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薩

利薩,1908年9月9日生於勒武夫,1980年 3月26日卒於華沙。由於她在音樂科學方面的卓越貢獻,曾獲得波蘭國家獎勵,並於1979年獲得聯合國頒發的國際音樂獎金。

基本資料

圖片

姓名:利薩
籍貫: 勒武夫
職業: 波蘭女音樂學家
生卒:(1908~1980)

職業生涯

。1908年9月9日生於勒武夫,1980年 3月26日卒於華沙。1924年畢業於利沃夫音樂學院鋼琴和音樂理論兩個專業,接著在勒武夫大學攻讀音樂學、哲學、心理學和藝術史。1930年以論文《斯克里亞賓的和聲》獲博士學位。同年於利沃夫音樂學院任教音樂理論課1941年赴蘇聯,在莫斯科等地從事音樂活動。1947年回國後在文化部工作兩年,1949年起,投入波蘭音樂學事業的建設工作,在她主持下創辦了華沙大學音樂學系,1958年又創辦了波蘭音樂學研究所。到1975年為止,一直主持這兩個單位的工作。這期間她曾多次主持國際學術會議,活躍於國際音樂學界,並曾兩次來中國訪問。由於她在音樂科學方面的卓越貢獻,曾獲得波蘭國家獎勵,並於1979年獲得聯合國頒發的國際音樂獎金。
 利薩對音樂學的研究主要側重在體系音樂學領域,她的主要貢獻是在音樂學方法論和音樂美學方面。50年代發表的論文《音樂學中的馬克思主義方法論問題》、《論音樂學中的辯證法規律》、《論音樂歷史和理論中的客觀規律性》等,對探索音樂學研究中的方法論有重要意義。50年代發表的另外兩部專著《音樂美學問題》、《論音樂的特殊性》則以馬克思主義反映論為基礎,對諸如音樂的物質材料,音樂反映現實的方式,音樂中感情因素與邏輯因素的關係,音樂中的認識因素、創作過程、社會作用、階級性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了探討。60~70年代出版的兩部音樂美學論文集中,她從哲學、心理學、社會歷史等不同角度,進一步深入探討了音樂美學中基本問題。此外,利薩在電影音樂方面的重要論文有《音樂與電影──電影音樂的本體的、美學的、心理學的邊緣研究》和專著《電影音樂美學》。音樂歷史方面的著述有《世界音樂通史》第 1卷(與霍明斯基合寫)、《俄羅斯音樂史》等。

所屬分類

著名音樂家
外國音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