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地球拋棄我們·誰動了我的空氣

《別讓地球拋棄我們·誰動了我的空氣》內容介紹:人需要呼吸空氣來維持生命。一個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約2萬次,吸入空氣達15~20立方米。因此,被污染了的空氣對人體健康有直接的影響。 大氣污染給人類帶來的災難和危害是十分嚴重的。我們應當認識到,即便人類取得驚人的成就,也不能彌補其對地球上動植物災難性破壞造成的損失。人類如果不保護大自然,不改善環境,地球將無法供養人類,人類在此環境中也無法生存。 《別讓地球拋棄我們·誰動了我的空氣》教我們識別空氣污染的根源並學會保護環境,保護我們身邊的空氣,為了自己,為了大家,為了我們的地球——人類共同的家。

內容簡介

《別讓地球拋棄我們·誰動了我的空氣》我們的地球本應該是綠色的,我們的天空本應該是藍色的,我們的空氣本應該是清新的!
拒絕空氣污染,還我碧水藍天,讓久違的藍天、白雲永遠不要和我們說“再見”!
呵護藍天白雲,呵護地球氧吧,是我們人類共同的責任!
空氣越來越混濁,河水越來越黑臭,交通越來越擁堵,冬天越來越燠熱,垃圾越來越多,森林越來越少,酸雨、噪聲、沙塵暴、光污染……近年來,隨著人類不斷地開發新的物質,大氣污染在日益加劇,空氣中污染物的種類和數量也在不斷地變化著,就連南極和北極的動物也受到了大氣污染的影響!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換取經濟發展,無異於是剜心頭肉補眼前瘡。人類的發展不應該以環境和大氣的污染作為代價,我們每個人都要反躬自問,環境的破壞,我們就沒有責任嗎?我們有沒有少取用一次塑膠袋,有沒有少駕一次車,夏天有沒有將空調調低一度?面對破壞我們生活質量的排污企業,或者失職的政府官員,我們有沒有發出一聲抗議?潔淨的空氣、幽雅的環境是我們共享的,每個人都應該對環境保護盡一份義務。
人需要呼吸空氣來維持生命。一個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約2萬次,吸入空氣達15~20立方米。因此,被污染了的空氣對人體健康有直接的影響。
大氣污染給人類帶來的災難和危害是十分嚴重的。我們應當認識到,即便人類取得驚人的成就,也不能彌補其對地球上動植物災難性破壞造成的損失。人類如果不保護大自然,不改善環境,地球將無法供養人類,人類在此環境中也無法生存。人類要學會保護我們身邊的空氣,為了自己,為了大家,為了我們的地球——人類共同的家。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空氣和生命,誰也離不開誰
一、認識大氣的結構
二、自然界中的空氣與水
三、空氣、水與天氣的關係
四、生活中的空氣與水
五、地面輻射和大氣輻射
六、認識大氣溫度的變化及分布狀況
七、雨的形成。
八、大氣和風的形成
第二章 請不要再污染我們的空氣
一、我們的空氣從哪裡來
二、大氣的構成
三、臭氧層的神奇作用
四、是誰讓我們的天空不再藍
五、大氣污染與人類健康
六、空氣污染與空氣污染物分析
七、空氣污染的類型
八、空氣污染對人體及氣候的影響
九、空氣污染防治辦法
十、工業氣態污染物淨化技術
十一、大氣環境標準和法規
第三章 保護臭氧層,全民總動員
一、臭氧和大氣臭氧層
二、臭氧層是地球最好的保護傘
三、大氣臭氧和氣候變化
四、臭氧變化對地球的影響
五、臭氧層正在遭到破壞
六、臭氧層破壞危及我們的健康
七、臭氧層破壞,惡化大氣環境
八、臭氧層破壞危害水生生物
九、臭氧層破壞對農作物的影響巨大
十、破壞臭氧層的“殺手”——氟氯化碳和氟利昂
十一、人類飛行活動破壞臭氧
十二、補天,我們一起行動
第四章 警惕小汽車帶來的大問題
一、可怕的汽車尾氣污染
二、汽車排放物的危害
三、控制汽車排氣污染的主要措施
四、汽車尾氣污染控制
五、車用替代燃料與新能源汽車
六、汽車排放政策及法規
第五章 對酸雨污染說“不”
一、可怕的酸雨污染
二、酸雨成因及影響因素
三、酸雨污染的巨大危害
四、治理酸雨污染,我們要行動
第六章 資源與環境,我們都要重視的問題
一、水資源問題
二、土壤污染問題
三、固體廢棄物危害問題
四、化學品污染問題
五、固體廢棄物污染防治與綜合利用
六、噪聲污染問題
七、放射性污染問題

文摘

著作權頁:
插圖:
氣溫的空間分布狀況有氣溫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氣溫的水平分布通常是用等溫線圖表示,等溫線即地面上氣溫相等點的連線。等溫線的不同排列,反映出不同的氣溫分布特點。例如,等溫線稀疏,則表示各地氣溫相差不大;等溫線密集,表示各地氣溫懸殊;等溫線平直,表示影響氣溫分布的因素較少;等溫線彎曲,表示影響氣溫分布的因素較多;等溫線沿東西向平行排列,表示溫度隨緯度而不同,即以緯度為主要因素;等溫線與海岸線平行,表示氣溫因距離海洋遠近而不同。
影響氣溫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緯度、海陸和海拔高度。但是,氣象工作者在繪製等溫線圖時,常把溫度值訂正到同一高度即海平面上,以便消除高度的影響因素,從而把緯度、海陸及其他影響氣溫的因素更明顯地凸顯出來。
氣溫的垂直分布,在對流層中,氣溫隨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對流層中氣溫之所以隨高度而降低,是因為地面長波輻射是大氣的主要熱源,故越靠近地面,空氣獲得的熱量越多,溫度越高。
對流層頂的高度以及氣溫狀況與緯度、季節以及天氣系統的活動有關。因此,低緯度地區的對流層頂比高緯度地區高,同一緯度夏季的對流層頂比冬季高,暖氣團控制時對流層頂較高,冷氣團控制時對流層頂較低。
逆溫現象。一般來說,氣溫直減率越大,大氣越不穩定,反之,大氣越穩定。逆溫現象形成的原因有多種,根據成因,分為以下兩種:
1.輻射逆溫。在晴朗無風或微風的夜晚,地表因輻射而失去熱量,與地面接近的氣層冷卻最為強烈,而較高的氣層冷卻較為緩慢。因此,低層大氣產生逆溫現象,即為輻射逆溫。輻射逆溫厚度可以從數十米到數百米。一般日出以後,地面溫度升高,逆溫現象會逐漸消失;夏季夜短,逆溫層較薄,消失也快;冬季夜長,逆溫層較厚,消失也慢。
2.平流逆溫。由於暖空氣平流到冷的下墊面上而形成的逆溫,稱為平流逆溫。當曖空氣移動到冷地表面上空時,底層空氣因受冷地表面的影響,而迅速降溫,上層空氣因離地遠,降溫少,這樣就容易形成逆溫。冬季,在中緯度的沿海地區,因為那裡海陸溫差顯著,當海上曖空氣流到大陸上時,經常會出現平流逆溫。
七、雨的形成
大氣從海洋、湖泊、河流以及潮濕土壤的蒸發中或者從植物的蒸騰作用中獲得水分,水分進入大氣以後,由於本身的分子擴散和氣流的傳輸而廣泛地散布於大氣中,使大氣具有不同的潮濕程度,即大氣濕度。在一定條件下,水汽會發生凝結,產生雲霧等天氣現象,並且以雨雪等降水形式重新落回到地面。地球上的水分就是通過蒸發、凝結和降水等過程循環不已,對天氣變化起著重要作用。
(一)飽和水汽壓
大氣中有水汽,水汽本身的壓力稱為水汽壓。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體積空氣中能容納水汽分子的數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水汽含量恰好到達此限度,叫飽和空氣;如水汽含量未達到此限度,叫末飽和空氣;如果水汽含量超過此限度,叫過飽和空氣。飽和空氣的水汽壓,叫飽和水汽壓,也叫最大水汽壓。因此,超過此限度,水汽就要開始發生凝結。

序言

綠色代表著生命,充滿著希望!它的存在把大自然裝扮得更加美麗動人!每當看到和想到綠色時,我們心中就會產生一種催人奮進的力量,使我們頓時感到熱血沸騰,奮發向上!綠色是整個大自然中最引人注目的希望之色,您看她緊緊地擁抱著大自然,無私地釋放著自己的能量,默默地裝扮著山川、田野、公園、家……
自然是偉大的,生命是可貴的,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精彩動人。而我們人類在驚嘆大自然有多么美麗的同時,也在不斷地傷害我們的地球母親。大自然無私地給予了我們無盡的財寶,可貪婪的人類卻不是知恩圖報,不但不保護大自然,反而去破壞自己的棲息之地。雖然我們自己得到了一時的便利,可後果卻不堪構想,我們的地球家園到處遭受著破壞,甚至連南極、西藏都成了人類的“突擊地”。
在我們的記憶中,我們的家是這樣的:
春天是一幅生動而充滿生機的照片,美麗奇特的花朵綻放出自己的笑臉,頑皮的小草也從地里探出了頭。“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多么美的一幅圖畫啊!
夏天的畫卷里有亭亭玉立的荷花,一陣陣微風徐徐而來,一個個風箏翩翩起舞,芬芳無比,真是美不勝收!
秋天,金黃的落葉鋪成小道,田野上處處能看到豐收的喜悅與歡樂,桂花樹十里飄香,如此之美景誰能忘懷?
冬天,看著雪花紛紛飄落,所到之處,都是銀裝素裹,大家享受著雪花帶來的歡樂,誰能說這不是地球帶給我們的恩澤?可是在享受這個資源寶庫的同時,我們是否想過該如何珍惜這個能給我們帶來喜悅的地球家園?
可是,現實中眼前的景況又是什麼樣的呢?如果說發展經濟要以危害人體健康和生物的生命活動為代價,那么,請問,發展經濟還有什麼用呢?難道非要等到這個世界滿是垃圾,每天都是沙塵暴襲來,沒有水供我們飲用時,我們才能夠覺醒嗎?相信那時就已經太晚了!地球是宇宙間唯一一個能供我們生存的空間,是它孕育了我們世世代代,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愛護我們的生存環境,愛護我們的地球母親。希望全世界的人們都能夠樹立起真正的環保意識,共同攜起手來,大打一場消除污染、保護綠色的全球性人民戰爭,使我們共有的家園的天更藍,水更清,草更綠,心更純,山更秀,人更美!讓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變成真正的“綠龜家園”。
為了我們共同的家,我們要從我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為保護生態環境、拯救地球家園而努力。
編者
2011年4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