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龍[軍人]

劉伯龍[軍人]

劉伯龍(1899—1949),男,國民黨陸軍中將。貴州龍里人。黃埔軍校第三期畢業。歷任黃埔同學會紀律股股長,是康澤系要員,國民黨清黨審判委員會委員,復興社中央幹事會幹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別動總隊參謀長、代理總隊長。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劉伯龍,國民黨陸軍中將。貴州龍里人。黃埔軍校第三期畢業。歷任黃埔同學會紀律股股長,是康澤系要員,國民黨清黨審判委員會委員,復興社中央幹事會幹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別動總隊參謀長、代理總隊長。1940年12月授陸軍少將,新編第66軍第28師師長、入緬作戰。後任中央軍校教育處長,第89軍中將軍長等職。1948年底率部駐防貴州,後與省主席谷正倫發生尖銳矛盾。

劉伯龍歷來粗暴異常,嗜殺成性。在他任國民黨新二十八師師長期間, 曾在黔東一帶搜剿當地苗族領袖潘致和、潘致祥的隊伍。在一次衝突中,新 二十八師參謀長陳瑞在鎮遠縣的元兆、貴馬兩寨附近被流彈擊斃。劉伯龍聞 訊大怒,親自下命令攻下對方所占的村莊,並且見人就殺,實行屠村。從此 劉伯龍便有“屠夫”之稱

1949年11月14日上午,劉伯龍奉蔣介石的密令,派人驅車將愛國人士,原黔軍總司令盧燾騙到貴陽市郊二橋轉灣塘殺害,令貴陽全城震怒。1949年11月18 日,貴州解放前夕,盧燾的原部下、故舊谷正倫以開會為名,將劉伯龍騙至晴隆縣政府,被伏兵槍殺。當槍決劉伯龍的布告貼到雲南霑益一帶時,當地民眾鳴放鞭炮歡慶。貴陽市人民獲悉劉伯龍的可恥下場後,更是奔走相告,拍手稱快,說劉伯龍罪有應得。

生平經歷

1947年冬,淮海戰役後,國軍精銳被殲殆盡。為避免滅亡的命運,決定於1948年12月在貴州成立第89軍,劉伯龍任軍長,吳行中任參謀長。1949年2月,89軍軍部在貴陽成立,所轄的兩個師—328師和342師也分別在遵義和安順成立,並開始招兵買馬。但此時劉的處境極為不佳,外與貴州省省主席兼全省保全司令谷正倫及保全副司令韓文煥不和,內部與328師和342師的師長也貌和神離(二人系當時部長兼總參謀長何應欽的副官,實為監視劉而委任)。所以劉發出感嘆:“我這個軍長變成光桿司令了”,但他個性倔強,不甘示弱,決定擴充自己的心腹部隊來與敵周旋。

因劉是本地人,擴充隊伍不難,但維持部隊的日常龐大的開支,確實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劉認為國民黨軍事的失敗,與幣值是分不開的,部分原因是缺乏硬通貨。蔣介石自1946年發動內戰以來,節節敗退,其法幣政策也令國民經濟處於崩潰邊緣。老百姓不愛紙幣,愛用白銀做的銀元。劉認為只要自己能製造銀元,所到之處都會受到人民民眾的歡迎。

劉長居成都,他了解到在軍閥割據的時候,成都成為私鑄銀元的樂園,因時代變遷,人事變動,過去製造銀元的機器都被棄之不用了,工匠也四散謀生。於是他派少校參謀顧炳炎攜帶巨款到成都四處活動,經過努力,不僅物色到一批製造銀元的專業技術人員,還搞到了製造銀元的機器和鋼模等主要工具,在1949年7月與成都造幣廠的老工匠簽定契約,由成都聘請來的工人師傅20多人,連同製造工具於8月上旬到達劉為掩護製造銀元而專門設立在龍里縣城的修械廠。

劉原系龍里縣城的地主,1940年任國民黨新28師師長,1949年任89軍軍長後,於4月辦了一個軍事訓練班,在軍事訓練班的附近,建造了一所獨門獨戶的院落,外面掛上89軍修械廠牌子,門口設崗哨,外人不能隨便進入(因當時私鑄銀元是當局不允許的)。修械廠內又分為前後兩院,第一道門進去是修械廠,第二道門進去才是製造銀元的車間,為了保守機密,製作了兩種通行證,一種是刻有“龍”字的,通行無阻;另一種是刻有修械廠廠長梁紹雄的“雄”字的,只能進第一道門,凡有關製造銀元的人員和工匠都佩帶“龍”字通行證,出入認證不認人,檢查嚴格。

1948年秋,人民解放軍發動了戰略決戰,殲滅了大量國民黨軍。蔣介石為挽救其滅亡的命運,在長江以南各省設立了許多編練區,擴充軍隊,將地方部隊編組為正規部隊投入內戰戰場。貴州省也成立了以第三二八師和第三四三師編組而成的陸軍第八十九軍。劉伯龍被蔣介石直接委派為軍長。由於劉到處抓權、搶權,與當時的貴州省政府主席、貴州全省保全總司令、貴州綏靖公署主任谷正倫發生了一系列尖銳的矛盾衝突,終於惹出了一場殺身之禍。

矛盾起因1948年底,駐紮在貴州的第三二八師、第三四三師奉令編組為陸軍第八十九軍。貴州綏靖公署主任谷正倫認為劉伯龍在黔東名聲不好,鄉人多仇恨他,且無指揮大軍作戰的能力,所以想從貴州籍的黃埔軍人陳鐵王文彥劉漢珍3人中選一人擔任軍長。但是蔣介石沒理睬谷正倫的意見,卻直接下令讓劉伯龍擔任八十九軍軍長。

1949年3月,劉伯龍到貴陽組建第八十九軍軍部,他自恃手眼通天、目空一切,很快就與谷正倫等人產生了摩擦。

首先,谷、劉兩人在對待國民黨桂系的態度上產生了分歧。當時國民黨政府名義上是由代總統李宗仁控制。谷正倫認為自己與桂系向無淵源,在當時這種特殊的政治局面下,貴州省地處西南腹地,必須搞好與鄰省尤其是與廣西桂系搞好關係。況且白崇禧又手握數十萬雄兵坐鎮武漢,實是貴州前方的屏障。而貴州擴軍軍費所急需的煙土出口必經廣西境內,也要取得桂系的合作。他曾多次派人前往聯絡。然而這件事很快就被劉伯龍知道了。他認為逼蔣介石下台的桂系是他不共戴天的敵人,絕對不能與桂系合作。於是用電台直接向蔣介石作了密報。谷正倫為此十分惱火。

雙方在擴軍問題上也發生爭鬥。谷正倫根據當時戰局判斷貴州早晚必有一戰,特制定了臨戰應變措施。計畫讓出大城市,退到偏僻山區打游擊,與解放軍周旋。谷正倫深知擴軍需統一籌劃,慎重處置,糧、餉、械都是難題。因此,他在請示了行政院長閻錫山後,決定將貴州保全部隊改編為一個軍,由全省保全副司令韓文煥兼任軍長。爾後又將原來的4個保全旅長、兩個縣長兼三縣聯防司令任命為6個師長,經費和人員都得到落實。但劉伯龍卻無視綏靖公署、省政府及省保全司令部的統一部署,借擴軍以抓權,自恃手眼通天,隨便下達委任狀,委任師長、旅長。這就把谷正倫氣得怒火萬丈。

1949年秋,谷正倫為進行游擊戰,在貴陽設立了貴州自衛乾訓團,谷自任團長,以韓文煥為教育長,受訓者多系省內的紳士和軍人。一個星期天,劉伯龍突然派人秘密逮捕了乾訓團的王富文(凱里人)和王瀛洲(岑鞏縣人)。乾訓團見這倆人久不歸隊,就報告了谷正倫和韓文煥。由韓文煥出面給劉伯龍打電話詢問此事,不料劉伯龍蠻橫地一口回絕,拒不承認。後來得知這2人都被劉伯龍處決了。谷正倫聽到這個訊息,氣得把茶杯都摔碎了。劉伯龍總想擠走谷正倫,覬覦省主席、省保全司令、貴州綏靖公署主任要職。他每次進見谷正倫時,常常趾高氣揚,說話蠻橫,也使谷正倫忍無可忍。

1949年11月初,人民解放軍乘勝攻入貴州東部,國民黨軍望風而逃。當國民黨軍撤出貴陽之前,谷正倫決定邀請一位名叫盧燾的前輩軍人帶領一支民間武裝,維持貴陽秩序。盧燾是廣西人,民國初年曾任黔軍總司令,是谷正倫任黔軍旅長時的老長官。這事又引起了劉伯龍的不滿。他認為維持貴陽秩序就是把省城拱手讓給共產黨。11月14日,他率八十九軍路過貴陽,派人將盧燾逮捕,不由分說押到西郊就給槍斃了。 這時,谷正倫已率部撤至晴隆縣。當他得知盧燾遇害的訊息,氣得吐血病復發,當下表示非殺死劉伯龍不可。

11月18日早晨,貴州綏靖公署參謀長張法乾以谷正倫的名義與劉伯龍通電話,告訴他谷正倫願將綏靖公署主任讓給他兼任。劉伯龍一聽這個訊息喜出望外,立刻想乘車赴晴隆縣辦交接手續。有人勸他慎重,認為電話真假難辨,還是看一看再說;也有的說“晴隆”與“擒龍”是諧音,此地為兇險之地,還是不去為宜。但是劉伯龍當官心切,怕時間拖長了事情會有變化,他“官令智昏”,認為自己的部隊就駐紮在附近,不會出什麼大事,就決定帶上警衛、副官和一個連的警衛部隊向晴隆縣進發。

劉伯龍乘車來到晴隆縣政府,首先拜見了谷正倫。這次可能是由於升官了心裡高興,劉伯龍非常尊重地向谷正倫請示這,請示那。谷正倫一邊與其周旋,一邊對他說:“由你任貴州綏靖公署主任的布告正在東廂房裡起草,你去看看吧!”劉伯龍告辭谷正倫來到東廂房,看到了正在書寫著的布告。他趾高氣揚地出了東廂房,又來到西廂房貴州綏靖公署參謀長張法乾的房間裡吹牛聊天。

劉伯龍這樣磨蹭,可急壞了保全一團團長李成舉。他請示韓文煥,能否進屋去刺殺劉伯龍,韓文煥害怕會誤傷自己人而沒有同意。這樣,李成舉只好隻身來到西廂房,向劉伯龍敬禮後說道:“軍座,您門前的警衛連長催您趕快啟程呢。”劉伯龍這才站起身來帶著4個衛士向門口走去。他們剛剛來到前院,李成舉用手一揭帽子(這是規定開槍的暗號),頓時,屋頂上、牆頭上的伏兵都開火了,劉伯龍和他的衛士紛紛倒在血泊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