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
採用板框式超濾膜組件構成的完全混合厭氧生物反應器對高濃度食品廢水進行處理,考察了處理效果以及截留分子量對膜通量和出水效果的影響。膜材質為聚醚碸(PES),截留分子量為20000~70000u。試驗結果表明,截留分子量不同的膜,通量衰減及清洗恢復也呈現不同的趨勢;對SS均能完全去除;對細菌的截留率均能達到99.9%以上;對COD、色度的去除有所差異,截留分子量愈小,去除率愈高,但差異不是很大。根據試驗提出了“並聯運行的平板膜組件中,通量最大的膜優先衰減且衰減幅度最大”的觀點。
基本簡介
試驗工藝流程及主要設備
厭氧反應器總容積為500L,有效反應容積約400L。通過加熱及溫度控制裝置將溫度控制在35℃左右,通過pH值自動控制儀將pH值控制在6.8~7.2。膜組件為板框式超濾器,試驗裝填膜面積為0.32m2,共裝填8片膜,分別為PES200(2片)、PES300(2片)、PES500(2片)及PES700(2片)。PES為聚醚碸,200~700分別指膜的截留分子量為20000~70000u。膜組件運行方式為單段並聯運行,加壓泵功率0.75kW。
試驗現場為上海國福龍鳳食品有限公司,廢水主要來源為麵粉壓濾出水、洗肉水、蔬菜汁、蔬菜清洗水、器具清洗水、洗地用水、洗米水等,有機物主要來自前三種水,試驗也主要取這三種水配製,COD在2000~15000mg/L。廢水經100目濾網過濾後作為厭氧超濾膜反應器的進水。
根據厭氧反應器的負荷及膜組件的水通量,處理水量按300~600L/d設計。
試驗結果與分析
截留分子量對膜水通量的影響
不同膜的初始水通量衰減情況
四種膜初始水通量的變化情況如圖2所示。試驗條件為操作壓力0.12MPa,膜面流速約0.88m/s,污泥濃度6000mg/L。
四種膜的初始水通量衰減基本在45min後趨於穩定,其衰減率[定義為(初始水通量-穩定水通量)/初始水通量]分別為PES200膜48.7%、PES300膜26.5%、PES500膜28.4%、PES700膜23.3%。相比而言,截留分子量最小的膜其初始水通量衰減率最大。
不同膜的長期水通量衰減情況
圖3為厭氧膜生物反應器經三個多月的連續運行四種膜水通量的變化情況。平板膜組件每日水力清洗一次(清水泵循環清洗30min),每10d左右化學清洗一次(用0.5%的NaOH溶液循環清洗1h)。試驗條件為操作壓力0.095MPa,膜面流速約0.88m/s,污泥濃度3000~6000mg/L。
膜截留分子量愈大,通量衰減幅度愈大,這與截留分子量對膜初始水通量的影響規律有所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平板膜組件並聯運行的四種膜中截留分子量最大的PES700膜最先衰減,且衰減幅度最大,由水通量最大者變為最小者。當膜組件運行到110d時,將膜組件拆開進行清洗,發現膜組件流道內沉積著大量的污泥,其中PES700膜流道內沉積最為嚴重,用清水沖洗,污泥呈片狀脫落。
拆除PES700膜後將PES200、PES300、PES500膜重新組裝,繼續並聯運行。拆除PES700膜後,PES500膜成為並聯運行中截留分子量最大者,其初始水通量也最大。圖4的結果表明,PES500膜最先衰減,且衰減幅度最大。
膜生物反應器中截留分子量對膜通量的影響規律與膜污染的機理有關。膜初始通量的衰減主要是由濃差極化所引起的早期通量下降。在同樣條件下,膜的截留分子量愈小,超濾時截留在膜面上的溶質愈多,濃差極化就愈嚴重,膜阻力愈大,從而水通量衰減率愈大。當膜長期運行時,膜通量的降低主要是由膜污染等引起的長期通量下降,此時膜的截留分子量愈大,通過的溶質愈多,其較大的膜孔徑便愈容易被活性污泥中相近尺度的物質所堵塞;同時由於截留分子量愈大膜通量愈大,料液向膜面的遷移速度也就愈大,因而污染物質在膜表面吸附沉積的機會也就愈多,通量衰減也就愈嚴重。
平板膜組件在並聯運行時,如果各流道阻力相當,則料液進入後向各流道的分布也是均勻的。但若某一流道沉積嚴重,阻力增大,則料液分布便會傾向於其他流道,使該流道進料減少,流道膜面流速降低,沉積更為嚴重,並逐步失去錯流過濾的優勢,成為“死濾”,通量也就大幅度降低,這樣便出現了圖3及圖4中截留分子量最大的PES700膜和PES500膜最先衰減且衰減幅度最大的結果。
通過上述理論分析和試驗驗證,提出如下觀點:“並聯運行的平板膜組件中,水通量最大者優先衰減且衰減幅度最大”。
相關詞條
霉變 | 煅炭 | 粒密度 | 煉 |
露潤 | 離子透入劑 | 爁 | 臨界相對濕度 |
雷公炮炙十七法 | 蜈蚣片 | 露烏賊骨 | 口腔用膜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