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勁予

劉勁予

劉勁予,1947年5月出生,廣東台山人。廣東教育學院中文系教授,廣東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廣東省人民政府督學顧問,廣東省人民政協委員。1977年被錄取入華南師院中文系學習,1982年1月畢業後到廣東教育學院任教,從事世界文學、比較文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1977年被錄取入華南師院中文系學習,1982年1月畢業後到廣東教育學院任教,從事世界文學、比較文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1986年—1987年,在暨南大學世界文學研究生班學習。1996年3月任廣東教育學院副院長,2000年12月任院長、黨委副書記,2009年1月8日退出學院領導崗位。

主要社會

1、擔任廣東省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領導小組副組長十幾年,主持了省和國家多項繼續教育政策檔案的研製,被教育部聘請為專家到貴州省指導了基礎教育的工作,參與了教育部《關於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的規定》和《關於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的基地建設》等檔案的撰寫。主持了10項省級和國家級研究課題,成功策劃了一大批培訓項目,在中國小教師和校長培訓工作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

2、作為廣東省基礎教育專家,擔任了廣東省人民政府督學顧問,帶隊督導評估驗收廣州市教育強市以及華師附中國家級示範性高中等市區和學校十幾個單位。

3、擔任廣東省中國小校長培訓指導中心主任職位多年,為校長班主講培訓課程《學校的現代管理與領導藝術》。他創辦和主持了第一屆泛珠三角9個省與港澳地區的校長論壇,有6百多位校長參加。廣東省中國小校長培訓經驗得到了教育部的讚許和《中國教育報》的推廣。

4、擔任 “廣東省民辦教育研究中心”顧問,重視和支持民辦教育的發展。在他的支持下,2005年在我省率先成立了“民辦教育研究中心”,力推民辦學校校長的專業培訓,已舉辦六期民辦校長培訓班,為廣東民辦教育發展創造了一個重要的條件。

5、致力於促進高等師範教育和基礎教育的有機結合,以課題帶動的方式,整合校內外科研資源,指導多項基礎教育改革實驗研究,現全院共有課題實驗學校100多所,遍布全省各地,有力地推進了全省基礎教育的改革。

研究領域:主要從事世界文學、比較文學繼續教育和基礎教育的的教學與研究,在中國小校長、教師的繼續教育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論和實踐探索,為廣東的基礎教育作出較大的貢獻。

主持課題

1、省級課題《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計畫調整研究》(1998年),

2、廣東省普教科研重點攻關課題《廣東省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研究》(1999年),

3、《廣東省義務教育全日制農村初級中學課程研究》(2000年),

4、《廣東省中國小課程改革方案》(2000年),

5、《促進中國小校長專業發展的體系研究與實踐》(2005年)。

其中,《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模式套用研究》獲教育部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構建廣東師範教育新體系與省級教育學院建設的思考》(發表在1999年廣東經濟出版社的《世紀之交——師範教育面臨的挑戰》一書),《努力促進校長提高培訓持續健康發展》(發表在1999年6月《廣東教育學院學報》),《迎接“第三次挑戰”》(發表在2000年6月《廣東教育學院學報》),《在廣東省中國小校長高級研修班開班典禮上的講話》(發表在2002年《廣東教師繼續教育》),《更新觀念 開拓創新 不斷推進教師繼續教育》(發表在2002年第5、6期《廣東教師繼續教育》)和《構建支持校長專業發展的培訓工作新機制》(發表在《廣東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

主要著作

《東方文學探幽》(花城出版社1998年),《繼承與探索》(花城出版社2008年)等12部。論文《悲美、醜美和悽美—論川端康成的〈美麗與悲哀》(《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8年)等80多篇。多篇論文發表在全國核心刊物以及國外一些權威學術雜誌。

有20多篇論文及多部論著獲全國、省以及學院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