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溝村

前溝村

前溝村,地名,位於鎮政府駐地東南8.2公里,東臨鐵山鎮苗家村,西臨該鎮滕家村,南臨鐵山鎮王家溝村,北臨該鎮金溝村。

基本信息

前溝村地理位置
1、山東省青島市膠南市寶山鎮前溝村 地理位置

寶山鎮前溝村隸屬於山東省膠南市寶山鎮,位於鎮政府駐地東南8.2公里,東臨鐵山鎮苗家村,西臨該鎮滕家村,南臨鐵山鎮王家溝村,北臨該鎮金溝村

名稱溯源

據傳,清初於、周、宋等姓從文登縣大水泊及附近後庵子溝(金溝)遷來立村,因坐落後庵子溝南,故名前庵子溝,解放後簡稱前溝。 

人口耕地

該村總土地面積2557畝,2005年有315戶,987口人,共有13姓,由宋、王、鄧、徐、張、崔、薛、孟、李、於、周、付、肖等姓組成。 

經濟概況

前溝村以農為主,人均土地2畝多,土地資源豐富。該瞄準了市場的走向,抓住了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種植結構大力調整,促進了村經濟的發展。 

文明建設

隨著經濟的發展,村莊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也得到了全面發展。到2005年,進村路與村內主要街道進行了整修。該村多年沒有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村民的法律意識不斷增強,素質不斷提高。該村全面推行了農村養老保險工作,對獨生子女戶由集體統一繳納備用保金,同時廣泛開展了評選“五好家庭”、“十星級文明戶”等活動。 

獲得榮譽

該村被鎮黨委政府授予“五個好黨支部”.“社會主義文明村莊”.“經濟建設先進村”等榮譽稱號。

2、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六合鄉前溝村 村莊概況
六合鄉前溝村地理位置
 六合鄉前溝村位於河口區南部,鄉政府駐地西南側3公里處。南與梅家村相連,北與後溝村接壤,東與荊家村鄰近,西與九龍村隔草橋溝相望。南北長300米,東西寬500米,占地225畝,耕地2100畝。 
人口數據

據第五次人口普查顯示:前溝村總人口數為412人,其中男203人,女209人。 

村名由來

1856年前此處為一片荒窪。清朝鹹豐六年(1856年)利津縣汀河村劉德吉、蓋家莊陳明坤來此開荒種地。繼後高洪前、高洪彬兄弟,陳茂官、陳茂賞兄弟,劉思恭、劉思儉等農戶紛紛攜妻小遷入此地。後來同宗親友也陸續遷來,逐漸發展成村落,名為“前潮道溝子”。迄今已有150年有歷史。
1941年解放後,簡稱“前溝”村(大隊),原曾隸屬過利津、墾利、霑化三縣。1983年東營市成立,劃歸河口區。1991年河口區人民政府命該村村莊名稱為“前溝村”。 

農業發展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村黨支部帶領民眾認真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一系列方針政策,1980年底推行“家庭聯產承包制”,1980年底全村土地承包到戶,結束了“生產靠隊長指揮,社員憑工分吃飯”的歷史,實現了土地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確立了農民自主經營的主體地位,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該村距海較近土地鹽鹼,人民生活曾一度窮困,河口區成立後,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前溝村先後開發稻田,隨著水源缺乏,稻田改為台田,集體收入不斷增加,農民收入由1984年人均800元增加到2006年的4700元。 

生活變化

自古以來,該村照明一直使用煤油燈或蠟燭。每到夜晚,村莊一片黑暗。村兩委積極籌措資金3萬元,於1985年5月,樹桿架線通了電。村民迎來了點燈不用油的光明時代。1996年戶戶都有了電視機,2003年10月,市政協幫扶工作組,幫助全村安裝了閉路電線,家家看上了清晰的閉路電視。從1992年春村委辦公室安上第一部電話開始,2005年家家都有了電話或手機。1992年春季,投資2萬元安裝了自來水管,從此村民飲用上了乾淨的自來水,結束了村民用戶挑水喝的歷史。2004年在市政協幫扶工作組的援助下,投資12萬元,修建高標準的沼氣池30個。1992年全村通柏油路,實現了全鄉村村通公路。

3、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隆都鎮前溝村

前溝村下轄前溝、後蔡、溝土乾、仙地頭4個經聯社,總人口5678人,耕地面積1969畝,2003年,工農業總產值5675元,人平收入2920元。前溝。又名團湖,南為韓江支流南溪,因與後溝村一溝之隔,村居溝前,故名。且村中一池塘,波平如鏡,景勝名湖,故有團湖之稱。耕地1289畝,沙質土。種水稻、 花主、甘蔗、香蕉等。
後蔡。位於隆都鎮最南端,與蓮下、上華兩鎮一溪之隔,南溪橋在其左側。村落始創於明嘉靖年間(1522—1566)相傳這裡聚居有十八處,前蔡、後蔡兩村以姓命名,後因前蔡人煙稀少併入後蔡。耕地231畝,沙質上。種水稻、番善、花生、甘蔗。並利用堤圍、洲國種植水果。
溝土乾 。是隆都鎮南端村落之一,村落始於宋朝末年(1271—1279)。因該村前面有以“溝”字命名的村莊,其住宅處於村莊之旁他 故名。人口845人。建築多為平房三合土結構,呈塊狀。耕地380畝,沙質上。種水稻、花生、番薯。
仙地頭。村落始創於明正得十一年(1516年),原名朱池,後在村頭建造“水仙宮”一座,取“仙地有長壽安樂”之意,“頭”是指方位,故名。人口855人。建築多為平房三合土結構,呈塊狀。耕地389畝,屬沙壤。種水稻、花生、生樹等。 該村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是中國共產黨地下活動地區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