩人,畫家,書法家。他著有<半舫集><簡齋集>等十餘部詩文集行世,與明末的文學泰斗錢謙益齊名;書學王羲之,晚仿蘇東坡,造詣頗深;作畫有雲林筆致,與童文敏齊名,人們視為珍品,爭相收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