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亞空難

利比亞空難

2010年5月12日, 一架從南非起飛的利比亞航班在首都的黎波里機場附近墜毀,機上載有104人,其中包括93名乘客和11名機組人員,一名荷蘭籍8歲兒童倖存。

利比亞空難

2010年5月12日, 一架從南非起飛的利比亞航班在首都的黎波里機場附近墜毀,機上載有104人,其中包括93名乘客和11名機組人員,一名荷蘭籍8歲兒童倖存。

簡介

2010年5月12日, 一架從南非起飛的利比亞航班在首都的黎波里機場附近墜毀,機上載有104人,其中包括93名乘客和11名機組人員,一名荷蘭籍8歲兒童倖存。當地時間12日早晨6點,這架屬於利比亞泛非航空公司(Afriqiyah Airways)的空客A330航班在從南非約翰內斯堡飛抵的黎波里機場附近後墜毀。按照行程,這失事現場飛機殘骸架航班原定於在的黎波里停留後前往英國希斯羅機場。

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機場失事的空客A330-200客機,航班號為8U771,是2009年剛剛交付使用的新飛機。機場工作人員疑惑,作為空客A300-200的大飛機,105人的載客量並不多,事故原因非常蹊蹺。目前尚不清楚墜機原因。

傷亡

據悉,機上共有93名乘客和11名機組人員,機上93名乘客中來自多個國家,其中包括英國人和南非人。機場安全官員表示,飛機在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機場降落時“發生爆炸,隨後完全解體”。
利比亞國家電視台播放的新聞畫面中,客機失事現場滿地殘骸。數十名警察、救援人員戴著面罩、手套在現場緊急忙碌中。客機的一些殘骸還在冒煙。客機墜毀後的一些殘骸
但利比亞交通部長穆罕默德-阿里-齊丹表示,當局已經排除恐怖攻擊是造成墜機的原因。
這架空客A330客機是從南非約翰內斯堡飛到利比亞的黎波里的,在準備著陸時墜毀。利比亞航空官員稱,飛機墜毀地點距離機場跑道僅1米。
利比亞泛非航空公司一名雇員稱,機上有22名利比亞人,另外還有英國和南非等國公民。
按照行程,這架航班原定於在的黎波里停留後前往英國希斯羅機場。
利比亞泛非航空公司成立於2001年4月,最初由利比亞政府全資經營,後來成為股份公司。

原因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飛機在降落時墜毀?中國民航大學教授李曉津給出了以下幾種可能:一種是機械故障,起落架收不起來,發動機故障等等,一般在起飛前能檢查出來;
第二種情況比較多是氣候,比如一些雷暴、雷雨風、龍捲風還有結冰等等都對飛機的正常運行產生比較大的影響;
第三種是電磁波干擾,會影響儀器儀表的正常工作,導致飛機不能按照正常的指令來執行;
第四種是油箱的問題,主要是指出飛機運行過程中由於摩擦產生的靜電導致油箱爆炸,最近這幾年由於採用了一些新的方法核設施、設備這種情況越來越少;
還有一種情況是外力破壞,比如飛鳥對運行中的飛機影響很大,因為我們知道飛機運行速度很快,一隻體重為3公斤左右的鳥與飛機相撞時產生的衝擊力大約16噸,或者鳥被飛機發動機吸進去了,導致飛機葉片扭曲損壞也會使飛機發動機突然停車引發飛機落地失事;還有一個人為操作的原因,比如操作失誤造成的。利比亞空難問題,從公布的資料還沒有看到特別明確的原因,應該不超過這幾類原因

“空客A330”簡介

空中客車A330是歐洲空中客車工業公司研製生產的雙過道寬機身中遠程客機,空中客車公司在分析世界主要航空公司對大型遠程客機的需求後,於1986年1月對外宣布研製先進的雙過道寬機身客機。
A330系列飛機無疑是同級別市場上的佼佼者,擁有領先的市場份額和不斷擴大的運營利比亞泛非航空公司的空客A330(資料圖)商客擁有領先的市場份額和不斷擴大的運營商客戶群。作為現役空客飛機中航程最遠的雙發飛機,A330飛機擁有60多家客戶和運營商,累計飛行時間超過500萬小時,這充分證明該飛機系列在市場中獲得了廣泛的認可度。
截止到目前,已有近80家運營商共運營著600多架A330/A340/A350系列飛機,另外,還有300多架待交付的訂單。
A330共有兩個型號,分別為A330-300和A330-200。前者的機身全長63.6米,較後者的59.0米長。在續航距離方面,分別為10500公里及12500公里。

利比亞泛非航空公司成立於2001年4月,最初由利比亞政府全資經營,後來成為股份公司

首都“的黎波里”簡介

的黎波里(Tripoli)是利比亞的首都和最大港口,位於利比亞的西北部、地中海南岸。
的黎波里自古以來就是貿易中心和戰略要地。公元前7世紀,腓尼基人在這一帶建立了三個市鎮,統稱“的黎波里斯”,為“三市”之意,後來其中兩市在公元365年毀於大地震,居中的奧耶市獨存,歷經淪桑,發展成為今天的的黎波里。
的黎波里市曾被羅馬人占領達600年之久,後又遭汪達爾人侵奪和拜占庭的統治。7世紀的黎波里夜景時,阿拉伯人來此定居,從此,阿拉伯文化在此生根發芽。1951年,利比亞獲得獨立後成為首都。
由於瀕臨地中海,陽光明媚、景色旖旎,的黎波里享有“地中海的白色新娘”的美譽。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