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產蛋

初產蛋

初產蛋也叫開窩蛋,俗稱初生蛋,是小母雞在發育至110~130天內所產的第一窩蛋。與常見的雞蛋相比,頭窩蛋較小,蛋殼堅硬,但營養含量高。每隻初產蛋雞平均積蓄3~9天的營養才能產下一枚小小的“初產蛋”,所以也被譽為“聰明蛋”。

簡介

初生蛋也叫開窩蛋,俗稱初產蛋,是小母雞在發育至110~130天內所產的第一窩蛋,初產的雞群產蛋率10%-30%,也就是說每隻雞平均要積蓄3~9天的營養才能產下一枚小雞蛋,厚積而薄發,濃縮雞蛋精華。與常見的雞蛋相比,頭窩蛋較小,蛋殼堅硬,但營養含量高。

初產蛋 初產蛋

初生蛋產自110~130天之初產蛋雞,乃母雞一生精華之精。初產蛋蛋重一般在42~53克之間。每隻初產蛋雞平均積蓄3~9天的營養才能產下一枚小小的“初產蛋”。

初生蛋的現狀?

從營養學的角度看,學術上並沒有初生蛋這種概念,單從字句理解,應該是小母雞的第一枚蛋,即每隻母雞隻有一枚初生蛋。

初生蛋只不過蛋雞品種不同,產的蛋大小、蛋殼顏色和產蛋量有些差異。“比如說國內土雞的產蛋率往往比國外品種低,蛋也偏小,不同品種會呈現綠色、褐色。”中國農業大學某畜禽育種專家進一步解釋說,正是因為這種差異,被一些商家利用進行商業炒作。所謂土雞蛋、綠殼蛋等等售價都要比普通蛋高,該專家認為,“初生蛋”是繼“牛初乳”之後又一個成功的商業炒作。商家正是利用消費者關注健康的心理,給雞蛋賦予保健的概念以吸引消費者注意,“初生蛋只是商家宣傳的噱頭,並沒有科學依據。”

中國農業大學孫菡聰老師也早在2009年發表的《初生蛋與42、70周齡雞蛋蛋黃營養成分比較》研究論文中認為,雞蛋維生素E的沉積可能與產蛋量呈反比,初產母雞的產蛋量很低,所以維生素E含量較高,42周齡為產蛋高峰期,維生素E含量明顯下降,隨著70周齡產蛋末期,維生素又有回升趨勢。而維生素B2、必需脂肪酸、必需氮基酸在同周齡內品種之間比較沒有統一變化規律可遵循,不同周齡必需胺基酸比例上的變化趨勢基本一致,分析原因可能是由於產蛋高峰期母雞的採食量很大,對必需胺基酸的富集增多。雖然該論壇並沒有明確下結論,但字裡行間明確表達同一個觀點,那就是,同一品種不同日齡的雞蛋營養成分無異。

存在炒作的情況

有專家指出,像初產蛋、草雞蛋、綠色蛋,這些在各大城市大超市裡的各種“名目”的雞蛋,和菜市場沒有包裝的雞蛋相比,價格要貴出許多,特別是初產蛋以及用初產蛋製成的蛋類產品。不過,在這些產品外包裝上,卻沒有對這些產品名稱由來的解釋。初產蛋是否真的貴得有理?價格高營養價值也更高?專家表示,對消費者而言,首先是不是初產蛋根本沒辦法分辨,另外各個時期下的雞蛋營養價值都差不多,並不存在高低之分[1]。

上述專家們也表示,“初生蛋”與普通雞蛋無異,雞蛋作為一個物種,其蛋白質、脂肪、微生物等營養成分是基本穩定的,不同品種雞蛋之間幾乎沒有區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