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元剛

劉元剛(1187一1268)字南夫,又字南強,號容齋,吉水縣人。宋理宗時,曾立廉、貪二碑,對本朝已故官員進行獎、懲,雲剛居廉碑第四。

基本信息

簡介

從小博覽群書,工文章,被名儒真德秀贊為“典雅”。嘉定十六年(1223)中進士,歷官迪功郎、永豐縣(今廣豐縣)主簿、從政郎、靜江軍(治今桂林市)節度推官、江州教授兼濂溪書院山長,後又以通直郎知崇仁縣,任鄂州(治今武昌)通判、左藏東庫、泰州添差通判、知韶州(治今韶關市)、朝奉郎、建昌軍(治今南城縣)仙都觀主管等。在任左藏東庫一職時,當權者想通過增發紙幣來解決財政困難,元剛進行抵制。監守自盜在中國歷史上是司空見慣之事。一次,元剛監管的錢庫失竊,人們推斷,歸罪於元剛,但經調查,乃看守人員疏忽所致。元剛為官清廉,去世時,家無人殮棺材。3年後,生前友人繆元德出錢為之人殮下葬。宋理宗時,曾立廉、貪二碑,對本朝已故官員進行獎、懲,雲剛居廉碑第四。

著有

詞科類稿》《家庭漫錄》《容齋雜著》等,另編有《孝經》《論語》《孟子》簡讀本。

宋代名人(一)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時代,根據首都及疆域的變遷,可再分為北宋與南宋,合稱兩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