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庭蕙

劉庭蕙

劉庭蕙(1547—1617),字蕙徵,號雲嵩,漳浦九都涵頭(今杜潯鎮北坂村)人,生於明朝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5月,萬曆四年(1576年)與堂兄劉庭芥、堂弟劉庭蘭同科中式舉人(劉庭蘭名列該科第一,稱解元),時稱“漳浦三劉”。萬曆八年(1580年)與堂弟庭蘭同登進士(堂兄劉庭芥於萬曆五年登進士)。歷官新昌(今浙江新昌縣)縣令,戶部山東司郎中,雲南按察司僉事兼提督學政,廣西布政使司左參議,晉階朝議大夫。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因政見不合,辭官歸休。

基本信息

刻苦攻讀

劉庭蕙出生才五個月,其父劉養大(字東涯),儒業未成而英年早逝(萬曆十三年,以子庭蕙貴敕贈文林郎、新昌縣令)。母陳氏,二十四歲而寡,願以死殉夫,諸伯母勸說:“如舅姑與五月子何?”(你以死殉夫,將置你的公公、婆婆及出生才五個月的幼子於何種境地呢?)陳氏見公公、婆婆白髮蒼蒼,幼兒啼哭不止,不禁淚如雨下,於是幡然轉變念頭,強忍悲痛,刻苦撫育幼兒,謹慎伺奉公婆。在逆境中偏偏又逢盜匪作亂,鄉人紛紛逃避,獨陳氏守住亡夫靈柩不走,雖然盜匪只是過境,隨即他去,而公婆由於悲痛過度相繼逝世,陳氏以一個年輕寡婦迭遭厄運,為三次辦喪事而操勞,經濟拮据至極,家境艱辛可想而知,但是劉母陳氏哺育幼子,立志將幼子訓育成為有用的人才,經常織布到深夜,陪伴庭蕙讀書,曾對庭蕙說:“人間哺兒以乳,予哺汝予血淚。”

庭蕙遵循母訓,矢志力學,幼時與堂兄弟庭芥、庭蘭、庭萱一起,隨三叔祖劉居易(字是安,號省齋,縣學庠生),在距村社三里有餘的後江水泉大沙墩下搭建草寮,用心讀書。時水泉這個地方有樹木、有泉水、有農地作物,漁泛季節有村民在後江海上施網捕魚,一日三餐常地瓜稀粥配以小魚小蝦佐餐,生活清苦但環境幽靜,利於專心致志讀書。由於人人刻苦用功,且有三叔祖用心教授,循循善誘,因而個個學業大進,如期考上縣學。

在縣學內,劉庭蕙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讀書從不懈怠。為鼓勵自己,曾題一聯於書齋以自勉, “夙興莫後雞三唱,時習當如鳥數飛(據蔡衍鎤《學憲劉公傳》)。功夫不負苦心人,刻苦學習終有成,萬曆四年(1576年)福建鄉試,二十九歲的劉庭蕙與堂兄庭芥、堂弟庭蘭同登舉人,以後三人又俱成進士,名揚天下,世稱“漳浦三劉”。

勤政廉明

劉庭蕙登進士後,初授新昌縣令(新昌在浙江省紹興市東南部,曹娥江上游),是年,新昌遭遇罕見大旱,作物枯黃,百姓心焦。自幼生長在農村的劉庭蕙深知旱災對農業、對百姓生活的嚴重影響,也懂得抗旱救災辦法。他深入農村田間地頭,組織百姓抗旱播種、保苗,並親率百姓興修水利,開渠引水灌溉田地,終於解除旱情,戰勝旱災,使“民賴以濟”。他的作為,深得民心,深受百姓擁戴。

劉庭蕙任新昌縣令時,“邑有虎患,為文祭之,虎越境去”(錄《漳州府志·劉庭蕙》)。清初名士蔡衍鎤作《學憲劉公傳》最後一段論曰:“先生至孝通天性……在昔朱參,鬻薪養母,虎不忍害,先生祭虎,虎患頓息,其亦孝治所感歟。”
劉庭蕙在新昌縣令任內,用心理政,勤政為民,政績顯著,擢升戶部山東司郎中,隨後即升任雲南按察司僉事兼提督學政。督學滇池,處事認真,大興文教,大力培養生員,提拔人才,深得士民之心。且為人隨和幽默,富有風趣,一次視察學校,正是炎夏季節,見生員解衣消暑,在學校自然感到有礙儀容儀表,但他不直言,而戲言道:“裸裎焉能浼蕙?”意思說,天氣雖熱,我劉庭蕙不會學你們的樣子赤膊解暑。眾生自感窘迫,無人應對。見此,他才接著說:“左袒無乃為劉”。用一則歷史故事來安慰眾學員。他所說的是漢朝大將周勃為清除呂太后之黨以維護劉氏政權,在軍中對眾兵將說:擁護呂氏的右袒,擁護劉氏的左袒,軍中都左袒。劉庭蕙以自己姓劉,巧妙地引用這個故事以表示對眾學員的諒解,劉氏的風趣一時傳為佳話。

劉庭蕙督學滇池,政績卓越,後來升任廣西布政使司左參議,當時,廣西有一支叫“沙郎”(即少數民族“沙人”與“儂人”,為今壯族先民)的土著部落猷領不服明朝統治,與朝廷分庭抗禮,朝廷多數人主張出兵討伐征剿。有侫臣為排除異己謀算借刀殺人,舉薦劉庭蕙“文官掛武帥”帶兵出征。劉庭蕙力排眾議,他認為,廣西土著部落眾多,征討鎮壓不是長治久安之策,應以安撫政策為主,施以教化,恩威兼施,方能化解民族矛盾,達到民族團結,使廣西長治久安。他力排眾議,只率數騎直入其地,諭以大義,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用說服辦法,使“沙朗”部落皆革面賓服,終於化干戈為玉帛,避免生靈塗炭、士卒傷亡,表現出其卓越的膽識與才能,一時聲震朝野。晉階朝議大夫(從四品文官)。

為母陳情

劉庭蕙事親至孝。時時思念母親守寡養育之恩,對其勞瘁一生,而自己當官後母親已經逝世,不能奉養母親過好日子,“子欲養而親不待”成為終生的遺憾和錐心的苦痛。遂於廣西任上,上《陳情表》於神宗皇帝。書云:

“……伏念臣父養大,以業儒末及齊志夭歿,母陳氏年方二十有四,願以死從,臣祖父母垂白,臣孩五月,幡然轉念,忍死誓志,迨祖父母繼逝,臣母痛毀襄事,適值年荒,辛苦萬狀,時大軍煽亂,劫掠鄉閭。臣母以死衛夫棺,軍竟不入其室,皆稍有知識,不事姑息,夙夜輒勉以竟父志,嘗以機抒佐讀曰:‘人家哺子以乳,予哺汝以血淚’,今臣業守一官,兢兢罔敢逾越秋毫,皆母訓也,所可痛者,臣登科第,母不及見,臣沾升斗,母不及享,昔皋魚悲泣於風木,子路哀感於南遊,臣實抱恨終身,無以自解,幸臣前令新昌,荷蒙主恩不擯,臣父母並蒙恩贈。聖孝宏於錫類,臣孤藉以伸報,亦既感天地覆載之仁矣,顧因子以榮親,公典也,表閭以示節,持恩也,臣思凡為人母者,幸履順境,猶當叨有封誥,生被祿食,而獨臣寡母,一生苦節,備嘗艱虞,非人母處順者比,僅以子秩追敘,竟以母節未伸,若不恩表特賜,則母志湮沒,臣心滋痛,不得已瀝血陳情,吁千天聽,伏乞皇上俯允臣請,即敕下禮部,行福建巡按衙門查勘,如果符臣所奏,照例施行,庶寡母艱貞,獲叨盛典,以揚幽節,而罔極私懇,亦藉君寵,以盡子情,而扶植綱常,靡勵世風,或者於聖治不無少補乎!不勝哀懇待命之志”。 《陳情表》後有詩曰:五更待漏時,一本奏丹墀,幸叨聖恩大,節旌光草廬。

皇上覽奏,敕令核查後,依議下詔為劉母陳氏立“華袞褒貞”坊以旌表。劉庭蕙奉皇帝聖旨,擇吉日蓋造華表、享堂水閣,立敕贈孺人、旌表節婦貞勩,於陳氏墳前,即縣城南郊京里村附近的官道上。劉庭蕙親自撰對聯二副,鐫刻於坊柱:

其一:歸劉甫六霜,矢志霜天獨鶴;

撫孤才五月,傷心月夜啼烏。

其二:伏闕敘艱貞,荷天明之一矚;

表閭頒特寵,垂冰操於萬年。

後來,劉母陳氏被樹立為漳浦“忠、孝、廉、節”四賢人中“節”的楷模。

清初名士蔡衍鎤《學憲劉公傳》有“過客見者,莫不駐足斂容”;“讀其題坊駢語,及伏闕數言,能令觀者淚下”等句。“華袞褒貞”坊表因年度久遠,已倒塌散落,據建京里國小的泥水匠說,華表及坊柱所用石料,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京仔村建國小校時,被作為地基石埋在地下,現階石尚存刻字“子庭蕙泣書”。

急流勇退

劉庭蕙入仕後,勤政為民,政績顯著。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因朝廷冊封之事與同僚爭議,意見不合,急流勇退,辭官歸家。辭官歸休後,先移居杜潯正陽劉厝埔,後定居漳浦縣城西街中段,建有三進三開間“府第”,後裔改稱“學憲家廟”。

劉庭蕙卒於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享年71歲,葬楓溪保棕里山(即舊鎮林美社旁)。元配王氏,贈孺人,繼室李氏贈恭人。子孫興旺,後裔傳衍祖地北坂外,還繁衍杜潯鎮正陽村的劉厝鋪,漳浦縣城等。

劉庭蕙有著作《一畝宮存稿》傳世。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劉庭蕙歸休後,應漳浦知縣王猷邀請撰寫《王侯畫定法濟應城寺租德政碑記》,碑刻由進士蔡杲(本縣上蔡人)篆額,進士黃季成(本縣高山人)書丹,石碑尚殘存於沙西鎮高山村城門頂。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與林茂桂、張燮林修纂《漳州府志》。其傳於世的作品尚有《郡倅呂侯復公溪修城記》。

他回鄉重遊海月岩,見“功德泉”甘冽異常,雖是涓涓細流,而大旱不竭,為煮茗上品,欣然題七律一首:

何年圓覺隱西天,布地先開玉井泉。

錯落瑤華諸念靜,空明石乳一方禪。

雨花飄向經堂寂,法水紛披講缽傳。

認取元勞因彼岸,恆河沙數隻涓涓。

此詩刻於泉上石壁,那狂草書法如行雲流水,柔中有剛,富有神韻。愛好書法的遊客無不留步駐足,欣賞其風格,品評其韻味。

劉庭惠為人至孝,年少時刻苦攻讀,為官時勤政廉明,政績顯著。《漳州府志》、《漳浦縣誌》為劉庭蕙立傳。涵頭(杜潯北坂、古雷西林)劉氏後裔,為劉庭蕙雕刻神像,配祀於北坂“天后宮“,香火興旺。

庭蕙不僅自身刻苦用功,而且諄諄教導後代子孫勤奮讀書,其七個兒子中,有三個太學生,四個庠生,其長子履豐,太學生,官為中書舍人,孫與遵,廩生,官為中書舍人。十六個孫子中有十個庠生、一個廩生,可謂書香門第,兒孫興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