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兆奎

劉兆奎,女,出生於1825年。一位普普通通的“代轉公”教師,深受孩子們的喜歡和愛戴。她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但她卻用自己的善良、真誠和愛心,執著地在平凡的崗位上留下了一串串青春的足跡。她,就是重慶開縣臨江鎮明星國小教師劉兆奎。

基本信息

崑曲鼓師——劉兆奎

幼承家學,又從其外父周清泰受業,故其鼓藝號稱淵博。光緒帝好擊鼓,曾問兆奎熟擊崑曲多少譜?兆奎答:八、九百之譜。同光之際,俞菊笙以武生掌春台班,唱大軸,兆奎之鼓為之助力功不淺也。劉兆奎有弟子賈祥瑞,後以胡琴著名,祥瑞弟子乃梅雨田孫佐臣。劉兆奎有女嫁小生泰斗王桂官。
出生:1825年,道光五年(乙酉)
逝世:年代不詳

“代轉公”教師——劉兆奎

簡介

劉兆奎,女,一位普普通通的“代轉公”教師,深受孩子們的喜歡和愛戴。她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但她卻用自己的善良、真誠和愛心,執著地在平凡的崗位上留下了一串串青春的足跡。她,就是重慶開縣臨江鎮明星國小教師劉兆奎。

踏上教育追夢之旅

1996年9月,劉兆奎走上了教書育人的追夢之旅,先後輾轉於開縣太原和通村校、新橋村校代課,而這一“代”就是10年。
因為從來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師範教育,劉兆奎一邊教書,一邊參加西南大學基礎教育專業專科學習。在村校,她捧著《大學語文》、《現代教育學》等書籍孜孜不倦地讀著。
為提高自身素質,劉兆奎2002年自費參加了開縣教師進修學校舉辦的教師國語培訓和教師資格培訓,同年取得了國小數學教師資格證。她還經常以旁聽生的身份去參加多種縣級教師培訓,並詳細做好學習筆記,寫好反思。在她的案頭,這樣的筆記本擺了厚厚的幾大摞。
“儘管我是一名代課教師,但我深知愛是教育的基礎。”劉兆奎說。在新橋村校教書時,班上一名叫扈維英的女生,因家庭貧困面臨失學,劉兆奎了解情況後,從自己微薄的代課工資中拿出錢來為她墊付學費,並幫助她走出心理失落的漩渦。
同時,劉兆奎開始在矇矓中探索適合自己的課堂教學模式和方法,在實踐中注重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和專業修養。為此,她的案頭多了《班主任工作手冊》、《教師口語》、《課堂教學設計與操作技術》、《中國小教育科研方法》等教育理論書籍。
“成為一名真正的教師,讓孩子伴我快樂一生,這是我的夢想。”這是劉兆奎發自肺腑的心聲。

圓了公辦教師的夢

機會始終垂青於有準備的人。2007年8月15日,劉兆奎與1萬多名代課教師一起參加了重慶市“代轉公”教師的考試,並以優異成績應聘到開縣臨江明星國小,圓了做一名公辦教師的夢。
“儘快成為合格教師,爭取成為優秀教師。”她為自己設定了這樣的目標。根據學校安排,她來到中峰山腰的平坎村校,接管了全學區最差的班級。學生基礎差,很不好管理。她從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入手,從教孩子們規範書寫自己的名字開始,教他們如何愛惜自己的書本,做作業前要先把手和臉洗乾淨。
漸漸地,孩子們臉蛋乾淨了,書本乾淨了,衣服整潔了,習慣好了,學習自然就進步了。每天早讀時,劉兆奎會在教室門口一個一個批改前一天的家庭作業,發現錯誤當面訂正;午休時,又對基礎差的孩子進行個別輔導;晚上,她再把白天孩子們容易出錯的地方找出來,作為教學反思記錄下來,以備改進。一學年結束,期末考試班級平均分提高到80分以上,由學區倒數第一名上升到第三名。
由於工作需要,第二年,劉兆奎調進中心校,擔任班主任和數學教學工作。為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她從不放棄任何一個培訓學習機會,到梁平雲陽等地聽優秀教師的課。在平常的教學中再將學到的方法付諸實踐,然後又對實踐的效果進行分析。
慢慢地,劉兆奎的數學課堂有了新變化。嘗到甜頭後,她又買來更多的教育專著,訂閱了多種教育雜誌,從各種渠道感受全新的教育理念。

三年成為骨幹教師

看到許多名家精彩的課堂實錄後,她也開始幻想,“什麼時候我也能像那些優秀教師一樣上一堂公開課呀?”
機會終於來了。2009年11月,開縣臨江舉辦5所國小教研聯誼活動,學校安排她去講一堂課。得到訊息後,她興奮得坐立不安,但了解到聽課的教師有幾十人時,又緊張得一夜沒能入睡。
為了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她臨陣磨槍,每天學課件製作熬到凌晨,晚上備好課,白天試講,然後再到網上查找案例,反覆修改,反覆試講。
功夫不負有心人,劉兆奎的公開課得到了專家和同行的高度評價。
從那之後,學校多次安排她上研討課和示範課,並獲得學區教學能手大賽第二名。短短3年,劉兆奎成長為校級骨幹教師。在校近兩年的綜合考核中均評為優秀。
有一種生活,你沒有經歷過就不知道其中的艱辛;有一種艱辛,你沒有體會過就不知道其中的快樂;有一種快樂,你沒有擁有過就不知道其中的純粹。劉兆奎,一名平凡的“代轉公”教師,懷著對黨和政府的一片感恩之心,始終保持一名教師本質的清新,用磐石一樣堅定不移的信念托起自己的夢想,將自己一顆赤誠的心獻給了山區的教育事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