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娜[第一屆輪椅天使]

劉婷娜[第一屆輪椅天使]
劉婷娜[第一屆輪椅天使]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劉婷娜,遼寧本溪人,患有先天性脊柱裂, 第一屆輪椅天使。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姓名:劉婷娜

籍貫:遼寧本溪

病情類別:先天性脊柱裂

愛好:寫作、演講、唱歌、彈吉他

個人簡介

2004年9月-2008年7月瀋陽工業大學外語學院英語系

劉婷娜[第一屆輪椅天使] 劉婷娜[第一屆輪椅天使]

2001年9月-2003年7月本溪市高級中學

1998年9月-2001年7月本溪市第二十五中學

1992年9月-1998年7月本溪市平山區廣裕國小

2010年8月全國第五屆青少年藝術節青年組演講類金獎

2010年8月遼寧省殘疾人計算機技能大賽三等獎

2009年7月任本溪市肢殘協會副秘書長

2009年7月創辦本溪羽加翻譯工作室

2008年12月國際日本語能力測試二級資格證書

2008年6月英語專業八級資格證書

2008年4月國家一等獎學金

2008年3月瀋陽市大學生標兵

2008年6月瀋陽工業大學五四青年獎章提名獎

2007年6月英語專業四級資格證書

2007年6月國家二等獎學金

2007年9月遼寧華育十佳大學生

2007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2006年10月暑期社會實踐“赴鐵西聾人學校慰問”獲先進個人

2006年6月瀋陽工業大學三好學生

2005年12月瀋陽工業大學優秀團員

2005年10月瀋陽工業大學廣播電台優秀播音員

成長過程

玫瑰失去了綠葉卻依然嬌艷欲滴;泉水失去了山石卻依然叮咚作響;她失卻了很多卻依然笑對人生。她,是外語學院的劉婷娜,在不久前榮獲遼寧省十佳大學生的稱號。為什麼身殘志堅的她卻依舊笑靨如花?她憑藉什麼在眾多的大學生中脫穎而出,獲得十佳大學生的稱號?在記者對劉婷娜進行採訪的過程中,這些謎底一一揭曉。

折翼的天使

24年前在本溪的一戶農家,劉婷娜呱呱墜地。與別人不同的是,她的後背上有一個軟軟的包,隨即的訊息猶如晴天霹靂:她患有先天性腦脊髓膨出症。劉婷娜在僅九個月時,便接受了人生的第一次手術。十四個小時嘀嗒嘀嗒的過去,手術成功了!她保住了性命,但由於神經的壓迫,她從此不能行走。看著女兒粉嫩的小臉,父母不僅淚如雨下,毅然決定讓劉婷娜接受第二次治療,那一年,她才六歲。在之後漫長的四年中,劉婷娜先後作了四次大手術,七次小手術。在與死神無數次擦肩而過後,劉婷娜終於可以坐起來了,但卻依然不能行走。

原以為上天的不公到此就結束了。就當劉婷娜接受了要一輩子坐在輪椅上這個事實的時候,就當她躊躇滿志迎接美好的明天的時候,她卻感覺坐著的時候越來越疼,越來越麻。去醫院檢查後,噩耗再一次傳來:由於長時間坐在輪椅上,劉婷娜的脊柱已經嚴重變形,彎曲程度超過一,已經壓迫內臟,尤其是心臟。

劉婷娜現在必須儘快接受手術治療。多年來高額的手術費用已經讓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庭一貧如洗。眼下這20萬的手術費用更是雪上加霜。“醫生曾經預測,我最多能活六個月;隨著醫學的發展,專家說,世界醫學史上此種病例的人最長有人活到了20歲,而我今年24歲。”劉婷娜微笑著告訴記者。為了讓這個奇蹟繼續下去,全校師生為她進行了募捐,雖然距那個龐大的數字還有一段距離,但大家仍在努力。

嬌人的玫瑰

初見劉婷娜,整齊的白襯衫,粉嫩的臉龐,柔亮的短髮,明眸皓齒。我們無論如何也不能把眼前這個美麗自信的女孩兒和“殘疾”兩個字聯繫到一起。然而,事實的確如此,她就是那個被疾病纏身卻永遠保持著陽光般笑臉的女孩;那個生活拮据卻精神世界豐富多彩的女孩;那個舉步維艱卻嚮往展翅飛翔的女孩。

在劉婷娜的心中,始終裝載著一個美麗的夢想:和其他正常的孩子一樣考入理想的大學。為了實現心中的夢想,她開始了艱難的求學生涯。還記得高三時,普通的學生都在通宵達旦時,劉婷娜更是常常學到11點。由於學得時間過長,身體會隱隱作痛,夾雜著陣陣酸麻。有時,她甚至不得不用胳膊支撐著自己來學習,但她從不放棄:“我一直學,一直學,我覺得如果我的成績足夠好,就一定會有一個學校錄取我,一定會的。”她就這樣執著於學習,不眠不休。2004年9月,劉婷娜以564分的好成績考入了瀋陽工業大學外語學院。在接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霎那,夢想的鮮花在她的心底悄然綻放。

踏入大學校園的她沒有因為理想的實現而懈怠。從邁入大學校園的那一天起她就給自己定下了不遲到,不早退,不無故曠課的目標。大學三年來她一直是這么做的,據婷娜的授課老師說,劉婷娜是出勤率最好的學生。有一位老師還給我們講了這樣一件事:“每次上課我總是習慣性地看著婷娜,因為她那雙求知若渴的眼睛總是能鼓勵我繼續講下去……”

現在劉婷娜每天上下學都是由她的同學接送,她的任課老師主動將教室調到一樓。有時實在不行,同學們就連輪椅帶人一起抬上抬下。在大家的幫助下,她沒有落下一節課。因為身體的緣故,她上衛生間需要有人幫助。為了給大家少添麻煩,她早上根本不喝水,也不敢多吃早餐,如果是全天課,她甚至會一整天滴水不沾。

除了學習劉婷娜也有豐富多彩的課餘生活。她是瀋陽工業大學廣播電台每周五晚八點到九點“心靈之聲”節目的主播,聽眾都說:“她的聲音帶給我們戰勝困難的勇氣。”劉婷娜也因此變得更加自信了。

她曾多次被學校授予“三好學生”“優秀團員”等榮譽稱號。大二時一次性通過了國家專業英語四級考試,並以優異的成績獲了國家一等獎學金。此外,她還獲得遼寧省一等獎學金和校二等獎學金。這次獲得“遼寧省十佳大學生”的榮譽稱號,更為她錦上添花。

做一個普通人

當記者問她:“如果你能擁有一天的健康時,你最想做什麼。她天真的仰頭思考,那凝神的表情,是追夢的小女孩所特有的。

“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我會很早就起床,為自己的家人準備一份可口的早餐。然後出去玩,去各種各樣的地方,去那些一直想去的地方。我一定不坐車,就自己一直走,一直走,到那些地方看看。晚上呢,就去迪廳跳舞。我還想去爬山,嘗嘗那種‘會當凌絕頂’的滋味。我想和我的小妹一起去逛街,親自給自己買套衣服。哎呀,太多了,一天太短了!”

也許,這些事情在我們眼中並不算什麼,但在她的心中竟是那樣的奢侈,奢侈到已經幻化成一個美麗的夢,永遠無法實現。但她,這個追夢的小女孩,敢於想像,敢於追尋,敢於憧憬。

她喜歡聽歌,喜歡唱歌,還喜歡讀書,她住的地方雖然很小,但卻有一個很大的書櫥,裡面不但有很多的教科書,更有很多立志的書籍。她喜歡做自己,她覺得做自己最真實;她愛自己,她覺得自己是那樣的美好;她精心打扮自己,她覺得每個人都有愛美的權利。她說,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自己,她會說:“我是一個普通人。”她從不認為自己和其他人有什麼不一樣。“我不偉大,也不勤勞,是命運把我推到這裡,我別無選擇,我只有默默的承認它,接受它。我就是我,一個普通人,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很自然。”相信,劉婷娜未來也會浪漫得和我們一樣。

在記者採訪的過程中,劉婷娜臉上的笑容從未消失過,她那溫暖的笑容,讓人覺得她就像是鄰家的大姐姐。做一個普通人,是她的願望,雖然她比普通人多了一份執著,多了一份堅強,多了一些甜美的微笑,但是她覺得,她就是一個普通人。

讓我們共同祝福這個“普通”的追夢女孩—劉婷娜。

獲獎

殘疾人劉婷娜獲中國青少年藝術節金獎

2010-08-10東北新聞網

在日前舉行的中國青少年藝術節上,我市的殘疾人劉婷娜以即興創作的詩歌<用愛飛翔>獲得語言類比賽金獎。

這次在北京舉行的中國青少年藝術節,由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主辦。全國有2000多名青少年參加,他們當中有一小部分是殘疾人。從小肢體殘疾的劉婷娜是個堅強而聰明的女孩。她快樂、自信,與健全的孩子一樣上。學讀書,畢業於瀋陽工業大學英語專業。她身殘志堅,一直以不懈的努力實現著人生的價值。畢業後,自己成立了本溪羽加翻譯工作室,在服務社會的同時,用自己的勞動創造著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