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和[明朝名臣、學者]

劉天和[明朝名臣、學者]
劉天和[明朝名臣、學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劉天和(1479年7月5日 —1546年1月27日 ),字養和,號松石。湖廣省麻城縣(今屬湖北省麻城市)人。明朝名臣、學者。 正德三年(1508年),劉天和登進士第。初授南京禮部主事,出按陝西,因得罪宦官被貶。歷任湖州知府、山西提學副使、南京太常少卿,又督甘肅屯政、撫陝西。劉天和在地方時力革民弊、討平叛亂、疏浚河道,屢有惠政。累進右副都御史。後改兵部左侍郎,總制三邊軍務。吉囊入寇涼州、寧夏等處,劉天和檄鎮將其擊敗。此後歷授南京戶部尚書、太子太保、兵部尚書、提督團營等職。於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致仕。嘉靖二十四年十二月(1545年1月)逝世,年六十七。追贈少保,諡號“莊襄”。 劉天和平時留心醫藥,嘗輯有《保壽堂經驗方》四卷,為《本草綱目》引用。另刻有《傷寒六書》、《幼科類萃》等書。《皇明經世文編》收錄有《劉莊襄公奏疏》。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歷職有績

劉天和生於明憲宗成化十五年六月十六日(1479年7月5日 )。他的祖先劉夢是南昌人,在元朝末年跟隨明太祖朱元璋征戰有功,累官至同知漳州府,在湖廣省麻城縣(今屬湖北省麻城市)被賜田產,遂成為麻城人。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劉天和登進士第,被授為南京禮部主事。 出按陝西時,劉天和得罪了武宗身邊的太監而被誣陷,武宗一怒之下,將其下獄,幸而大難不死,被貶到金壇縣丞。

後來,劉天和先是升任縣令,後逐步升為湖州知府、山西提學副使、南京太常少卿、右僉都御史督甘肅屯政,一直官至陝西巡撫。先後作出了不少政績。

總理河道

後來,劉天和又奉命總理河道,他也很敬業,創製了“手制乘沙採樣等器”來測定河水中泥沙的數量,為水利史學界所稱道。有一年黃河發大水,河南山東受淹,劉天和徵集二萬民工疏竣汴河及山東七十二泉,僅三個月就消除了水患,並寫下水利著述《問水集》。他也因此升任工部右侍郎。

改制軍器

嘉靖十五年(1536年),劉天和改任兵部左侍郎,總制三邊軍務。 他一上任,首先是大膽改革武器裝備,把以前需要二十人才能推動的雙輪戰車改造成只需一個人就可以駕馭的獨輪戰車,並改造車載火器,組成可分可合的戰車車隊,隨車攜帶小帳篷,使士兵在戰場上免受餐風露宿之苦,既鼓舞了士氣,又大大地提高了戰鬥中的機動性和靈活性。他還創製了類似今天左輪手槍的輕便火器——三眼槍,為後來的皇帝所喜愛,成為首選的御用便攜防身武器。

固原大捷

嘉靖十九年(1540年),蒙古貴族吉囊率十萬賊寇自賀蘭山、涼州一帶進犯中原,劉天和在黑水河設伏組織圍殲入侵敵寇,斬首四百四十餘級,並殺吉囊之子小十王。劉天和因功被朝廷加封太子太保,蔭一子為錦衣衛千戶,並升任南京戶部尚書,不久,又被任命為兵部尚書、提督團營。

歸鄉而逝

劉天和一生耿介正直,光明磊落。他初舉進士入朝做官的時候,權宦劉瑾要與他結為宗室,他婉言謝絕。到劉天和晚年的時候,備受嘉靖皇帝寵信的道士陶仲文派人送書信與劉天和攀親戚,劉天和斷然回絕。陶仲文懷恨在心,唆使言官在皇帝面前說劉天和的壞話。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因“言官論天和衰老”,劉天和於是請求告老還鄉。

嘉靖二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546年1月27日),劉天和逝世,享年六十七歲。朝廷追贈少保,諡號“莊襄”,按例賜祭葬。 葬於故鄉鎖口河。

個人作品

劉天和平時留心醫藥,曾編輯《松篁岡劉氏保壽堂經驗方》四卷,其中共25門,140餘首方劑, 明朝就被刻印成書,廣為民間流傳,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大量引用其驗方。另外還有《傷寒六書》、《幼科類萃》等書流傳於世。

《皇明經世文編》輯錄有《劉莊襄公奏疏》一卷。

人物評價

徐階:天和宇度弘亮,有泛應才。凡所揚歷,去後必有遺蹟、餘澤為人所稱述者。至於治水防邊,功能尤著。在河道,嘗手制乘沙量水等器;在陝西,嘗造單輪車及諸火器三眼槍等。後人多遵用之。 ( 《大明世宗肅皇帝實錄》)

王世貞:嗚呼!世安得以出入進退窺公哉?公又名能知人,其識故相太保桂公蕚、故將太傅周公尚文,皆自其微時,世以比楊文襄雲。 ( 《弇州四部稿》)

徐栻:公按陝被構,以檻車征,秦郭二人痛其冤,以死殉車下。夫痛武侯者泣絕於身後,而痛莊襄者泣絕於生前,此豈可以智術襲取哉。 ( 《國榷 》引)

何喬遠:①時人謂天和凝眸轉瞬,含氣風雲,艴哂唯諾,騰精涇渭,乃其砥節勵行,又不廑廑事功閒矣。 ( 《 名山藏 》)②予觀劉天和、潘季馴所論,則治黃河在循故道,治漕河在沿舊制而已。 ( 《國榷 》引)

張岱:馬旻平松潘而瘐死,劉天和捷固原而論罷,陳九疇大破土魯番而輸戌,此皆武廟大不平之事也。 ( 《 石匱書 》)

宋征壁:有若劉莊襄之造車、余肅敏(餘子俊)之修邊、潘司空(潘季馴)之治河、徐文定(徐光啟)之制器,考其遺制,允為國工。 ( 《 皇明經世文編 ·凡例》)

查繼佐:相傳逆瑾以天和同姓,且暱之,投以宗人刺,不報。又真人陶仲文嘗以戚屬禮,遣刺迓天和,天和向使曰:“與若主非戚,誤矣。亟反之。”乃其得歸,仲文與有力焉。而究不足疵其所學。 ( 《 罪惟錄 》)

張廷玉:姚鏌等封疆宣其擘畫,軍務暢其機謀,勳績鹹有可紀。 ( 《 明史 》)

親屬成員

輩分關係姓名簡介
家世先祖劉夢南昌人,元朝末年隨明太祖朱元璋征戰,累官同知漳州府,定居湖廣麻城。
曾祖父劉訓官至山西參政。
祖父劉仲輢 官至崇德縣令。後贈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
父親劉遂官至豐城縣令。後贈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
母親秦寔生平不詳。
——妻子王氏與劉天和相互敬重,“白首無間”。
子輩長子劉淞 為鄉貢進士。
次子劉澯曾任刑部郎中。
三子劉溧蔭補為太學生。
幼子劉灤為庠生。
長女——嫁長蘆都轉運使周載。
次女——嫁諸生王同。
幼女——嫁舟林縣令方民懷。
孫輩孫子劉守蒙為諸生。
劉守孚曾任錦衣衛正千戶。
劉守復曾任保昌縣令。
劉守乾曾任都督府都事。
劉守巽為諸生。
劉守有萬曆十一年(1583年)武科進士,官至左都督、太子太傅、錦衣衛都指揮使。
劉守濟為監生。
孫女——嫁舉人曾嘉佑。
——嫁諸生李日堅。
——嫁太學生曾嘉裔。
曾孫輩曾孫劉承禧劉守有之子,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武科進士,官至都督。
玄孫輩玄孫劉侗明末官至吳縣知縣,竟陵派文學的創始者之一。

表格參考資料:

史料記載

《大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三百六》

《弇州四部稿·卷八十六·劉莊襄公墓志銘》

《名山藏·卷七十七·嘉靖臣七》

《罪惟錄·列傳卷十九·武略諸臣傳》

《明史·卷二百·列傳第八十八》

後世紀念

劉天和墓位於湖北省麻城市花墳邊村子的一個山脊的坡頭,為麻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墓前的甬道兩旁有石馬石羊等雕塑。正中的墓碑上有六塊碑文。墓側有一碑,記述了劉天和的簡歷,立碑時間為2003年。綜觀整個劉天和墓地,除甬道兩側的石雕外,其餘碑刻多數是近年新鐫刻樹立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