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升錫

劉升錫

劉升錫,男,山東高密人,先後任國中教師、教務主任、國中校長。2001年開始參加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先後被評為高密市優秀教師、濰坊市優秀校長。學校先後被評為濰坊市國小教育示範學校,使學校評為山東省教育科研重點實驗基地,山東省規範化學校,全國現代教育技術示範學校等榮譽稱號。

基本信息

一、【辦學理念】

【辦學宗旨】

創設適合學生最優發展的教育,使每個學生的潛能都得到最大發揮,讓每一個孩子都獲得成功,使學生成長為具有中國傳統美德和現代綜合素質的卓越公民

【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中國傳統美德和現代綜合素質的卓越公民

【教學理念】:

順木之天性,激情啟疑使之樂學;
尋本而求源,導思育能使之善學

【八大特色】:

國學經典,百日字功,海量閱讀,高效課堂,朗文口語,少年院士,感恩教育,藝術素養

二、對學校管理的思考

1、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建設專業化的團隊

教師隊伍建設是學校發展的關鍵,擁有優秀的教師就等於擁有優秀的學校,反之沒有優秀的教師,學校的優秀就無從談起。好教師是培養出來的,不是招來的,所以教師隊伍建設必須立足於自我培養。青年教師是教師隊伍的主體,所以要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因為青年教師充滿活力與激情,是學校發展的不竭源泉。他們在向老教師虛心求教、拜師學藝的同時,如何使他們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掌握教育教學的基本技能,更好適用學校發展的需要是學校發展的首要任務。
因此在學校內部成立教師發展學校,採取專家報告、優秀教師報告團,我講我的教育故事、課堂教學大賽,教師技能比賽等形式,加快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培養“六有(有思想、有追求、有能力、有經驗、有智慧、有作為)三好(乾的好、寫的好、做的好)教師隊伍。
我們為了促使骨幹教師脫穎而出。在青年教師隊伍建設中啟動了“青藍工程”,根據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每三年評選一次“教壇新秀,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被評為教壇新秀的每月給予50元的補助,評為骨幹教師每月給予100元的補助,評為學科帶頭人的每月給予200元的補助。在高級教師隊伍建設中啟動了“名師工程”,命名和選拔一批校內特級教師,被評選為特級教師的每月給予300元補助。
還採取對外交流,採取走出去,請進來,拜名師,學先進的辦法。有選擇、有目的、有計畫地派出教師到名校取經學習,派管理人員到名校掛職鍛鍊;請國內外知名的教師到學校“講座”,指導更多的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提高教學本領。

2、加強制度建設、實現科學化的管理

制度建設是學校管理的基礎,以法製取代人治,讓機制創造公平。一所學校要辦好必須有一個好校長。一所學校要成為名校強校,必須依賴制度的創新,實現科學化管理。
例如,90年代中期,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席捲全國。當時,我正在一所中學任校長,也試圖讓教師接受這一理念,於是大會說小會講,費了好大的勁,就是不見效果。後來我們還是在制度上動刀,才使這一觀念落到實處。也就是對班主任的聘任級別方面,我們在原來的一級,二級,三級的基礎上,新增加了一個更高級的級別——輔導員,這是我們對班主任老師最高水平的認定。那么,什麼樣的班主任可以被聘為輔導員呢?我們規定,只有班級所有事情的最終決定權從老師手裡全部轉到學生手裡的時候,這個班級的班主任才有可能被聘為輔導員。有了這樣的制度,以學生為中心的校園文化很快就建立起來了。
制度管理又是一把雙刃劍,既可以激勵人,也可能束縛人。所以在管理過程中,既要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又要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也就是說管理中,既要他律,更要倡導自律。我們學校,為了充分調動老教師的工作積極性,規定對他們的備課不予檢查,而是以自願的方式,每學期將備課薄集中到教學資料室存檔,供青年教師借閱參考。並以借閱率的高低付給他們一定的稿酬。於是,老教師們個個精心研究教案,不僅考慮怎么有利於課堂教學,還注意怎么有利於青年教師的參考學習。每一學期下來,教導處統計備課薄借閱率,成了全校教職工矚目的大事。一個微不足道的小規定,衍生出令人欣喜的深層次文化。

3、理直氣壯抓質量,聚精會神抓課堂

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教育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課堂是提高教育質量的主陣地,有了教學的成功才有教學的成功,得課堂者得天下。所以要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必須在抓好課堂教學改革,落實有效教學。
我們從教學實際出發,認真學習新標準,大膽改革教學方法,在學習借鑑江蘇洋思中學,山東杜郎口中學課堂教學改革經驗的基礎上,推出我們學校的“先學後教,超前善後”的新課堂教學模式。
要求每一位教師在改變教學方式上下功夫,找出一條適應自己教學的新路子,各任教師,都在新學期認真總結經驗,定出教學工作目標,讓學生學會學習,能愉快學習在課堂教學上,特別是鼓勵年輕教師,在富有創造性,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有自己的特長,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開發學生智慧型,確保優等生能冒出尖來,後進後能對基礎知識進行消化吸收。特別提出,我校把轉化後進生工作作為一項重要事來抓,決不能讓一個學生掉隊,每年把轉化後進行作為衡量評估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及時進行表揚和鼓勵,真正的增強了後進生的自尊心和榮譽感

4、加強特色建設、創建個性化學校

特色是學校贏得家長認可的關鍵。沒有個性就缺乏競爭力、沒有特色就缺乏吸引力。一所成功的學校必定有其內在的文化和成功的管理理念,這是學校長期形成的無形資產和寶貴財富。因此,校長要注重辦學經驗的積累和校園文化的積澱,逐步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和管理風範。
如何確定特色學校的目標,可以有多種多樣的思路。有的學校是側重課程與課堂教學改革,如江蘇的洋思中學,他們創立的“先學後教,當堂訓練”課堂教學模式;有的是注重教育模式和教學形式多樣化的改革,如上海的閘北八中實施的成功教育,使學生的及格率、畢業率、升學率都達到100%;有的側重校園文化的建設,如北京的光明國小,以“我能行”為核心,加強了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等等。
無論確定了什麼樣的特色目標,都必須充分發揮學校的資源優勢,取得家長的支持,滿足學生的選擇,使外在環境和學校優勢統一起來,這樣特色學校的建設才會由可能變成現實,並把特色辦成品牌。

三、榮譽稱號:

1996、9高密市國小自然教學能手
2000、9高密市優秀教育工作者、
2001、5高密市十大傑出青年
2001、12濰坊市優秀校長
2010、1廣州市優秀教育工作者

四、發表論文:

2001、4、《讓每個孩子都獲得成功》第二實驗國小辦學經驗介紹發表《山東教育》作者尹淑紅
2001、7、《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在《山東教育科研》發表
2002、2、《走進新課程》由新華出版社出版發行
2002、5、《教學過程中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在《山東教育科研》發表
2003、12、主持的《幼小銜接實驗》獲山東省教育科研一等獎
2005、7、《新課程改革應處理好“三個關係”》於《石獅教研》發表
2005、10、《由校園踩踏事故想到的》在山東《現代教育導報》發表
2006、11、《校長:做思想著的行動者》發表於《重慶今日教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