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經濟

分娩經濟

分娩經濟,就是由由分娩帶來的孕嬰經濟,包括母嬰用品、家政服務、住院產檢等行業,都是分娩經濟的主力。由於中國孕產婦的增加,以及攀比心理等因素的影響,使中國的分娩經濟異常活躍,一些不利因素也因此產生。

簡介

分娩經濟分娩經濟
所謂分娩經濟,是由分娩帶來的一系列經濟支出。從2000年的“千禧寶寶”,到“金豬寶寶”、“奧運寶寶”、“福牛寶寶”,還有即將來臨的“二胎寶寶”,一輪又一輪的生育高峰,讓女人和孩子成為市場主角。據網友統計,在北京生孩子,從門診產檢到住院、請月嫂、買嬰兒用品,到孩子出生時加起來的費用可以達到三萬元以上,分娩經濟催生了母嬰市場的異常紅火。

原因

攀比心理

年輕一代的“80後”、“90後”家長,他們本身成長過程就比較優越,崇尚名牌和高品質,生孩子時要求更高;加上不少家長之間喜歡互相攀比,為了成為“最好的”,不惜一擲千金。商家正是盯住了這種心理,打出各種宣傳旗號,變著花樣吸引消費者,相關產品的價格也水漲船高。

剖宮產率高

2014年3月,美國醫療保健研究與質量局(AHRQ)公布了全美醫院住院費用,並列出了十大住院費用最昂貴的疾病,其中分娩排在第4位,為124億美元,主要原因是剖腹產率偏高。

黑龍江省衛生計生委2014年初發布的數據則稱,目前黑龍江省剖宮產率高達61%,剖腹產比順產而言收費較高,但仍有很多年輕產婦選擇,這與“年輕人怕疼”有一定關係。據資料顯示,中國總剖宮產率達46.5%,為世界第一,已經達到世界衛生組織對剖宮產率設定的15%的警戒線3倍多。

行業狀況

分娩經濟分娩經濟
中國孕嬰童產業發展委員會的資料顯示,目前(2014年)中國孕嬰行業的發展世界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中國人口與計畫生育委員會的研究顯示,中國的最高出生率大約出現在2016年,人口峰值為2028年,隨著“單獨二孩”制度的開放,我們即將迎來新一輪“生育潮”。

據《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指出,在2005~2020年期間,中國將形成一個生育高峰,人口增長數量將保持在每年1300-1500萬的水平。換句話說,每年中國的孕婦產婦至少有2800—3000萬之多,形成一個數量龐大且穩定的新媽媽市場。

全球消費者研究機構KantarWorldpanel監測顯示,中國嬰兒用品市場在2012年銷售總金額為307億元,估測2017年整體嬰兒用品市場的銷售規模將擴大至463億元,相比2012年增長50%,衝破500億大關指日可待。國內的母嬰用品市場正迎來一個黃金十年。

消費範圍

產檢住院

私立醫院產檢動輒收費幾萬元,而公立醫院產檢難則主要是排隊時間長。而由於各地政策待遇不一,費用也成了許多人無法迴避的負擔。據媒體2012年的報導,在廣東,順產報銷2000元、剖腹產則報銷3500元。產前檢查至少要花費2000元以上,多的甚至超過3000元,這對參保人而言是一個不小的負擔。東莞一位女士除去8次免費的產前檢查外,從懷孕8個月起的產前檢查到生產前,個人花費超過了3000元,但僅在順產後能報銷2000元。

母嬰產品

在北京朝陽區北四環附近方圓1.5公里左右的範圍內,就有3家“樂友”、“麗家寶貝”等大型母嬰用品連鎖店,3個嬰兒游泳中心,4家兒童攝影室,4個早教連鎖機構,3個可提供孕期及產後保健服務的美容院和月子會所,以及一些私營的嬰幼兒服裝店等。這些產品幾乎囊括了母嬰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網上,母嬰產品的銷售也很火爆,京東商城、蘇寧易購、噹噹網等購物網站,都把“孕、嬰、童”放到了醒目的位置作為主打。在淘寶網,母嬰相關產品被分成孕產新生、早教玩具、嬰幼食品等6大類,每大類又細分為20-30個小類。

月子花費

分娩後坐月子的花費也不少。很多城市的月嫂工資超過普通白領,北京的月嫂月薪從數千元到數萬元不等。即使如此,很多人還是願意花大價錢請月嫂。有業內人士表示,月薪1萬元左右的月嫂很受歡迎,常常需要預約。

欺詐陷阱

分娩經濟分娩經濟
1、生兒育女雖然屬於剛性需求,但是,商家的誇誇其談、家長的急切心理,很容易使人挑花眼。比如,很多家長喜歡“海淘”,買國外的營養品、輔食等給孩子吃,但海淘也面臨無法提供入境檢驗檢疫合格證、保質期等一系列問題,未必適合國內人的體質。

2、最貴的未必是最好的,很多月子醫院、月子會所抱孩子、餵奶等全方麵包乾,這雖然方便省事,卻剝奪了媽媽和孩子在一起的機會,對孩子心理發育可能帶來不利影響。

3、電動搖籃、高檔嬰兒車等高級裝備,也很容易拉遠父母和孩子的距離,影響孩子安全感的形成和人格發展。

4、業內人士透露,月嫂市場存在價格虛高問題,有些高價月嫂有價無市,大家應擦亮雙眼,以免花冤枉錢。

理財建議

分娩經濟分娩經濟
分娩經濟市場巨大,但更多人關心如何在不影響產婦生活質量的前提下,降低這方面的花費。對此,專家給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1、順其自然,生育別扎堆。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婦產科教授劉敏指出,很多中國人喜歡討彩頭,非得生“龍寶寶”、“馬寶寶”不可,甚至為了趕良辰吉日,不惜要求剖腹產。這種人為影響自然孕產過程的做法並不可取,甚至可能對產婦帶來傷害。扎堆生孩子還可能推動分娩相關用品漲價,花錢更多。

2、就近建檔,不用總往大醫院擠。

劉敏表示,除了三級醫院,很多二級醫院和一些比較好的社區醫院也具備助產資格,而且醫療設備並不落後,人也會相對少些。沒有特殊疾病的孕產婦完全可以到這些醫院建檔、產檢,分散醫療壓力,自己和家人更輕鬆,這些醫院的收費也相對較低。

3、合理消費,不要把生孩子搞得太“隆重”。

專家提醒,追名牌、買進口,既增加無謂的消費,也浪費了社會資源。如果醫生認為情況允許,建議選擇順產方式,不僅對產婦和孩子健康都有好處,也節約了成本。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