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徒倒戈

前徒倒戈:指前面的部隊投降敵方,反過來打自己人。說的是公元前十一世紀商朝末年商軍前陣的奴隸兵突然掉轉戈頭,發動了陣前起義導致商紂王自焚而死,周軍進占朝歌,商朝就此滅亡了。

基本信息

成語

前徒倒戈

發音

qián tú dǎo gē

解釋

前面的部隊投降敵方,反過來打自己人。

出處

《尚書·武成》:“會於牧野,罔有敵於我師,前徒倒戈,攻於後以北,血流漂杵。”

典故

前徒倒戈說的是公元前十一世紀商朝末年的一次奴隸起義。這件事發生在“武王伐紂”的戰爭中。
在商朝最後一個國王商紂王統治時期,屬國周的首領武士(姬發),率領兵車三百輛,虎賁三乾人,甲土四萬五千人,聯合了許多方國和部落,東進伐紂。商紂王聞訊非常驚慌。這時商朝的主要兵力正在東南戰場全力征伐東夷,一時調不問來。於是,他把大批奴隸和從東南夷捉來的大批戰俘武裝起來,開赴前線。兩軍在離朝歌七十里的牧野(今河南汲縣)擺開了戰場。
商紂王把出奴隸組成的大軍擺在前面,要他們與周的軍隊先戰,把“正規軍”擺在後面督戰。可是兩軍剛一接觸,商軍前陣的奴隸兵突然掉轉戈頭,發動了陣前起義。商軍頓時大亂。周武王指揮周軍乘勢前進,幾十萬商學士崩瓦解。商紂王自焚而死。周軍進占朝歌,商朝就此滅亡了。這就是歷史上所說的“牧野之戰”。

相關條目

同室操戈

相煎何急

自相殘殺

兄弟相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