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安求

並一直擔任武漢法醫學會副理事長,武漢市、湖北省中級、高級人民法院法醫顧問。 醫學社會學方面,早在80年代前後,就積極回響胡喬木、費孝通倡導的重建社會學會,並參加湖北省社會學會的籌備,擔任理事至今,1993年成立湖北省醫學社會學會時便擔任常務副理事長。 此外,目前還擔任武漢市殘疾康復協會顧問、湖北省性學會理事、湖北老年醫學會理事、湖北心理衛生協會常務理事、湖北精神醫學會常務理事。

劉安求,1939年11月生於靈宮殿鎮。1959年畢業於邵陽市二中,同年考入同濟醫科大學,1964年畢業後分配到武漢市精神病醫院工作至今(任同濟醫大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83年到1995年擔任院長,現兼任名譽院長。任院長期間,致力於武漢的精神衛生事業,醫院從單一的防治功能,發展成為“武漢精神衛生中心”、“同濟醫大教學醫院”、“武漢藥物依賴治療中心”、“精神殘疾康復指導中心”;並連續被評為“文明醫院”、“十佳醫院”、“省先進衛生單位”,本人被授予“目標管理先進工作者”稱號,同時被認定為武漢地區學術帶頭人。是武漢衛生系統學術委員,中華醫學會武漢精神醫學會主任委員。在諸多領域作了開創性的工作:首先是司法精神病學方面,早在六十年代涉足這一當時具有風險的“禁區”,打倒“四人幫”後,率先幫助政法院校開設“司法精神病學”這一課程,自編教材並於1983年正式出版了全國第二部《司法精神病學基礎》(獲華東地區優秀理論書籍一等獎),1992年合著出版《司法精神病學》。並一直擔任武漢法醫學會副理事長,武漢市、湖北省中級、高級人民法院法醫顧問。參加了國家“六五”重點課題《青少年犯罪》研究,而且是這一全國性研究組織中唯一的自然正地、師職以上黨、政、軍領導人員科學工作者,彌補了犯罪學中人格、智慧型與精神病態對犯罪影響的這一空缺,從而體現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犯罪學研究體系,其成果於1988年合著出版了《中國青少年犯罪學》(獲社科院優秀成果二等獎)。醫學社會學方面,早在80年代前後,就積極回響胡喬木、費孝通倡導的重建社會學會,並參加湖北省社會學會的籌備,擔任理事至今,1993年成立湖北省醫學社會學會時便擔任常務副理事長。1994年合著出版《醫學社會學》,在撰寫的《精神病與社會》一章中提出了“生物史歷觀”,論述了“社會活動家的精神狀態對社會的影響”,從醫學科學上論證了鄧小平倡導廢除領導職務終身制的重大意義,這些觀點產生了一定的社會影響。在醫學臨床方面,參與撰寫或主編了:《臨床醫師手冊》、《臨床病症急診手冊》、《常見病症急救手冊》等。此外,目前還擔任武漢市殘疾康復協會顧問、湖北省性學會理事、湖北老年醫學會理事、湖北心理衛生協會常務理事、湖北精神醫學會常務理事。曾被評為武漢市第八、第九屆人民代表、湖北省第六次黨代表、武漢市培養跨世紀青年學科帶頭人導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