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國的學校和我們的學校

別國的學校和我們的學校

《別國的學校和我們的學校》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作者是埃德蒙・金。

基本信息

簡介

《別國的學校和我們的學校》是埃德蒙·金為比較教育初學者寫的本入門書,從1958年初版至今已出五版,該書在比較教育界很有影響,也是金教授的代表作之一,

別國的學校和我們的學校別國的學校和我們的學校
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比較教育思想。全書共有十五章及兩個附錄。前三章是闡明比較教育理論的。第五到十一章是實例研究,分別介紹了丹麥、法國、英國、美國、蘇聯、印度和日本的主要教育傳統和組織模式、第四章說明為什麼選擇這些國家和這些國家的教育為什麼是這樣。附錄一列出理論框架的分析模式簡圖,附錄二運用上述理論框架,舉出“都市化與教育”、“教育與中央集權制”、“學生問題”三個研究方面的例子,闡明如何進行探討分析。1987年金教授專為該書中譯本寫了序,他指出:“真正的比較研究不只是研究其他國家的教育體系,而在於我們走向未來的時候,更清楚地理解我們自己教育上的構想和實踐。”他還指出該書自1979年五版以來,各國的教育情況發生了一些變化,如政府加強了對教育事業的干預,普遍加強了職業教育、科技革命教育,如普及計算機教育,在課程上強調新知識和新技能的傳授和訓練。出現的問題是,教育經費削減,合格教師短缺,教師士氣低落,青年人失業現象嚴重,在已開發國家兒童入學人數下降,而在開發中國家其人數卻猛增。下面對作者所闡述的幾個重要理論問題和實例研究予以介紹。

作者簡介

埃德蒙·金(EdmundKing,1914一),教育學教授。現為倫敦大學皇家學院榮譽教授。曾獲曼徹斯特大學文學士、文科碩士,倫敦大學哲學博士、文學博士。1936—1947年,在文法學校任教;1947—1953年,任倫敦大學校外研究主任助理、高級助理;1953—1957年,任倫敦大學皇家學院講師、高級講師;1970—1973年,任皇家學院比較研究機構主任。曾作為美國、加拿大和中國等國大學,及墨爾本、東京和德黑蘭等大學的訪問學者,並作為高級學者出訪許多國家和進行講學。從1978年至今,任《比較教育》雜誌主編。1983年10月曾應我國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和北京師範大學外國教育研究所的邀請,來我國講學,受到熱烈歡迎。

主要著作有:《各國教育觀點》(1962年、1965年)、《共產主義國家的教育(編)》(1963年)、《美國的社會,學校與進步》(1965年)、《教育和社會變遷》(1966年)、《比較研究和教育決策》(1968年)、《教育和西歐的發展》(1968年)、《師範教育—比較分析》(1970年)、《教師和社會進步中的需要》(1970年)、《西方教育史》(合著,1975年十一版)、《義務教育後的教育(Ⅰ)—對西歐教育的最新分析》(合著、1974年)、《義務教育後的教育(Ⅱ)—前景》(1975年),《改組教育事業—管理方面和參與改革的問題》(1977年)、《不穩定狀況下的教育》(1979年)。

主要內容

(一)整個教育背景發生了變化

二次大戰後,世界形勢發生了變化。教育也面臨一場新的擇抉和挑戰,原因是教育外部環境的變化促使教育內部適應這種變革。(1)科學技術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它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地球正在變小,世界各國間的相互依賴性增強。世界政治、經濟形成新格局,南北差距加大。(2)同時世界也面臨著新的問題:財政危機、能源問題、人口激增,各種問題錯綜地結合在一起,打亂了固定的教育模式。一些教育問題巳超出了一國的範圍,帶有世界性特點。(3)教育改革的浪潮蓬勃興起。從60和70年代開始,各國掀起了大規模的教育改革運動。教育上存在的問題是:脫離生活和勞動,教學質量下降,學習成績差,紀律鬆弛以及出現了大量的流生和逃學現象。改革的重點是中學制度,在一些國家使其向著綜合化的方向發展,更廣泛地培養真正高質量的人才,使學習和工作或生活之間更密切地聯繫起來。(4)知識的爆炸,入學人數的激增,人們價值觀念的變化,職業結構的多樣化,這些均導致了“教育上非傳統方法”的出現,包括設定新的學科,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形成新的教學關係,進行課程單元的結構改革,運用新的評價方法,實施間斷學習如工讀交替、脫產進修和在職進修。正規學校教育不是教育的終結,它只是奠定了終身教育的基礎,現代社會要求人整個一生需要不斷重新學習,重新訓練。(5)由於現代社會處於不斷的變化之中,因而一切教育制度的前景就是為不確定性作準備,教育就其本質來說,是為了塑造未來或為未來作準備。(6)教育事業具有了比以往更為廣泛的民眾基礎,公眾的教育熱情和參與意識不斷增強。教育的評判員不但包括政府人員、社會工作者和企業管理人員等“外部專家”,也包括如家長和學生這些“消費者”。另一個引人注意的現象是,很多教育改革的建議和構想來自非教育界人士,如科學家、戰略家、行政官員和企業家。因而作者指出,世界各地發生的種種變革和對教育的嚴重挑戰,促使本書出版第五版,其次比較研究者必須關注這些變化,進行新的探索。

(二)比較研究必須注重教育的生態背景的觀照

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現代教育呈現這樣幾個特點:(1)教育與社會的關係日益緊密,並且社會的種種變革把教育帶到社會、政治、經濟活動的最中心。(2)推動教育變革的動力,及教育改革的構想、建議,現在更多的是來自教育外部,而不是教育內部。(3)教育的純學問研究已讓位於套用研究或開發研究,並且基於社會反應和判斷的第三維研究日益受到重視。概括起來就是社會的發展決定著教育的一切。

英國著名比較教育家薩德勒曾有句名言,在進行比較研究時,“我們不應忘記,校外的事情比校內的事情更為重要,並控制和解釋校內的事情。”也就是說,比較研究者要在一定的背景下研究教育制度及實踐,及這種背景對教育產生的作用和影響。金說:“在語言研究中,詞語只有在明確的語言環境和社會背景中才能獲得它們的真正意義,這是不言而喻的。同樣,學校和學院制度的結構,這些制度中所發生的事情,以及教師的安排,只有聯繫周圍環境才有意義。它們和周圍環境有著生態學意義上的多方面的聯繫。”並說:“每一個被考慮的問題,都從它的動態背景得到特別的力量和意義。沒有一個問題、一個‘因素’或一種趨勢,能在某一特定的決定時刻,離開人們所從事的複雜的生活方式而獨立存在。就教育來說,所有這些問題都具有特殊的意義、微妙之處或緊迫性,因為它們是學校和學院系統的一部分,並處於和一個國家的整個生活方式相互作用之中。”

社會發展表明,現實不能同歷史割斷,現實打著歷史的烙印。教育同樣亦然。比較研究應從歷史與現實、縱與橫兩個層面來考查和觀照。金從歷史或縱的方面,根據技術發展,將社會劃分為前工業社會、工業社會、後工業社會三個階段,並提出與此相對應的三個不同的教育階段或三種不同的教育模式。

前工業社會:社會上大多數人從事農業和手工業勞動,從事高級專業工作的人只是極少數。這一階段教育表現的特徵是,極大地依靠正規學校教育,教育被封閉在一個狹小的天地里,處於無緣接觸實際的孤立狀態,受教育機會只是極少數有身份人家的子女才享有的特權,教學內容是與實際生活相脫離的古典式的、純科學式的東西,“在學校所學的東西,經遺忘保留下來的東西便是教育”的說法,體現了這種教育的特色。學校不要求訓練任何人去做與實際相關的任何事情,只是培養一批精神貴族。師生之間的單向關係也是這種學習特徵的體現。這一階段的典型學校可以修道院學校或堡壘學校為代表。

工業社會:這一階段科學技術有了較大發展,紡織、鋼鐵工業迅速發展,社會生產力的提高需要更多的受過教育和培訓的人,因而普及教育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了。該階段教育的特徵是,教育更多地和工商業的生活方式趨於一致,反映新興資產階級的需要和利益。教育的價值觀是勤奮、競爭、追求獎賞、有健康體魄、具有實際能力和追求實用的知識。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幹部、文職人員、行政管理人員和企業領導人。該階段教育可以工廠學校或訓練學校為代表。在中等教育階段,出現了同傳統的學術性中學與古典中學並行的職業技術學校,同時中學後的技術、商業和職業訓練的規模也日益擴大,高等技術教育院校的聲望大增。研究生教育、博士後教育和一些密切結合社會實際及促進科技開發的系統研究迅速發展。

後工業社會:這一階段是以信息化為其特徵和先導,其聲勢越來越大,它將對人的生活各個層面產生極其深刻的影響。世界範圍內的相互依賴大大加強。這一階段的教育特徵是:教育對象和範圍擴大,教育不再是與學校有關的,僅僅是青少年的事情了,終身教育蓬勃興起,繼而創造一個學習的社會。教育所體現出來的鮮明特點是:(1)學習是一生的過程。(2)廣泛的能力傾向和品質、不同的興趣和知識領域、各種得以不同發展和表現的技能,成為新的社會和教育對所培養人才的根本要求。(3)人們學習的自主性、主動性和責任感大大增強。

從現實或橫的方面看,金指出了當前世界各國教育發展的不平衡性,北美、西歐、日本率先進入後工業社會,但大多數開發中國家仍停留在工業社會甚至前工業社會階段。金指出,由於教育的滯後性,即使在已開發國家內部,也還能看到舊時代教育模式的痕跡。因此,各國的教育發展,一方面都要適應未來世界的要求,另一方面又必須看到本國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實際水平和階段,既不能盲目超越,又不能簡單照搬別國的經驗,從本國的背景、環境和實際出發來發展教育。金認為,把教育發展劃分為三種與社會發展一致的教育模式,有助於在分析比較各國教育現狀和為決策提供依據和改革方案時,避免許多不應有的失誤。

(三)比較研究的理論框架

埃德蒙·金的比較教育方法論是逐漸完善起來的,在早期他由於缺乏一種比較分析的基本理論而受到一些人的責難,這使得他不得不在後來的著作中對建立一個更加明確的、可以證實的理論框架投入了更大的精力。他的比較研究的理論框架包括背景、概念、體制、操作、決策和執行六方面。

背景:包括兩方面含義,一是縱向的,在進行教育的比較研究時,要將教育置於一個教育發展的縱向歷史過程,探討它的歷史形成及傳統的影響;一是橫向的,比較研究也要考慮到本國當前的實際發展水平,國際環境對教育的影響也不可忽視。金認為,進行比較研究如果脫離背景這兩方面的因素,要提出有價值的決策方案是不可能的,特別是當前社會進入後工業社會階段,認真研究當前事態的新發展,顯然有助於制定合理的教育決策。他說:“70年代的經驗反覆表明,在教育制度和教育改革的任何評價中,背景極為重要。”

概念:比較研究還要明確概念。在這一方面,金特彆強調概念的可比性,他指出,我們在進行比較研究時,一定要注意各種抽象概念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不同的語言習慣中的差異,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比較的可比性和有效性。

體制:指的是研究對象國的教育體制及其結構。金認為,社會變遷要求教育概念不斷變化,而國家的教育機構、教育體制結構一般是相對穩定的。但是,要了解某國教育,除弄清它的教育概念的內涵外,還要了解該國為實現某一教育政策創造了些什麼條件,要了解該國的教育體制結構和教育機構,要了解為實現某一政策開辦了什麼樣的學校,確定了什麼樣的學校教育體制。不深入了解該國具體的教育體制、教育機構、學校教育制度,就無法使比較教育研究作到客觀、全面、有效和可靠。

操作:金認為,實際上有許多教育問題,既是體制結構的問題,又是操作的問題,而且教育體制方面的規定與學校的操作情況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因此比較教育研究,決不能忽視學校內部的活動和問題,必須搞清楚教育機構每天都在“幹些什麼”、“怎么乾”,必須弄清楚它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工作方式。”

決策和執行:教育決策者根據比較研究所得出的幾種可行性方案,作出決策並付諸實施。

(四)比較研究的任務:指導決策

埃德蒙·金在注重比較教育學科的理論性的同時,又特彆強調它的套用性問題。所謂比較教育的理論性,指的是比較研究重點在於理論方面的探討;所謂套用性,即是比較教育研究強調把重點放在為社會公眾服務,為決策提供服務。前者代表人物有貝雷迪,諾亞和埃克斯坦等,後者代表人物就是埃德蒙·金。

埃德蒙·金特彆強調比較研究的套用性,是基於他對比較研究的歷史發展的深刻而敏銳的理解之上的。他指出:早在古希臘、古羅馬時期,教育的比較研究就已有了萌芽,隨著社會的發展,比較研究的職能也不斷更新、變化。在19世紀,人們僅僅是通過比較研究提倡和建立一些類型的學校,如師範學校、技術學院和新型大學等;20世紀上半葉主要是根據比較研究結果普及一些類型的教育,如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以及其它一些教育輔助設施。二次大戰後,人們試圖通過比較研究全面評介和指導一個國家的正規教育體系及其發展,在此期間,人們對教育發展的主要趨勢和對某些問題進行國際性比較研究的意識逐漸強化起來;但60年代以後,比較教育研究出現了新的職能和趨勢,即試圖運用在比較研究中獲取的知識、技巧及資料為教育決策作出貢獻。

因此,金認為當前比較教育不是進行越來越神秘、越來越脫離實際的研究,而是應當面向現實,為公眾服務。他具體提出了當前比較教育研究的三項職能:(1)向教育研究者提供廣泛的信息,使他們看待問題更為敏銳;(2)對各國教育趨勢和問題作輔助性分析;(3)運用一定的知識、技巧對所獲資料加以整理,為決策提供證據,進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改革方案及實施的具體方法。

金強調比較教育研究從院校的學術象牙塔中走向社會,為社會公眾服務,為本國的教育改革和教育決策服務,研究外國教育是為了更好地了解本國教育,這是埃德蒙·金對比較教育思想的一大貢獻。

(五)實例研究

由於本書的寫作目的是為比較研究的初學者寫的一本入門書,作者以相當大的篇幅介紹了丹麥、法國、英國、美國、蘇聯、印度、日本7個國家的個案研究,所選國家既有世界上的大國也有小國,既有古老國家也有現代國家,既有富裕國家也有貧窮國家,旨在向讀者提供這些國家的主要教育傳統和組織模式等真實背景情況,以獲得豐富充實的感性認識。

評價

《別國的學校和我們的學校》是金教授眾多著述中影響較大的一本書,因而一版再版。金教授認為比較教育是一門套用學科,強調比較教育研究的目的是為本國的教育改革和教育決策服務,是為了更好地了解本國教育,而不是進行書齋研究,這就賦予了比較教育研究以極大的生命力。在方法論上,強調比較研究要從國際及國內的背景中審視和分析教育問題,而不是只囿於教育的小圈子裡就教育論教育,事實表明,教育問題的根源要從教育外部去尋找。在個案研究部分,作者提供了不少教育資料,寫得且相當可讀,為初學者了解外國教育提供了翔實的感性材料。金教授著述豐富,他的其它一些重要著作我們尚未介紹過來,翻譯和介紹這些著作,對我們全面了解金教授的比較教育研究思想將會大有好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