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雞焉用牛刀

割雞焉用牛刀

割雞焉用牛刀,殺只雞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辦小事情用不著花大氣力。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詞 目 割雞焉用牛刀
發 音 gē jī yān yòng niú dāo
釋 義 殺只雞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辦小事情用不著花大氣力。
出 處 《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
原 文:子之武城(1),聞弦歌(2)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選自《論語·第十七章·陽貨篇》
翻 譯:孔子到武城,聽見彈琴唱歌的聲音。孔子微笑著說:“殺雞何必用宰牛的刀呢?”子游回答說:“以前我聽先生說過,‘君子學習了禮樂就能愛人,小人學習了禮樂就容易指使。’”孔子說:“學生們,言偃的話是對的。我剛才說的話,只是開個玩笑而已。”

示例

示 例 “~”?不勞溫侯親往,吾斬眾諸侯首級,如探囊取物耳。(·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回)
用法:作賓語、分句;指不值得小題大做
英文:why make unnessarily great efforts to do trivial things as using a butcher's ox-cleaver to kill a chicken
謂處理小事何用禮樂。後用以喻做小事情不值得用大的力量。雞,也寫作“雞”。

典故

語見《·司馬遷·史記·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傳第七》:“子游既已受業,為武城宰。孔子過,聞弦歌之聲。孔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曰:‘昔者偃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孔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翻譯:子游已經學成,成為武城官吏。孔子經過(武城),聽見彈琴唱歌的聲音。孔子微笑道:“殺雞為什麼用殺牛的刀?”子游說:“從前我(子游名偃)聽老師您說,君子學習禮樂就會博愛他人,小人學習禮樂就容易使喚了。”孔子說:“學生們,子游的話很對。(我)前面的話和他開個玩笑罷了。”
·陳仲琳·封神演義·第四十回》:“太師用兵多年,如今為何顛倒!料西歧不過是姜尚黃飛虎等,割雞焉用牛刀?”
春秋時,孔子之徒子游,在魯國武城作官。依夫子之教,以禮樂教化百姓。孔子達武城時,耳聞處處皆彈琴唱歌之聲,便笑向子游曰:“割雞焉用牛刀!”按孔子之意,即治此小城,何用此隆重之禮樂! 子游曰:“吾嘗聞夫子曰:‘君子學禮樂,則有涵養之心,能愛他人;常人學禮樂,則知謹守法度,易於使喚。’”孔子曰:“諸位學子,子游之言是也。方才之言,僅戲說耳。”
亦作“殺雞焉用牛刀”。《元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八十五回》:“常言道:‘殺雞焉用牛刀。’那裡消得正統軍自去。只賀某聊施小計,教這一夥蠻子,死無葬身之地!”
亦作“牛刀割雞”。《·朱熹·答蔡季通》:“鏇運只是勞心之所致,小試參同之萬一,當如‘牛刀割雞’也。”
割雞焉用牛刀”。原指殺雞毋需用宰牛之刀。後喻不必小題大做或大材小用,常用此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