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邏輯

創造邏輯是全新的對思維奧秘的解釋。提出虛(空)概念、虛判斷、虛推理、和假說,構成完備的體系。這是個內涵的邏輯,而形式邏輯、數理邏輯是外延邏輯。

目錄 上篇 創造邏輯概論
第一章 概論
一、什麼是創造思維活動 二、什麼是創造邏輯 三、創造思維過程
第二章 創造思維規律
一、系統組合律 二、形式組合律 三、形式組合律的形式化 四、創造思維規律的特點 五、創造思維規律的可行性 六、創造思維規律的客觀基礎
第三章 概念
一、概念的概述 二、虛概念的內涵及外延 三、虛概念內涵的形式化 四、虛概念的可行性 第四章 判斷 一、判斷的概述 二、虛判斷表述的內容與形式
第五章 推理和假說
一、推理和假說的概述 二、虛推理的基本邏輯模式 三、假說的創建 四、虛推理和假說的可行性
第六章 創造思維形成方法
一、創造思維方法的概述 二、問題的發現 三、夢和幻想 四、想像和聯想 五、理想化和理想實驗 六、模仿和聯繫 七、類移和直覺八、發散和收斂 九、歸納和演繹
下篇 宇宙創造史 一、導言 二、哲學創造史 三、物理創造史 四、創造宇宙 附錄:中國宇宙創造史

基本概念
形式邏輯只是反映思維的規定.創造邏輯的組合律才是思維活動的規律.
創造邏輯是研究思維創造的特點、規律和形式的學科。
創造邏輯中,思維創造具有全新性、任意性和可行性三個特點。
全新性是指思維創造的結果在人類認識(觀察)範圍內是第一次的。任意性是指思維創造活動是無限制的,不受任何規律的束縛,想什麼就是什麼。可行性是指思維創造如果要具有一定意義,就必須依靠一定的條件,受一定的限制。
由思維創造的特點可以看出思維創造就是違背思維同一律,違背思維活動中的同一;這種違背當然有絕對和相對的差別。這種違背同一的思維活動表現在思維組合律中。同一律的客觀基礎是事物的重複性,如眾多同一性質的原子、光子,眾多同一性質的人,眾多同一性質的星系。
創造思維的規律是思維組合律。
組合律的客觀基礎是事物的變化性。一個原子加上一個原子就與原來一個原子不一樣,首先,它是兩個原子,而不是一個原子;其次,它倆化合後還表現出不同的性質。眾多同一的原子組合成為人,人和原子更不一樣,星系和人同樣不一樣。在這裡,我們是用客觀已存在的例子,如果發揮一下創造的任意性,原子是不是組成外星人的元素呢?電子上有沒有智慧生物呢?河外星系外有沒有星系呢?星系外的外面?外面的外面的外面?……什麼是無限?這就是無限,一種無限制的思維組合方式“1+1”。
思維組合律不論思維創造的可行性,可表現為形式化的規律。設A、B是兩元素或性質或事物,總之是一切可表達的東西,這就看你的想像力(創造力)了。“+”、“—”、“┐”為三種組合方式;如果什麼方式都沒有也行,但我們不能什麼也不說;不表達什麼也沒有,那真的什麼也沒有了,不用說。儘管這也是一種表達,就象維根斯坦的哲學在討論了半天后只有沉默一樣。所以還是要依賴一定的符號表達。
“+”表示將元素加在一起。“—”表示把元素減去一部分。“┐”表示否定元素。組合律的形式化表示為:A+B=C A—B=D ┐A=E
C、D、E為組合得到的元素或事物,也就是說對任何事物,你在大腦中可以任意地把它們放在一起或從中拋棄一部分或否定它。你可以偷看楊貴妃洗澡;你可以是凱撒大帝的爸爸;你可以坐在原子核上研究針尖上能裝幾個宇宙;觀察電子云花園中的玫瑰花長刺沒有;你可以說┐A=A;無堅不摧的矛刺不穿那弱不經風的盾。你愛怎樣說就怎樣說,愛怎么想就怎么想,這就是思維組合律。在這種夢幻中,你可以象牛頓一樣蘋果砸了頭而發現萬有引力,乘上愛因斯坦的光子火車提出時間、空間是一家人,坐上升降機體會纜繩斷了後的等效原理。
可以看出,思維組合律表現在語言上就是組合詞句,語言的強大生命力以組合律為最大動力。語言的一維表達方式,是組合律最基本、最簡單的表現方式;幾個詞排在一起就可以把天堂上帝、海洋高山、無限小的粒子、上百億光年遠的類星體組合在一起。自然的組合,最複雜的表現可能是宇宙或人。人類最複雜的組合代表可能是“阿波羅登月計畫”和“信息高速公路”或人類社會本身。
思維創造形式是虛概念、虛判斷、虛推理和假說。
反映人的思維活動的詞就是概念。如果根據的外延不為零即概念在人類認識範圍內有外界對應物,我稱之為實概念。如人、山、海、太陽、類星體、“阿波羅登月計畫”。如果概念的外延為零即無對應物稱之為虛概念。如上帝、永動機、月球基地。
很顯然,實概念是通過我們的觀察、認識,在思維中抽象構成的概念。(抽象也是一種思維組合方法,因為它也可能得出虛概念或假概念。虛概念是未證實證偽或不能證實證偽的概念。假概念是被證偽的概念,如以太、燃素。實概念是證實了的概念。)虛概念則是通過思維組合而構成,思維創造在這裡得到體現。靈魂就是玩弄虛概念。
人在認識了實概念之後,發現我們所處的世界並不是我們想怎樣就怎樣,也就難以達到人類企圖控制世界之目的;於是,為了克服實概念這個缺點,就在大腦中主觀地組合概念,以滿足自己的需求。在這種組合中,由於人腦的結構特點使它具有任意性,可以根本不受外部世界規律的限制;人的自由在這裡才是最充分的,可以說是絕對的體現,也才有可能產生全能、全智、博愛的上帝,並產生“上帝能不能製造出他舉不動的石頭”的問題。人類是不是想把自己變成上帝呢?
對概念的組合主要是對概念的內涵進行組合,概念內涵的增減和否定就可以構成虛概念,如月球城就是在月球上建造的城市,神話中的月宮也是這樣構成的。虛概念就其外延為零來說也可以說是假概念,但它是未證明或不能證明的概念;它與被證明為假的概念不一樣,因為虛概念是一種有待於轉化為實概念或假概念的概念。組合虛概念的目的最重要的是在客觀中實現它,使概念的外延從空集轉化為非空集,使主觀創造物轉化為客觀創造物。
虛概念的可行性有主觀可行性和客觀可行性之分。判定虛概念的主觀可行性可以說人皆不同,因人而異。如“宇宙”這個概念有人說是無限,有人說是有限,就現代宇宙來說都沒有得到證明(但偏向於有限)。而在文學藝術、宗教信仰中更是每個人都可有不同的觀點和看法。相對統一的是客觀可行性,它主要在科學領域中發揮作用。
虛概念可分為可轉化的虛概念和不可轉化的虛概念。可轉化虛概念在人類社會中價值可能高一些。它們在某一時期里是反映主觀創造物的虛概念,在一定條件下,可轉化為客觀創造物。如“信息高速公路”、月球城、星際移民。其特點是人——創造主體根據已掌握的客觀規律進行的有限制的思維組合得出的虛概念。可轉化虛概念的實現改變了人類生活的環境,使現代人基本上生活在客觀創造物之中。
不可轉化虛概念表現在將事物的屬性(內涵)絕對化、無限化,使組合屬性對立不相容,違背已知客觀規律。它們只能存在大腦中,在書本上、模型上得到一些符號的組合,如上帝、永動機、無限的宇宙。不能轉化不是沒有意義,甚至有很大的意義,靈魂在這裡找到安家立業之地
虛概念組合時遵循的客觀性愈強愈易轉化。由虛概念轉化來的實概念與認識過程中產生的實概念是不完全相同的。認識的實概念是對我們所處世界的反映,人作為認識主體是被動的。轉化的實概念是反映客觀創造物,具有被人控制的特徵;人在這裡是主人,是創造主體,是上帝——一個有限制的“上帝”。人對客觀創造物的控制不是絕對的,是相對的;是在某一層次上的創造,自然消亡更是不可逆轉。只有上帝才能絕對控制世界,所以他是人類的夢。從這個角度來說人的主觀世界才是人絕對控制的世界、絕對自由的世界,一個自足的世界。
要闡明虛概念的內涵必須組合虛判斷。虛判斷是對思維活動的描述。實判斷則是對客觀對象的陳述,是證明了的判斷;證實的判斷是真判斷,證偽的判斷是假判斷。虛判斷在語言上可用陳述句、疑問句、感嘆句、祈使句來表達;你怎樣思維,就怎樣用語句來描述,這就是虛判斷。它甚至可以不用詞句,當然任何符號的組合,最終還是需要用語言來交流,來相互理解。
虛判斷同樣也是向實判斷轉化的。如對“人是怎樣形成的?”這個疑問虛判斷的解答,從古至今一直沒有停止過。女媧造人、上帝創世說、生物進化論、遺傳突變論都是對這個疑問的解答。不論理論假說,還是神話傳說都是將“人是怎樣形成的?”這個疑問句轉化為陳述句,如“人是上帝創造的”,“人是從古猿進化來的”。
在創造思維中,如果想得到可行的、有意義的判斷,就必須組合有前提的虛推理,以構成新判斷。創造思維的任意性使虛推理的結構形式多種多樣,是任意的。演繹推理在前提真的情況下,結論必真,稱之為實推理。而如幻想、想像、類移(類比)、歸納等稱為虛推理,即這些推理形式在前提真的情況下不能保證結論也真。
虛推理研究從幾個判斷組合新判斷,從已知的判斷組合全新、可行的判斷。在嚴格同一律的要求下,三段論式是不能進行創造的。虛推理則不依據形式邏輯中的條件要求各個推理前提。虛推理遵循同一律,但這種同一是一種任意的同一,是相對的同一,一種拋棄演繹要求的同一。如“蘇東坡的詞沒有景德鎮的瓷好。”它的同一就是“詞”與“瓷”同音。可以看出,思維任意性是創造之源,在無限的任意中尋找有限的同一就是創造。那么在這裡強調任意是不是在任意限制任意呢?這是同一律的悖論,在組合律中是可包容的。
各種類型推理的組合就構成了假說。它全面、系統的反映人所創造的主觀創造物。一個假說的完成標誌一個創造思維的完成。概括創造思維最高成就的是虛概念,虛概念濃縮地概括了假說的整個內容。根據條件不同,假說表現為神話傳說、文學藝術、科學假說、科學理論等等。
在人類長期的創造活動中,創造主體為了減少在組合中的盲目性,構成了許多行之有效的典型的虛推理——創造思維方法。創造思維方法主要有:夢和幻想、想像和聯想、理想化和理想實驗、模仿和聯繫、類移和直覺、發散和收斂、歸納和演繹,以上除演繹外都是虛推理。這種排列基本上按可行性大小來排列;夢中組合的事物可行性最小,歸納組合的可行性最大,演繹在這裡的作用是根據假說組合的結論演繹個別判斷,用以證明結論的真假。創造思維方法是創造推理的主要和典型的形式,是組合律在創造思維中的具體表現。它具有在一定時期里相對穩定的特點,可以重複運用,並有滿意的結果;還有普遍性,即在人類社會各個領域都會用到創造思維方法。
綜上面所述,可以總結出一個創造主體認識和創造過程的流程圖:
認識 組合 實現

外界事物——————→實概念——————→主觀創造物——————→客觀創造物
(虛概念)
人腦
人類思維、能動性在創造思維中得到真正的體現,人的精神意識也只有在創造性思維中得到全面的表現,人與動物的區別正在這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