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冬琴

8月7日,劉冬琴竟有了一絲笑容,給了家人希望。 24日凌晨0點39分,劉冬琴腹中的寶寶順利降生,這是一個重2.28公斤的男嬰。 昨日,是劉冬琴生下孩子的第3天。

事件概況

24歲(2011年)的劉冬琴,在與丈夫領結婚證的第二天突發疾病,成了植物人。而早在2011年2月份,她已經被證實懷孕。8月7日,劉冬琴患病後第一次有了一絲笑容,但是醫生基於現實考慮希望終止妊娠,劉聽後以流淚拒絕墮胎。

事件過程

突發惡疾

2008年3月,范楊智剛剛24歲,從貴州來到福建泉州神州電子廠打工。那年劉冬琴21歲,從四川渠縣來到同樣的工廠。2009年7月,兩人走到了一起。
2011年2月,劉冬琴懷孕了。
6月13日,范楊智和劉冬琴在四川渠縣領了結婚證,決定次日辦婚宴。
然而,6月14日5時40分左右,范楊智起床後發現劉冬琴神色不對,起初喊著頭暈、想吐,隨後又大喊“頭痛”,甚至用手敲打腦袋。家人還沒回過神時,劉冬琴的喊聲變弱,漸漸陷入昏迷……
在醫院,CT檢查確定劉冬琴腦出血達90餘毫升,醫生診斷:劉冬琴先天性腦血管畸形破裂出血。手術之後,儘管保住性命,但卻成了“植物人”——為了減輕顱內壓力,醫生從她腦子裡取下了一塊8cm長的頭骨。

悉心呵護

劉冬琴不能自己吃東西。於是,范楊智把奶粉調成牛奶從鼻胃管打進去,但營養顯然還是跟不上。劉冬琴的腹部微微隆起,與同齡孕期的孕婦相比,她的肚子,可能只有4個月的孕婦那么大。
為省錢給妻子補充營養,范楊智幾乎“接管”所有護理。
范楊智耐心照顧妻子,炎炎夏季,劉冬琴躺了50多天,卻從未長一個褥瘡,未嗆一次痰。

期待新生命

手術後,劉冬琴陷入深昏迷,相當於植物人,但腹中的胎兒卻沒有受影響。
劉冬琴床前,24小時護士監護,每次醫生下處方時,都會同時備選四五種藥,然後一一篩選鑑別,挑出對胎兒影響最小的藥物使用……
8月7日,劉冬琴竟有了一絲笑容,給了家人希望。
可殘酷的現實卻將大家再次拉回無情深淵:醫生說,以現在的醫療條件很難保住大人和胎兒的安全,建議終止妊娠。聽到這裡,劉冬琴留下了淚水。

專家呼籲

為保大人、孩子,清溪鎮鎮醫院調配了專門的治療組。醫院主管醫生郭世平說:劉冬琴只靠鼻胃管餵食,胎兒和孕婦的營養狀況都很差。而劉冬琴的康複本身還有1—2個月的危險期,即肺部感染。“我們現在只能盡力而為,但根據這裡的醫療條件,要保住胎兒確實很危險,我們希望大醫院的專家能夠接手保護他們!”
渠縣人民醫院主治醫生劉登坦言:醫院的超聲檢查無法看到胎兒的生長發育。“這個孩子太不容易了,大醫院可對胎兒進行全面監護,我們希望有大醫院能接手。”

新生命誕生

9月24日凌晨0點39分,劉冬琴腹中的寶寶順利降生
“植物人媽媽成功誕下健康寶寶,這在全世界都是罕見的。”


●可能受媽媽全麻手術的影響,寶寶出生後有呼吸急促的症狀
●劉冬琴分娩後出現產後併發症,目前右側身體稍微有些知覺,左側身體則完全不能動
“植物人媽媽成功誕下健康寶寶,這在全世界都是罕見的。”昨日下午,川大華西二院首次對外披露植物人媽媽劉冬琴生產的細節,並公布了現場手術照片。
該院產科主任劉興會介紹,目前劉冬琴的病情不容樂觀,尚需24小時在ICU嚴密觀察。
新生兒科熊英教授說,新生兒除有輕微肺炎、血型不合溶血症和高鎂血症外,其發育情況和其他適齡兒一樣。
醫院提前做“功課”生產前一天多部門曾討論
昨日下午,川大華西二院辦公室內,產科主任劉興會、新生兒科熊英教授、麻醉科羅副教授和護理部相關負責人,首次對外披露了植物人媽媽劉冬琴剖腹產的經過。
由於劉冬琴是植物人,而且多器官損傷、有先天性心臟病,針對這一特殊情況,醫院提前做了很多“功課”。
劉興會介紹,24日凌晨零點過,劉冬琴因出現明顯宮縮被推進手術室。由於23日上午全院剛進行了多部門討論,因此手術進行得有條不紊。
除該院派出了最頂尖的醫療力量外,川大華西醫院的耳鼻喉科、神經外科等專家也第一時間就位,全程守候在手術台邊。
“這次手術集中了我院最頂尖的醫療力量,我們盡最大努力打贏了這場植物人孕婦母子保衛戰。”在手術總結會上,川大華西二院黨委書記王素霞感慨地說。
受媽媽全麻影響寶寶出生後呼吸急促
24日凌晨0點39分,劉冬琴腹中的寶寶順利降生,這是一個重2.28公斤的男嬰。孩子娩出後,發出一陣並不是很洪亮的啼哭聲。手術室里的醫生立即兵分兩路:產科醫生繼續劉冬琴的手術,新生兒科石晶副教授和住院總醫生彭立博士開始對嬰兒進行檢查、評估。
孩子的情況不是特別好,而且,可能受媽媽全麻手術的影響,寶寶出生後有呼吸急促的症狀。石晶立即安排:“趕緊送到新生兒病房!”
0點50分,剛剛離開媽媽身體11分鐘的寶寶通過轉運系統,被平安送入新生兒科的層流病房。其間,寶寶的外公爭分奪秒看了外孫兩眼。而劉冬琴則被送到ICU進行治療。
出現產後併發症劉冬琴情況不容樂觀
昨日,是劉冬琴生下孩子的第3天。她仍躺在ICU重症監護室,而她的寶寶則在層流病房接受VIP特級護理。據介紹,劉冬琴分娩後出現產後併發症,讓她的健康狀況更加不容樂觀。目前,她的右側身體稍微有些知覺,左側身體則完全不能動。可喜的是,術後她一直能進行自主呼吸,也能通過眨眼、搖頭或捏手等方式和外界簡單交流。
熊英教授介紹,新生兒目前每次能進食2ml牛奶,每兩小時管餵一次。除輕微肺炎、ABO血型不合溶血症和高鎂血症外,這個33周加6天的新生兒和其他適齡兒發育情況一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