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肉瘤

前列腺肉瘤

前列腺肉瘤(sarcoma of prostate)臨床少見,包括橫紋肌肉瘤平滑肌肉瘤纖維肉瘤梭形細胞肉瘤脂肪肉瘤、神經源性肉瘤、淋巴肉瘤黏液肉瘤、血管肉瘤、軟骨肉瘤等,其中以橫紋肌肉瘤多見。

基本信息

流行病學

(圖)前列腺肉瘤前列腺肉瘤

前列腺肉瘤極少見1829年Stafford首先報導本病國內曹晨濤於1930年首先報導1例任何年齡均可發病,但好發於青年人,約30%發生於10歲以內,75%發生於40歲以內。Lowsley等1934年報導135例28例在7歲以下22例超過60歲Stirling及Ash 1939年報導35例,50%發生於10歲以內。1957年Compbell收集225例,半數以上是在10歲以內。美國統計報導的前列腺惡性腫瘤死亡中肉瘤僅占0.09%。西方已開發國家前列腺肉瘤占前列腺惡性腫瘤的0.1%~0.3%,

中國為2.7%~7.5%這種顯著差異可能與西方國家前列腺癌發病率高,而國內前列腺癌發病率低有關前列腺肉瘤比前列腺癌發生早,預後不良。

病因

(圖)前列腺肉瘤前列腺肉瘤

前列腺肉瘤起源於生殖束之中胚層,包括午非氏管及苗勒管之終末部分,並可從尿生殖竇之環肌層而來。其病因可能與胚胎髮生、發育畸形前列腺炎和會陰部創傷有關但激發因素以何者為主迄今尚未闡明。

放射引發的惡性腫瘤現象在Frieben 1902年第一次報導和Perthes 1904年的報導後已被詳細描述。1922年Beck首先描述放療引發肉瘤。文獻報導放療引發的肉瘤主要發生於骨、胸壁、子宮乳房腹膜後肝、縱隔、骨盆血、肌肉甲狀腺、甲狀旁腺組織肺和胃Michael Scully報導1例前列腺癌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TURP術後125碘(125Ⅰ)植入放射治療後8年發現前列腺肉瘤另有文獻報導兩個進行了前列腺癌局部放療的病人有肉瘤樣改變放療可能是引起前列腺肉瘤的一種誘因。

發病機制

(圖)前列腺肉瘤前列腺肉瘤

前列腺肉瘤起源於生殖束中胚層組織,病理結構形態各異,生物學行為大致相似是一種極度惡性的腫瘤根據細胞形態學,前列腺肉瘤病理上最常見為圓細胞和梭狀細胞肉瘤。圓細胞肉瘤血管豐富常呈蜂窩狀囊性病變,生長迅速。梭狀細胞肉瘤多見於兒童,向周圍浸潤迅速充滿盆腔並可向會陰部膨出。前列腺肉瘤常見的3種類型是橫紋肌肉瘤平滑肌肉瘤和纖維肉瘤。網狀細胞淋巴肉瘤血管肉瘤惡性組織細胞瘤很少見。

Lowsley將前列腺肉瘤的病理分為3類:①肌肉瘤(myosarcoma):橫紋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②梭形細胞肉瘤(fusocellular sarcoma)包括纖維肉瘤(fibrosarcoma)和梭形細胞肉瘤(fusocellular sarcoma);③其他肉瘤:黏液肉瘤脂肪肉瘤骨肉瘤神經源性肉瘤等

Paul總結了22例前列腺特定間質中肉瘤及相關增生性病變的臨床病理研究結果在隨訪期內4例發展為前列腺肉瘤,他據此提出相關增生性病變可能為前列腺肉瘤前期病變。肉瘤及相關的特定間質區增生病損很少見,只有少數個案報導結果採用很多不同的詞來描述這些病變,如“分葉狀肉瘤”,“不典型肉瘤樣增生”,“不典型纖維組織增生”,“前列腺間質上皮樣肉瘤”等等為了更好地確定這些病變在組織學上的特點,將其分為不能確定惡性的肉瘤樣增生(PSPUMP)及前列腺間質肉瘤(PSS)。

另有文獻報導少見的前列腺癌肉瘤Mayo Clinics總結了美國近50年的病理資料僅發現21例前列腺癌肉瘤分為2種,一種以腺癌成分為主一種以肉瘤成分為主肉瘤的組織學類型包括:骨肉瘤,平滑肌肉瘤,纖維肉瘤,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橫紋肌肉瘤等。

1.不能確定惡性的前列腺間質增生的病理特徵 PSPUMP均可見間質範圍擴大根據細胞級別間質細胞不典型性及非腫瘤胞體成分可將PSPUMP分為4種病理類型。

第1類:最常見形式,以間質細胞增生為特徵,表現為細胞不典型性增生並伴有良性前列腺腺體。間質細胞有圓的飽滿的及梭形的,核仁胞質對比清晰。不典型細胞核增大呈多形性,偶有多核,核仁突出相關的非腫瘤前列腺組織病理表現與正常非病變的腺體無顯著差異。

第2類:與第1類相似只是無細胞學上的不典型細胞出現,而以間質細胞增多為特徵非腫瘤的腺體成分不明顯。

第3類:與乳腺癌分葉狀腫瘤相似,間質增多並伴有非腫瘤性腺體成分有不同程度增生不典型細胞與第1類相似,腺體成分似上皮線狀,與乳癌中分葉狀腫瘤相似,有不同程度增生出現。

第4類:過多的間質增生沒有腺體成分,間質細胞與其他形式的細胞一樣但沒有不典型細胞。

2.前列腺間質肉瘤病理特徵 PSS細胞形態各異,可為圓的飽滿的、梭形的與PSPUMP相似但有更高的病理級別核染色質增多腫瘤細胞通常成層分布,可呈瀰漫性被單狀或短的簇狀。

3.前列腺橫紋肌肉瘤的病理特徵及分類

(1)胚胎性橫紋肌肉瘤:主要發生於10歲以下的嬰幼兒和兒童,約占兒童肉瘤的50%~60%,形態學上表現為胚胎期7~10周的骨骼肌形態。組織學所見細胞稀少呈疏鬆的編織狀排列間質黏液變性易見;橫紋肌母細胞散在分布;分化差的區域由小而圓或卵圓的細胞組成核濃染胞質少而界限不清;分化好的區域可有橫紋肌母細胞形成胞質紅染,部分細胞胞質內可有橫紋;部分病例可有不成熟的軟骨或骨組織形成。其中葡萄狀肉瘤指的是多倍體性胚胎性橫紋肌肉瘤,外觀呈葡萄狀物突出到空腔組織,前列腺橫紋肌肉瘤為實體腫塊,而非葡萄狀物。

(2)血管性(腺泡狀)橫紋肌肉瘤:常見於10~25歲青少年。表現為胚胎10~12周左右骨骼肌形態,由低分化的圓形或卵圓形細胞組成,有不規則的腺泡腔在腺泡腔中偶見分化較高的橫紋肌母細胞和多核巨細胞通常轉移至附近淋巴結,預後差。

(3)多形性橫紋肌肉瘤:多見於成年人鏡下瘤細胞異型性明顯可出現多種形態怪異的橫紋肌母細胞胞質豐富紅染可見縱紋、橫紋,核分裂象多見。

4.前列腺平滑肌肉瘤 多發生於中老年人,惡性度低。瘤細胞呈輕重不等的異型性核分裂象的多少對判斷其惡性程度有重要意義。惡性程度高者術後易復發,可經血行轉移至肺、肝及其他器官

5.前列腺纖維肉瘤 分化好的瘤細胞多呈梭形與纖維瘤有些相似分化差的則有明顯的異型性分化差者生長快易發生轉移

6.前列腺血管肉瘤 非常罕見起源於間充質的惡性腫瘤由血管內皮細胞分化而來1889年由Matthias首先描述腫瘤由拉長的梭形巨核飽滿的多形性細胞組成。細胞核多樣性明顯,呈單核或多核。由小而緻密的核到大而具有空泡的核多種形態,細胞核具有成群的染色質。細胞間質豐富細胞排列成緊密的序列,惡性細胞中很少見有成形的血管結構抗原相關Ⅷ因子免疫組化染色常呈陽性,可起到診斷作用,有助於分類。

7.前列腺癌肉瘤 是最近用來描述有癌樣或肉瘤樣成分雙期生長的腫瘤依據光鏡、免疫組化電鏡特點進行分型如下:

Ⅰ型:光鏡表現能證實癌樣或肉瘤樣區域,而且肉瘤樣區域能通過免疫組化和電鏡證明上皮樣分化。

Ⅱ型:光鏡檢查提示有肉瘤樣組織,但免疫組化或電鏡檢查可以解釋癌樣區別。

Ⅲ型:光鏡檢查顯示癌樣和肉瘤不同,但是肉瘤樣病變分化非常差以至於上皮分化不能被特殊檢查證實。

癌肉瘤的特點是上皮成分的缺損和腺癌的病史前列腺癌肉瘤病理診斷有時較困難,在成年患者與前列腺肉瘤樣腺癌更難鑑別。前列腺癌要求去勢治療而對於前列腺肉瘤去勢有害無益因此明確的病理診斷極為重要。最好能結合光鏡、電鏡和免疫組化綜合判斷。

其免疫組化檢測指標有以下幾類:

(1)間葉組織腫瘤標記物:①波形蛋白(vimentin):52~58ku的胞質蛋白分布於間葉細胞及其起源的腫瘤內因上皮細胞及其腫瘤不含此蛋白所以是正常間葉細胞及其腫瘤的特異標誌物②肌紅蛋白(myoglobin):17.8ku的胞質蛋白存在於正常橫紋肌組織中是橫紋肌肉瘤的特異標誌物。一般來說,正常萎縮和退變的橫紋肌和心肌以及所有類型的橫紋肌肉瘤均可見肌紅蛋白陽性表達③結蛋白(desmin):50~55ku的細胞質蛋白,常定位於成人骨骼肌的Z區心肌的插入區和內臟平滑肌的胞質,後者多呈瀰漫性分布在子宮、皮膚胃腸道及其他部位的平滑肌腫瘤中均呈陽性反應,在胚胎或成人橫紋肌或平滑肌細胞及其腫瘤中均可表達。

波形蛋白、肌紅蛋白、結蛋白是前列腺肉瘤重要的組織標誌物有文獻報導,一組62例橫紋肌肉瘤中58例結蛋白抗體anti-desmin陽性染色是橫紋肌肉瘤最敏感的標誌物。

(2)神經和內分泌細胞標記物:即S100蛋白。1965年Moor從牛腦溶液中分離出來一種高度酸性鈣結合蛋白,分子量為21ku是神經系統特異性蛋白,即S100蛋白它存在於膠原細胞和施萬細胞及其腫瘤中在前列腺軟骨肉瘤中可見陽性表達

(3)上皮腫瘤標誌物:①上皮膜抗原(EMA):是上皮細胞分泌的一種乳脂小球膜糖蛋白,廣泛存在於各種上皮細胞及其腫瘤組織中也存在於間皮細胞、漿細胞組織細胞和T細胞淋巴癌中,尤其是分化較差的癌EMA有時可呈強陽性表達。EMA可作為上皮源性腫瘤常用標誌物。②前列腺特異抗原。③前列腺酸性磷酸酶。④角蛋白。

前列腺肉瘤前列腺肉瘤

上述4種上皮源性標誌物在前列腺肉瘤組織中表達陰性在腺癌成分中呈陽性反應有利於鑑別診斷。

前列腺肉瘤生長迅速體積較大很少在5cm以內,最大直徑可為20cm,可填滿整個骨盆腔1951年Kawaichi及Cooper報導一例平滑肌肉瘤重量超過3kg腫瘤外觀與其他組織肉瘤無異。腫瘤常環繞膀胱頸部,易發生完全性尿瀦留如朝向會陰或直腸可引起排便障礙。巨大者可壓迫下端輸尿管引起腎輸尿管積水侵犯骨盆可引起溶骨性破壞早期引起血管淋巴浸潤,產生局部淋巴轉移通過血行可轉移至肺、肝、骨骼等。75%病變可局部擴展至尿道膀胱精囊等。

分期:

Ghavimi根據腫瘤範圍及是否能切除分為4期,對治療和預後也有一定意義

Ⅰ期:腫瘤局限,能完全切除,區域淋巴結陰性。

ⅠA:切緣鏡檢陰性

ⅠB:切緣鏡檢陽性

Ⅱ期:腫瘤浸潤到鄰近組織,不能完全切除,而區域淋巴結鏡檢陰性。

Ⅲ期:腫瘤擴散到鄰近組織,不能完全切除,區域淋巴結鏡檢陽性

Ⅳ期:遠處轉移

前列腺炎導致不育的原因

1、前列腺液數量:男子每次射精的精液量為2-5毫升,少於或多於這個量都會導致不育。而慢性前列腺炎通常會使前列腺液增加,進而使精液總量超過正常值,導致單位精液中的精子數減少。另一種情況剛好相反,當前列腺液嚴重不足時精液量達不到正常值。以上兩方面都會嚴重影響精子與卵子的結合,導致不育。
2、前列腺液液化因子:前列腺液中的液化因子是調節精液粘稠度的物質。前列腺有炎症時,液化因子被破壞,精液的粘稠度增加,精子活動能力受阻,無法與卵子結合。
3、前列腺液酸鹼度:正常前列腺液偏鹼性,所以正常精液也是偏鹼性的。前列腺有炎症時,前列腺中有時酸性物質增加,有時鹼性物質增加,使精液酸鹼度無法保持在正常的範圍內,從而使精子失去活力。
4、前列腺液質量:正常前列腺液內酸鹼度為6.5,當炎症後,上升為7~8,同時鋅、檸檬酸含量減少,鋅含量的減少,使酶活性減少,從而影響精子代謝及運動,導致不育。

病理表現

前列腺肉瘤好發於兒童。兒童前列腺肉瘤體積甚大,常包圍膀胱頸部,甚至充滿整個盆腔。由於肉瘤生長迅速,瘤體可發生出血壞死或退行性變。瘤體外觀多呈橢圓形,質地柔韌。如發生於老年人,則瘤體質地較硬。
在顯微鏡下觀察,橫紋肌肉瘤可有不同細胞類型。細胞呈小圓形,也可體積較大,具有橫紋和邊緣性空泡。細胞亦可呈長形,含有縱行排列的細胞核。瘤體內常有粘液性水腫和分化不良的細胞,核分裂活躍。平滑肌肉瘤的細胞呈長形,有鈍端的核。

臨床表現

本病早期不出現症狀,當症狀出現時腫瘤已相當大。一般早期症狀是膀胱頸部梗阻,腫瘤壓迫膀胱底或侵及尿道可影響排尿,表現為尿頻尿痛及排尿困難,肉眼血尿較少見嚴重時壓迫直腸引起排便困難。晚期症狀為疼痛,明顯消瘦貧血及惡病質容易轉移至肺肝骨。

診斷

(圖)CT掃描CT掃描

兒童或40歲以下有排尿困難,尤其合併明顯便秘肛指觸及無痛的前列腺腫塊,有囊性波動感膀胱容量縮小,膀胱鏡下見頸部外壓性腫塊造影見膀胱頸巨大充盈缺損和尿道移位變形盆腔B超及CT都有診斷價值,穿刺活檢可獲病理確定診斷。

鑑別診斷:

1.前列腺囊腫 存在尿頻尿急排尿困難等症狀;直腸指檢前列腺增大有囊性感;但穿刺時可抽出囊液;B型超聲檢查有圓形或橢圓形的透聲區,邊界整齊。

2.前列腺膿腫 尿頻尿急、排尿不暢排便痛等症狀相似,但是全身症狀明顯,如發熱、寒戰等。直腸指檢前列腺壓痛明顯;前列腺液鏡檢有較多膿細胞培養可發現致病菌B型超聲檢查前列腺內出現邊界不整齊的透聲區或內部低回聲區,穿刺可獲膿液。

3.精囊腫瘤 精囊惡性腫瘤少見主要為腺癌發病年齡為24~90歲平均62歲,40%在40歲以前發病症狀有血精排尿中有稠厚膠樣物、間歇性血尿尿頻及排尿困難等直腸指診在前列腺上方觸及不規則硬塊與前列腺融合而分界不清。靜脈尿路造影顯示一側或雙側輸尿管梗阻膀胱鏡檢見三角區或頸部抬起。精囊造影時可見精囊阻塞、變形或充盈缺損正常精囊B超縱切面圖,在膀胱後方兩側呈牛角形低回聲尖向上底與前列腺相接,內部有條狀回聲,隱約把精囊分隔,橫切面見膀胱後方兩側圓形低回聲區。精囊腫瘤超聲圖像表現為精囊增大增厚形態失常,內部條狀回聲消失或因癌腫堵塞精囊的排出通路精囊淤積形態增大CT及磁共振成像顯示精囊區占位病變,並可顯示腫瘤範圍及淋巴結轉移。

4.前列腺肉瘤還需與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包囊蟲病、膀胱後腹腔腫瘤進行鑑別。

發病機制

前列腺肉瘤起源於生殖束中胚層組織,病理結構形態各異,生物學行為大致相似是
前列腺肉瘤
一種極度惡性的腫瘤根據細胞形態學,前列腺肉瘤病理上最常見為圓細胞和梭狀細胞肉瘤。圓細胞肉瘤血管豐富常呈蜂窩狀囊性病變,生長迅速。梭狀細胞肉瘤多見於兒童,向周圍浸潤迅速充滿盆腔並可向會陰部膨出。前列腺肉瘤常見的3種類型是橫紋肌肉
瘤平滑肌肉瘤和纖維肉瘤。網狀細胞淋巴肉瘤血管肉瘤惡性組織細胞瘤很少見。Lowsley將前列腺肉瘤的病理分為3類:①肌肉瘤(myosarcoma):橫紋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②梭形細胞肉瘤(fusocellularsarcoma)包括纖維肉瘤(fibrosarcoma)和梭形細胞肉瘤(fusocellularsarcoma);③其他肉瘤:黏液肉瘤脂肪肉瘤骨肉瘤、神經源性肉瘤等
Paul總結了22例前列腺特定間質中肉瘤及相關增生性病變的臨床病理研究結果在隨訪期內4例發展為前列腺肉瘤,他據此提出相關增生性病變可能為前列腺肉瘤前期病變。肉瘤及相關的特定間質區增生病損很少見,只有少數個案報導結果採用很多不同的詞來描述這些病變,如“分葉狀肉瘤”,“不典型肉瘤樣增生”,“不典型纖維組織增生”,“前列腺間質上皮樣肉瘤”等等為了更好地確定這些病變在組織學上的特點,將其分為不能確定惡性的肉瘤樣增生(PSPUMP)及前列腺間質肉瘤(PSS)。
另有文獻報導少見的前列腺癌肉瘤MayoClinics總結了美國近50年的病理資料僅發現21例前列腺癌肉瘤分為2種,一種以腺癌成分為主一種以肉瘤成分為主肉瘤的組織學類型包括:骨肉瘤,平滑肌肉瘤,纖維肉瘤,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橫紋肌肉瘤等。

檢查

(圖)B超檢查B超檢查

實驗室檢查

1.實驗室檢查 少見異常發現尿常規可有鏡下血尿梗阻合併感染時尿中可出現白細胞增多。血常規檢查大部分在正常範圍晚期可以有貧血,血沉增快腫瘤壓迫輸尿管下端可引起腎積水,腎功能障礙時血尿素氮、肌酐升高。

2.前列腺特異抗原、前列腺特異酸性磷酸酶測定 前列腺特異抗原是正常或癌變前列腺上皮細胞產生的糖蛋白是前列腺癌較敏感的瘤標前列腺特異酸性磷酸酶是酸性磷酸酶同工酶由前列腺上皮細胞溶酶體產生器官特異性高於酸性磷酸酶前列腺肉瘤發生於前列腺間質,前列腺特異抗原前列腺特異酸性磷酸酶檢測在正常範圍有助於與前列腺癌相鑑別。

其它輔助檢查:

1.B超檢查 顯示前列腺體積增大向膀胱內突出,包膜回聲不整齊或有缺損其內有實質性低回升區

2.CT 可見腫瘤壞死導致孤立的低密度區及膀胱直腸盆腔肌肉受累徵象

3.膀胱鏡檢查 膀胱因腫塊向內壓迫造成膀胱容量減少,膀胱頸部三角區由外向內壓迫膀胱呈外壓性腫塊。

4.膀胱尿道造影檢查 顯示膀胱和尿道受壓變形、移位,膀胱頸部有巨大的突向膀胱內的充盈缺損影。

5.IVU檢查 多數病人IVU常無明顯異常若雙輸尿管下端受腫瘤壓迫,向上移位,則IVU表現為雙輸尿管腎盂擴張積液輸尿管向上返折呈鉤狀。

6.X線檢查 在腫瘤有轉移時X線骨盆平片檢查顯示有骨破損病變。前列腺肉瘤骨轉移不同於前列腺癌的骨轉移,肉瘤骨轉移較前列腺癌更為廣泛,為溶骨性破壞,而前列腺癌的骨轉移常為成骨性表現。

7.核素檢查 最近文獻報導套用131I(131碘)標記的單克隆抗體RuD10的免疫掃描在診斷橫紋肌肉瘤方面有重要作用,這種方法是現有診斷方法的重要補充。在腫瘤有骨轉移時行核素骨掃描可見骨破損病變。

8.MRI檢查 磁共振在腫瘤分期上用途較大有較好的對比分辨力和空間分辨力。MRI在矢狀面和冠狀面上的掃描使其在診斷膀胱頸部和膀胱頂部的腫瘤方面有較大優勢,如腫瘤侵及前列腺及精囊則MRI有較好的套用價值。

9.前列腺穿刺活檢 是一種極為重要的檢查方法,可由之獲得病理以明確診斷,並確定其病理組織類型對指導不能採取手術治療的晚期患者放化療具有重要意義。

經會陰針刺活檢在前列腺腫瘤的診斷上被證實有一定的價值。針刺活檢有一定的假陰性率但可採取多個圓柱形組織取材方法為顯微鏡檢查提供更多的典型材料提高診斷水平。

經直腸前列腺活檢為腫瘤穿刺提供更為精確的方法,雖然經過直腸感染區但其併發症並不比經會陰穿刺多見。

抽吸細胞學檢查通常採用經直腸前列腺細針穿刺常不能做出明確診斷對細胞病理學家來說也很難區別良性非典型前列腺間質增生和分化較好的腫瘤細胞。

治療原則

(1)前列腺肉瘤局限於前列腺被膜內,尚未向外浸潤時,應儘早手術治療,行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術。
(2)腫瘤僅局部擴展到膀胱或直腸,尚無遠處轉移時,可採用全盆腔臟器切除術,但這種方法效果常欠佳。在廣泛手術後可能加速腫瘤細胞擴散。
(3)對無法進行手術的病人,放射治療僅對少數淋巴肉瘤和網織細胞肉瘤敏感,對平滑肌肉瘤也有一定幫助。有人認為,對橫紋肌肉瘤進行放射治療,反而可能造成腫瘤的發展。
(4)對兒童患者,明確診斷後先作化療,用VAC方案(長春新鹼、更生黴素和環磷醯胺),然後作手術切除。多數患兒需要膀胱切除和尿流改道,但應盡一切努力保留直腸。近年來,有人建議兒童患者可先化療,再放療,然後做保留膀胱的手術。

目前,兒童患者最好的治療方案是術前化療,外科手術切除,術後放療(有腫瘤殘存時)及周期性預防化療。這種方案對兒童患者的預後有驚人的改善。
對成人患者,建議用下列方案:術前選用阿黴素化療,接著做前列腺和盆腔部放射治療,然後做根治性膀胱前列腺切除術和盆腔淋巴結清掃術,術後做周期性化療,使用阿黴素和甲氮咪胺。

治療

(圖)前列腺肉瘤前列腺肉瘤

1.早期病變手術治療最佳對局限於前列腺包膜內而無局部浸潤的患者,首選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

2.伴有膀胱、尿道或直腸局部侵犯而無遠處轉移者,條件允許可行盆腔廓清術。

3.已有轉移或局部浸潤固定切除困難者可行姑息性手術以緩解症狀包括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

4.放射治療 是重要的輔助治療措施,可於術前或術後配合套用其中平滑肌肉瘤中度敏感,而橫紋肌肉瘤不宜施行放療。

5.介入化療及淋巴化療 可在提高腫瘤組織內化療藥物劑量增強療效的同時降低毒副作用放線菌素D長春新鹼環磷醯胺等有一定療效與放療聯合套用具有協同作用。

預後

前列腺肉瘤發展極快,預後不良,確診後少有存活1年以上者。橫紋肌肉瘤幾乎都在1年內死亡出現症狀平均存活6.5個月。平滑肌肉瘤預後稍好,20歲以上平均生存2~3年20歲以下則為2.5年。

嬰幼兒前列腺肉瘤發展及轉移較成年人迅速而廣泛,從有症狀開始到死亡,10歲以下兒童平均為3個月,而成年人約為1年。近年來,由於採用手術、放療和化療等方法,兒童橫紋肌肉瘤的預後已發生改變。對局限性病變,在手術後再進行2年化療,病童無瘤存活率可達54%。這一進展使人們看到了希望。

預防

1、注意飲食,多吃蔬菜、水果、禁酒、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2、適當參加體育鍛鍊,避免久座不動和長時間騎腳踏車、機車等。患者應保持樂觀情緒,消除不必要的思想顧慮和對某些症狀誤解,增強治癒疾病信心。

3、適度進行有保護措施的性生活,注意勞逸結合、充足睡眠,避免過重體力活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