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仁喜

劉仁喜

劉仁喜,旅順奶農,央視《星光大道》月冠軍;曾與戴玉強同台演出。

基本信息

(圖)劉仁喜

劉仁喜站在星光舞台上

劉仁喜,男,56歲,來自大連農民,從小至今一直務農,因為當時家庭成分不好,不能去學習藝術,但從小就喜歡唱歌,尤其是美聲歌曲,改革開放以後終於有機會開始學習唱歌,重在參與,不會因為自己年齡大而放棄對音樂的追求,再次站在《星光大道》的舞台上,對名次沒有要求,最重要的是能把自己的唱歌給大家聽就心滿意足了劉仁喜還記得和偶像的那次近距離接觸。“他是個很了不起的歌唱家,也很和善。”劉仁喜幾乎沒有拘束,就和戴玉強成功地完成了演出。珠聯璧合的演出贏得了無數掌聲,劉仁喜也一度成為了農民觀眾心中的“明星”。

星路歷程

(圖)劉仁喜

劉仁喜“對牛彈琴”

走近春晚紅人,劉仁喜練歌壓上大石板。
在2009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之後,成了家喻戶曉的農民歌手。不光是農民的身份惹眼,在春晚“真唱”的大環境下,多少專業歌手都在這個舞台上出了岔子,甚至因為真唱不過關而被刷了下來,但劉仁喜卻放開嗓門嚎了一曲《今夜無人入睡》,震驚四座。在真唱這根起跑線上,劉仁喜將那些專業歌手甩在了
56歲的旅順奶農劉仁喜奪得央視《星光大道》月冠軍;他曾與戴玉強同台演出。
即使是放牛的時候,劉仁喜也要唱上幾句。
參加《星光大道》月冠軍挑戰賽,奪冠

(圖)劉仁喜劉仁喜舉著月冠軍獎盃

對牛彈琴,眾所周知,然而你聽說過“對牛唱歌”嗎?在旅順口區,就有這樣一個愛好唱歌的奶農,即使是給牛擠奶的時候,他也要對著奶牛唱上幾句。也就是憑著對歌唱的強烈興趣,劉仁喜一路唱到中央電視台《星光大道》,一舉拿下了2008年最後一個月的月冠軍

奶農登上星光大道

村民們幾乎都知道劉仁喜這個人。“會養奶牛,會唱歌!”大家這么評價他。
見到劉仁喜時,他正和奶牛在一起。56歲的他梳著幾乎披肩的燙髮,身材魁梧,說起話來聲如洪鐘。在他的家裡,劉仁喜拿出了剛剛得到的獎盃和獎品,是從央視《星光大道》拿回來的。證書顯示,他是《星光大道》2008年最後一個月的月冠軍。

夢想成真

(圖)劉仁喜呂繼宏、劉仁喜、馬廣福、王宏偉

“嘩啦啦的黃河水喲……日夜向東流,黃土地的兒女,跟著那太陽走!”農民歌手馬廣福高亢嘹亮的歌聲剛一響起,央視千米演播大廳掌聲如雷,億萬坐在電視機前欣賞晚會的觀眾這樣評價:兩位來自東北農村的鄉間老漢成為2009年央視春晚的“黑馬”。
56歲的大連旅順口區大劉家村農民劉仁喜在央視春晚的舞台上一鳴驚人,尤其是他肚子上壓大石頭練習“氣運丹田”的畫面,感動了電視機前的觀眾。大年初一趕回家中的劉仁喜,立刻受到了村里最高級別的迎接,村支書帶領村里鄉親在村口放起了“大地紅”(鞭炮)。
劉仁喜上央視春晚並不偶然。2004年,年近50歲的他應邀參加了央視全國農民春節晚會,與著名男高音戴玉強同台演唱帕瓦羅蒂的《今夜無人入睡》;2005年9月,劉仁喜走進央視科教頻道《講述》欄目,向全國觀眾講述他不平凡的音樂人生;2008年12月,劉仁喜奪得央視《星光大道》月冠軍。他的歌聲打動了身邊人,也打動了春晚總導演郎昆,劉仁喜告訴記者:“參加《星光大道》回來,有一天我正在家弄草料,突然接到北京的電話,他說是春晚導演郎昆,對我挺感興趣的,讓我準備準備,在央視春晚上表演節目。”
接到總導演郎昆的邀約電話,劉仁喜高興地跑到自家果園放聲高歌了一曲。來到北京參與彩排時,他還時刻不忘向兩位合作的歌唱家王宏偉呂繼宏請教,反覆練習義大利語,他的認真精神再次感動了郎昆,在時間有限的春晚舞台上,導演組安排劉仁喜、馬廣福一口氣演唱了3首歌,享受到大牌明星的待遇。
熱愛唱歌的劉仁喜心中一直藏著藝術夢,如今夢想成真,他會成為職業歌手嗎?劉仁喜說:“搞文藝太辛苦,還是做個農民吧!”

藝術人生

(圖)劉仁喜唱歌唱出了名的老劉,一天也離不開他的牛。

劉仁喜要乾的活很多,他妻子說,他一時也閒不住,但在乾農活時他也口不離歌。
一位農民能夠走進中央電視台十套《講述》欄目,是很罕見的,更罕見的是這位農民不是在這裡講述他是怎樣養牛的,而是向全國電視觀眾講述他不平凡的音樂人生。是什麼原因使一位養奶牛的農民喜歡上了西方古典音樂?是什麼力量支撐他克服重重困難,走上了中央電視台的大舞台,成為響噹噹的農民歌手?帶著這些疑問,記者走進了劉仁喜的過去和現在。與歌唱家戴玉強同唱一首歌
一個身材健壯,面色黧黑的中年農民。如果說他與普通的中年農民有什麼區別的話,就是他身上有一種藝術家的氣質。他剛餵完牛,又給一群鴿子撒了幾把玉米。

(圖)劉仁喜劉仁喜的蘋果樹

2004年年底的一個黃昏,劉仁喜正在為奶牛準備“晚餐”,妻子興沖沖地從外面回到了家,她將文化部門轉來的一封掛號信遞了過來。劉仁喜接過信,沒等看完便愣在了那裡。這是中央電視台全國農民春節晚會向他發出的邀請。真正以農民歌手的身份走上全國性的大舞台,是他多年來的夢想,如今夢想成真,他竟然有些不敢相信。更令他沒有想到的是,節目要求他與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強同台演出。這並不是夢。劉仁喜走進了中央電視演播大廳,與自己崇拜的著名歌唱家同台演出了。他們同唱的是義大利歌劇《圖蘭朵》中最著名的唱段、卡拉夫的詠嘆調《今夜無人入睡》。他們的成功演唱,在晚會上博得了現場觀眾經久不息的掌聲。
節目錄製完成,劉仁喜匆匆趕回家中。除夕之夜,親戚們來了,鄰居們來了。他們聚集在劉仁喜並不算寬綽的屋子裡,與他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當詠嘆調最後的滑音部融入熱烈的掌聲時,劉仁喜獨自走到屋外,回想起自己在藝術之路上艱難跋涉的歷程,劉仁喜流下了眼淚……“小農民”的美麗追求劉仁喜在旅順這塊土地上生活了52年,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從懂事那天起,他就對歌曲有特殊的感受,因為歌曲中寄託了他太多的憧憬和希望。
國小畢業了,當時正值“三年自然災害”的困難時期,家裡無力供他繼續求學。他過早地加入了農民的隊伍。放牛、割草、幫助家裡侍弄房前屋後的小菜地,這些對一個孩子似乎太繁重了,但他並不覺得累,因為他的心中有美好的憧憬,而這一切都來自於他喜歡的歌。
十六七歲時,劉仁喜已經擔負起了家庭的生活擔子。他學過木匠、瓦匠,並且成了師傅不可或缺的好幫手。有了收入,他除了交給父母外,也積攢了一點,買了笛子、二胡。此時,唱歌對他有了新的意義,他在不自覺中開始了藝術追求。除了自己唱,他還拉上比自己小5歲的弟弟。父親不理解,說:“哪有莊戶人家整天哼哼唧唧的,糧食是種出來的,不是唱出來的。”但他不肯放棄自己的理想,決心用自己的歌喉唱出自己的美好人生。每天天不亮,他就拉著弟弟到果園裡練唱歌。
再後來,哥倆都成了家。即使成了家,每天早晨四五點鐘劉仁喜仍然隔著山牆喊上弟弟一起到果園裡練唱歌。為此,還惹得弟媳大為不滿。他告訴記者:“我總覺得唱歌已經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沒有了歌聲,仿佛生命就沒有了意義。”
工夫不負有心人。1986年,弟弟被海城歌舞團聘為正式歌唱演員,而劉仁喜則因年齡偏大而落聘。但這並沒有動搖他唱歌的信心。他相信自己是好歌手,他要把自己的歌聲獻給家鄉和父老鄉親。從“冒充”到回歸自我
喜歡上西方古典音樂,是從改革開放以後開始的。家境好了一些後,劉仁喜首先買了一架半導體收音機。一次,他在收音機里聽到了義大利著名歌唱家帕瓦羅蒂演唱的《我的太陽》,他立即被演唱者那雄渾寬厚的音域和美麗的歌聲所征服。從此他迷上了美聲唱法。他拜一位在部隊做過多年
文藝工作的同鄉為師,到區文化館向老師求教。在學習中,他逐漸找到了西方古典歌曲演唱的感覺。
劉仁喜嶄露頭角是在一個不起眼的地方。1990年前後,旅順興起了跳舞和唱卡拉 OK。一天,劉仁喜在送牛奶的途中聽到一個二層樓上有人在唱歌,便不顧還有幾戶的牛奶沒有送到,支起腳踏車來到了樓上。幾個人正在唱卡拉 OK,他們見是天天來送奶的劉仁喜,便邀他唱一首,劉仁喜頭一次用麥克風唱歌,他唱了一曲《十五的月亮》。他的歌聲引得樓下的人紛紛跑上樓來。他們驚訝了,這個送奶的農民竟然唱得這么好聽,一點兒也不比那些大歌星遜色。訊息不脛而走,劉仁喜一時間成了旅順口區的“明星”。

1995年,劉仁喜正式走上演出舞台。那年,旅順口區組織合唱團前往北京參加全國職工合唱大賽,並聘請了歌唱家滿玉華、王克儉前來輔導排練。當時在全區機關企業中選出的幾位領唱都不太理想,為難中,文化館的老師們想起了養牛的劉仁喜。果然,兩位輔導老師十分看重這個黧黑臉膛的樸實農民。於是他以“職工”的身份參加了演出。而且,就此一發不可收,他一次次地以別的身份參加演出。2001年,旅順口區的一家單位參加電視台舉辦的一個專題活動,劉仁喜被賦予的身份為“轉業幹部”。那天他演唱的曲目是《我們當兵的人》。他唱得太好、太投入了,掌聲一遍遍地響起。演唱結束,一位舉止高雅的女士走到他的面前,親切地問:“你在哪個部隊當過兵?”滿臉通紅的劉仁喜倉促間順口而出:“海城部隊。”劉仁喜告訴記者,他至今都不知道海城是否有駐軍。然而,從此劉仁喜卻結束了不能用自己真實身份演出的經歷。這位女士是節目導演,她為劉仁喜拓展了廣大的演出舞台。

劉仁喜的歌唱之路前景廣闊,但他仍然是一位農民。從1984年至今,他養牛已經養了20多個年頭,他離不開自己的奶牛,離不開生養他的這塊熱土。但他的心十分高遠。他說,他希望有一天將中國農民的歌聲送上國際大舞台,讓世界領略中國農民的風采

春晚成名

(圖)劉仁喜劉仁喜

還是一樣的燈光和序曲,不同以往的是,這一天,走進《藝術人生》演播室的四位客人,都曾站在春晚的舞台上,但他們的姓名或面孔,對於觀眾來說都算不上熟悉。
不知不覺間,春晚已經陪伴我們度過了20多年。經過了歲月的打磨,正漸漸從“明星大結集”的形式,返璞歸真到“聯歡”的本義上來。這幾年,我們常發現,熒幕上越來越多的面孔,我們不熟悉,然而,卻透著幾多親切——沒錯,因為他們來自我們,他們就是我們。
雖然劉仁喜一直感嘆著“參加過晚會後變化太多了,有三多”,但晚會過後,他還是要回到家鄉忙碌新一年的農活,果樹該修剪了,很快又到穀雨,就該種地了。在他看來,農民就是以田地為主,唱歌只是他的業餘愛好。農活不忙時,出去唱唱自娛自樂就很滿足了。
“每天4、5個小時,用大石頭壓在丹田的部位練氣”,這是劉仁喜在春晚現場透露的秘訣。在家的時候,只要想起來,劉仁喜隨時開唱,他唱《十五的月亮》,也唱《圖蘭朵》。親友聽不懂,也不理解:那么大歲數了唱歌有什麼用,趕緊養你的奶牛種你的地,這個好聽嗎?
但這是劉仁喜從小的愛好和夢想。劉仁喜的父親是讀私塾的一代人,封建思想嚴重,有一次甚至掰碎了劉仁喜練習用的笛子。夢想從此深埋了。直到42歲,生活條件也好起來了,劉仁喜決定找回小時候的夢想,正式學習唱歌。
雖然演唱已頗具專業味道,但第一次站在春晚舞台,還是免不了緊張。朱軍《藝術人生》的現場揭了劉仁喜的“底”:“哥哥求你了,就兩句詞你記住了。”直播前朱軍對劉仁喜說。春晚的時間安排都是以秒計算,並沒有隨意發揮的餘地,從彩排到直播,演唱後緊隨的採訪環節中,按照朱軍的形容,劉仁喜和馬廣福“哥倆在台上沒有一次把話說對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