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街

其中第二道牌坊橫額正中雕刻著“列寧主義街”,其“列寧”二字為橫書,每字約1平方米,“主義街”三字略小,為直書。 而由紅三十軍政治部建立,以蘇聯革命導師列寧命名的列寧主義街,則標誌著石橋鎮這個千年古鎮,在當時已是蘇維埃政權的中心。 列寧街上的紅軍石刻標語雖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風霜雨雪,仍光彩耀人,熠熠生輝。

石橋列寧主義街,簡稱“列寧街”。位於距達縣縣城60公里的石橋鎮 。鎮內有一條石板鋪路、木板牆壁、青瓦層面、四座清代牌坊橫跨的列寧街,全長694米,有210間街房。街上由東向西一字排開四座仿木結構的石牌坊,古仆雋秀,雕刻精美,重檐半拱,尉為壯觀。其中第二道牌坊橫額正中雕刻著“列寧主義街”,其“列寧”二字為橫書,每字約1平方米,“主義街”三字略小,為直書。鎮內至今尚存“打倒帝國主義、武裝擁護蘇聯”、“打倒國民黨統治,建立蘇維埃政權”、“工農專政”、“活捉楊森,活捉劉湘”、“擁護紅軍、擴大紅軍”等38幅石刻宣傳標語,極具紅軍文化特色,被譽為“中國紅色第一街”。1933年底,紅三十軍政治部進駐石橋鎮,組織赤衛軍、童子團、宣傳隊開展廣泛的建政、擴紅宣傳活動,書寫標語口號,雕刻宣傳標語,進行街頭、鄉場宣傳表演。而由紅三十軍政治部建立,以蘇聯革命導師列寧命名的列寧主義街,則標誌著石橋鎮這個千年古鎮,在當時已是蘇維埃政權的中心。
列寧街上的紅軍石刻標語雖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風霜雨雪,仍光彩耀人,熠熠生輝。列寧街記錄了中國工農紅軍領導無產階級勞苦大眾為推翻舊世界所走過的戰鬥歷程,成為了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場所和愛國愛家鄉的教育基地。1979年,達縣革命委員會批准列寧街為達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被命名為達川地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1年,達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首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先後被批准為四川省歷史文化名鎮和全國重點鎮;2005年被國家旅遊局正式列為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最近,又被省政府納入川陝渝紅色環形旅遊金三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