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拓[北京大學學生]

劉拓[北京大學學生]
劉拓[北京大學學生]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劉拓,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學生,2015年7月去伊拉克考察古蹟時被誤抓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2015年7月17日有報導稱,“伊拉克軍隊在伊拉克西部的安巴爾省抓捕了一名中國男子,並稱該男子是‘伊斯蘭國’組織(IS)的一員”。報導截圖中,一名華人面孔的年輕男子蓄鬚,身著運動裝,神色黯然地坐在一把橙色靠椅上,而座椅旁邊一左一右站著的兩人均著迷彩褲,其中一人還持槍。

隨後,中國駐伊拉克使館工作人員表示,確實有一名中國公民被警局扣押了,但並不是像網上所描述的那樣是“被伊拉克方面當成恐怖分子”。依據報導中公布的照片,有訊息人士認出,報導中的男子是北大考古文博學院的學生劉拓,在伊拉克參觀古蹟時被抓,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對此,北大18日下午回應稱,報導中男子確為該校考古文博學院學生,去伊拉克考察古蹟時被誤抓。學校獲知信息後,第一時間與家長取得了聯繫,多方了解核實情況,並與我駐伊使館建立聯繫。據北大介紹,中國駐伊拉克大使館表示,目前被扣同學人身安全沒有問題,伊拉克有關方面也確認他與“伊斯蘭國”組織無關,預計不久可以獲釋。該同學本人也已與其家長通了話,並表示本人是安全的。

據了解,劉拓前往伊拉克為“考古旅行”,劉拓今年5月公開發布的一篇旅行計畫中寫道,暑假約了同學一起玩土耳其,順便就想把伊拉克去一下,一方面學的東西和這裡有一定關係,另一方面還是想把去遍埃及、巴基斯坦、伊拉克三個最早文明誕生地的成就達成一下。文章中說,去之前他還特意了解了一下當地的安全問題。

劉拓被抓之後,他的多名同學和朋友則向微信公眾號弧度講述了他為了考古愛好,遊歷世界各地的傳奇經歷。

冒險赴伊只為看文物

26歲的劉拓被國內媒體描述成一個充滿理想的“瘋子”。在劉拓同學和朋友們眼中,他只是一個執著於尋訪古蹟,並痴迷於此的年輕人。在自己的網路空間上,劉拓去伊拉克的原因很簡單:再不去,那片戰火紛飛地區的古蹟將被“清零”。

7月5日,劉拓從北京出發飛往德黑蘭,轉機納傑夫入境伊拉克後,到過卡爾巴拉和納西里耶。三四天后,在參觀完巴斯拉回巴格達的路上,他丟了手機。

“坐過站了,列車員急著讓他下車,火車已經開了,列車員把行李一路扔下去,他沿路找,發現手機和藥不見了”,劉拓的好友楊帥(化名)告訴弧度,劉拓患有輕度高血壓,平時經常失眠。他還很怕熱,而巴斯拉的氣溫高達50℃,並且處於沼澤區,非常潮濕。他曾在一次通話中跟楊帥吐槽,“那邊簡直是世界上最難忍的地方”。

他也知道伊拉克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區域之一,但讓他頂著戰火堅持前往的,是對文化遺產的痴迷。“伊拉克擁有太豐富的旅遊資源,實在讓人神往”,他曾在窮游網寫道,因為伊拉克、敘利亞局勢緊張,兩國北部半壁江山基本都落入IS之手,而他“一方面學的東西和這裡有一定關係,另一方面還是想把去遍埃及、巴基斯坦、伊拉克三個最早文明誕生地的成就達成一下”,因為怕錯過了今年,以後就沒機會再看到古蹟,也怕學業緊張,沒這么長時間的假期,所以決定7月去伊拉克。

和劉拓一樣,楊帥也痴迷古蹟,兩人曾相約同游過中東。手機丟失後,劉拓沿途向路人藉手機和楊帥聯繫,還囑咐他幫忙從國內買一部新手機。

他們的通話頻率一般是每天一次,除了報個平安,告知自己到哪了、遇上什麼奇聞異事,劉拓也會跟楊帥說說被扣留的情況。

刻意繞開IS控制區 結果被反IS武裝扣押

比如7月8日,他去了烏魯克,一個五千年前的古城,在那之前被警察扣留一天,所以納西里耶的市長請他吃了一頓飯。之後幾次通話里,楊帥得知劉拓去了巴比倫,12日他則告訴楊帥,自己被困在了薩邁拉——從那往北100公里就是IS的控制區,而非伊朗法爾斯通訊社報導中所說的處於IS控制區域的費盧傑。

楊帥說,劉拓仍被關押在薩邁拉,“從11號以後就沒再出來了,之後具體的事我也不清楚,也不知道到底是誰抓的他”。

劉拓被誤抓原因和現場情形目前不得而知。據劉拓的另一名好友吳景(化名)分析,那裡接近衝突前線,局勢緊張,語言不通或為劉拓被誤抓的主要原因。“他會的只是阿拉伯語的簡單會話,說多了就得切換英語,估計民間武裝一時找不到合適的翻譯,溝通不暢”。楊帥也認為是“邊防的問題”,“交戰前線,遇見外國人肯定都會攔的”,不過劉拓現在每天可以借別人的手機與外界聯繫,楊帥說,“他給那邊人手機裝了微信,每天只能用十分鐘”。

“需要說明,他走的地方是刻意繞開IS控制區域的”,楊帥介紹,伊拉克的治安,庫爾德區最好,所以劉拓選擇從埃爾比勒經過庫德人的自治區,繞過IS國,經杜胡克的陸路口岸去土耳其。而在去庫爾德區的途中,劉拓必經薩邁拉,因為薩邁拉有兩個通天塔和規模超級巨大的九世紀的古城,他想去看看。

吳景補充說,伊拉克戰爭後局勢動盪,薩邁拉古城遺產缺少由國家主控的管理和保護,所以在200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瀕危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瀕危世界文化遺產的意思是,有現實破壞危險,沒準明天就沒了”。

與死囚關在一起 獄中教獄友寫漢字唱崑曲

楊帥總結,在伊拉克不多的自由時間,劉拓到訪的烏爾、烏魯克、拉格什、巴比倫等地,都是極其重要的世界性文化遺產,“還有庫爾德區幾處阿卡德與亞述時期的露天浮雕,劉拓本來想順道去看,但沒去成,他在電話里說特別遺憾”。

“離開巴格達以後,劉拓幾乎每天都被扣留,都在遠離交戰區的檢查站,大概幾個小時,長的時候一天,警察翻包、查護照,之後解釋清楚就放行了”,然而經常如此還是讓劉拓不適。“他說同行的歐美人、日本人都放行,唯獨中國人被查,七八次都這樣,他感覺很委屈。”

楊帥回憶,劉拓沒說過在獄中遭受虐待,“有的獄友很快就要被處死了,他還教獄友寫漢字,唱崑曲。”但有時他打電話給楊帥會哭,說自己心裡難受,“這種經歷讓他心塞,幽閉、陰暗、暴力,前途未卜,確實可怕,劉拓去阿富汗時很順利就回來了,啥事沒有,而在伊拉克,每天被各種人扣留審問,這是很不一樣的。”

7月14日,楊帥接到劉拓的電話,“他說如果還放不出來,我就只好準備到土耳其先一個人玩了,反覆跟我說對不起。”除了等劉拓再打來帶著好訊息的電話,楊帥也沒有別的辦法,直到16日,兩人原定是該在土耳其見面的,但劉拓還是沒能出獄。

中國駐伊拉克大使館27日向新華社記者證實,經使館努力,日前在伊拉克北部被當地警方扣押的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學生劉拓已於當天平安獲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