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美蘭

刀美蘭

著名舞蹈家刀美蘭幼年深受傣族傳統舞蹈的薰陶,1954年進入西雙版納自治州民族文工隊。1959年調入雲南省歌舞團任舞蹈演員,被評選為雲南省勞動模範。1986年當選為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團委員、中國舞協常務理事。2003年當選為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常委。她的表演淳樸自然、委婉細膩,舞姿輕柔。她成功地在《召樹屯與楠木婼娜》劇中創造了孔雀公主形象,享譽全國。

基本信息

個人概況

鞏俐(左)與刀美蘭(右) 鞏俐(左)與刀美蘭(右)

刀美蘭,1944年出生於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宣慰街。1954年進入西雙版納自治州民族文工隊。1959年調入雲南省歌舞團任舞蹈演員。1961年調入北京東方歌舞團任舞蹈演員。1970年文化大革命中被錯誤下放至雲南省建築機械廠當描圖員。1972年調入雲南省歌舞團任舞蹈演員。1978年當選為雲南省政協常委。198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3年當選為雲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當年被評選為雲南省勞動模範。1986年當選為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團委員、中國舞協常務理事。1990年當選為雲南省文聯副主席、雲南省舞蹈家協會主席,1997年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第九屆委員。2000年當選為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國家環境使者、中國文聯委員。2003年當選為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常委。   現為中國舞蹈家協會顧問。

人生經歷

童年經歷

刀美蘭 刀美蘭

小時候,每當和奶奶到佛寺里賧佛的時候,幼小的刀美蘭就常常被佛寺里豐富多彩的美麗壁畫吸引住了,老人們在虔誠地賧佛,幼小的刀美蘭常獨自一人呆立在壁畫前,一面看,一面想,一面模仿壁畫中各種栩栩如生的姿態,一舉手、一投足地比划起來,並記在腦海里。“那時在草地上玩耍,到瀾滄江沐浴都要跳一陣子舞,比劃的動作就是從佛寺壁畫裡學來的。”已經60歲的刀美蘭回憶起童年的往事時還記憶猶新。“那時,家很窮,母親主要給人織布、刺繡、剪裁衣服。在傣族的織錦中,上面都要織有許多美麗的圖案,有大象、孔雀、佛塔等,心靈手巧的母親織的傣錦最漂亮,各種各樣孔雀的繡圖,讓我愛不釋手,在以後藝術生涯中形成的‘美蘭味’,很多就是從中得到的啟迪。

傳奇人生

刀美蘭 刀美蘭

1954年,雲南省民族工作隊到各村寨挑選文藝苗子,籌建西雙版納州文工隊。刀美蘭被選中了。那時,文工隊雖然條件簡陋,訓練卻一點不含糊。由於太辛苦,加上風俗不同,家長們紛紛把孩子拉回家。一起去的夥伴,最後只剩下小美蘭一個人。在改編自傣族民間傳說《召樹屯》的舞蹈《召樹屯與南吾諾娜》中,刀美蘭扮演了“孔雀公主”。這不僅開創了女子孔雀舞的先河,還對表演形式做了革新,去掉了面具,顯出了“公主”美麗的真容。

一個美麗的地方,總是容易誕生美麗的故事;而刀美蘭的傳奇故事,則是在1956年的中緬邊民聯歡大會上開始的。聯歡會先在國內的德宏舉行,後來又到了緬甸。周恩來總理也來了,宴會時就跟刀美蘭一桌,讓她喜出望外。當時,刀美蘭穿著一件布拉吉,周總理就問她:“今天是你們的節日,為什麼不穿民族服裝呢?”事先毫無準備,小美蘭倏地臉就紅了。當小美蘭跳完了獨舞《種鳳梨》,周總理帶頭鼓掌;在接見演員時,他鼓勵小美蘭說:“今天的舞蹈跳得不錯,你要苦練基本功,還要向老藝術家學習。傣家人把孔雀當做吉祥幸福的象徵,你這個小孔雀要高飛,飛遍全中國、全世界。”時隔多年,刀美蘭對當時的情景依然記憶猶新。而另一段故事更為傳奇:原來,在緬甸的時候,小美蘭所扮演的“孔雀公主”,不僅傾倒了千萬緬甸的觀眾,也讓當時的緬甸王子一見鍾情。王子決意要娶“公主”入宮,並計畫在仰光郊外的演出現場“搶親”。當時的情況萬分緊急,如果處理不好,就會釀成一起引世界注目的外交事件,甚至會影響到中緬兩國的外交關係。為了此事,周恩來總理覺都沒睡好,先是安排小美蘭提前回國,又以“她年紀還小”向緬方作了解釋。

後來,刀美蘭被調到了雲南省歌舞團。1957年,刀美蘭扮演“孔雀公主”,在北京首屆全國少數民族音樂舞蹈匯演中一舉成名;1959年,她參加國慶10周年獻禮演出,表演了《少卜少》、《趕擺》,第一次走進了人民大會堂,還受到了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不久,東方歌舞團成立。在周恩來總理的關懷下,刀美蘭來到北京,並在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中擔任部分章節的領舞。  

刀美蘭畫像 刀美蘭畫像

刀美蘭因為跳孔雀舞而小有名氣,不久就到北京參加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從那以後,國家領導人每次到昆明考察或陪外賓訪問,都要看她跳的孔雀舞。因為《召樹屯與楠木諾娜》的傳說在泰國、緬甸、寮國、印度等國家都是老百姓熟知的。1957年,刀美蘭所在的雲南省歌舞團被指定隨同周恩來總理到緬甸訪問演出。那年,刀美蘭剛好15歲,漢語都還不會講,在台上穿孔雀服的時候很漂亮。演第一場時,緬甸17歲的王子跟他父親就坐在台下的一個包廂里。王子一看見刀美蘭在台上的表演,就被迷住了。王子托人打聽到演“孔雀公主”的人名叫“楠蝶提娜”(“楠”是皇室里公主的姓)。王子馬上提出要娶刀美蘭。王子找到了當時緬甸總理吳努,請他出面找周總理,談娶刀美蘭的事情。周總理誠懇、委婉地說:“‘孔雀公主’年紀太小了,還是一棵剛剛冒出來的嫩芽,晚一點,再過上幾年,就可以了。” 王子聽到這樣的答覆很擔心。還要等上一兩年,不能等了。他們決定按照傣家民間搶親的習俗處理這件事。時間和地點就定在第二天歌舞團演出的仰光郊外。有人把搶親的事兒匯報給周總理後,周總理立即安排人當天晚上用專機把刀美蘭從仰光送到昆明,“孔雀公主”換給另一個人演。那天,王子派的人馬什麼事情都弄好了,就預備到現場動手搶,可里里外外地找了個遍都沒有找到刀美蘭。幾年後,刀美蘭又到仰光去表演,王子還一直在打聽刀美蘭,可刀美蘭已經結婚了

文革衝擊

全國政協委員刀美蘭(左) 全國政協委員刀美蘭(左)

文革中刀美蘭被下放到雲南省建築機械廠當繪圖員,離開了自己熱愛的舞台。但刀美蘭沒有放棄對舞蹈的追求,她堅定地面對冷酷的現實,從鮮花、讚揚聲中走出來,走到工廠、農村、部隊、學校、醫院,人們一認出刀美蘭就要她跳舞。在醫院,醫生和護士開玩笑對她說:“你不給我們跳舞,我們就不給你看病。”澡堂的服務員也說:“不給我們跳舞,就不給你放水。不要怕,給大家跳吧,沒人會說是‘封資修’。”看到人民民眾這樣真誠,刀美蘭看到了重返舞台的希望。那時,在工廠、農村、部隊、學校都能看到刀美蘭的翩翩舞姿。在那樣的年代,刀美蘭仍然堅守著自己的信念。

鑄就輝煌

孔雀舞 孔雀舞

1978年,春風吹走了陰霾,刀美蘭重新回到了夢寐以求的舞台。在那年的國慶節,刀美蘭的獨舞《金色的孔雀》在老舞蹈家劉金吾的協助下,緊張地排練了兩個多月後,終於登台演出。伴隨著清泉般的音樂,匍匐在草地上的金孔雀漸漸醒來,朝霞射進了森林,鳥兒在自由地飛翔,金孔雀也情不自禁地翩翩起舞……當音樂最後一個音符落下時,劇場裡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之後,刀美蘭又表演了《水》,刀美蘭以傣家女子特有的身體造型,配上解發、洗髮、甩髮、曬發、抖發、挽發、梳理等一連串表演,再次贏得觀眾的好評。1980年,在大連舉行的第一屆全國單人舞、雙人舞、三人舞比賽中,刀美蘭的《金色的孔雀》、《水》都得了獎。最能體現“美蘭味”的是1982年在北京、上海等十大城市上演的“刀美蘭獨舞晚會”。刀美蘭每到一處都湧起一陣熱潮,她還應邀到世界數十個國家和地區演出。刀美蘭的舞蹈以她獨特的藝術魅力傾倒了一代又一代觀眾,被譽為“金孔雀”。原舞蹈協會主席吳曉邦尊稱她為“舞神”;非洲人民稱她為“非洲之神”。這隻從瀾滄江邊起飛的“金孔雀”,成為享有國際聲譽的東方舞蹈家。 竹樓里的祝福在竹樓里,鄉親們為迎接刀美蘭歸來,擺好“茂歡”(神桌),請來佛爺和寨子裡的老人,他們要按照古老的習俗,為刀美蘭舉行拴線儀式。刀美蘭身材勻稱,雙目清澈,在鄉親們的簇擁下虔誠地跪在為她製作的神桌前,聆聽佛爺為她念誦《沙比滴約》祝福經,然後老人們邊為她拴線邊唱起了古老的歌謠。

藝術成就

著名舞蹈家 著名舞蹈家

刀美蘭雖未涉足舞蹈學校專修,但她卻在社會大學的藝苑中採花釀蜜,編織出詩一般的五彩花環。從20世紀50年代的《孔雀公主》、《少卜少》、《趕擺》到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金色的孔雀》和《水》的表演,都以迷人的藝術魅力向世人展示了她那獨特的藝術風采,在海內外舞壇上散發出民族藝術的芳馨。

1956年,刀美蘭在傣族舞劇《召樹屯與南吾諾娜》中,飾演了孔雀公主的角色,從此結束了千百年來孔雀舞由男人扮跳的歷史,成為了中國舞台的第一個‘孔雀公主’。

1957年刀美蘭在第一屆全國少數民族音樂舞蹈會演中扮演“孔雀公主”獲獎。

1957年,全國第一屆少數民族音樂舞蹈調演,傣族舞劇《召樹屯與南吾諾娜》被雲南省選派到北京參加匯演。同年,刀美蘭所在的雲南省歌舞團被指定隨周恩來總理到緬甸訪問演出,引起了轟動。那年,刀美蘭剛好15歲。

1961年的傣族潑水節,刀美蘭表演獨舞《種鳳梨》,獲得周總理讚賞。

1964年,刀美蘭參加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的錄製,擔任花環舞的領舞,受到了毛主席和劉少奇副主席的親切接見。  

1980年第一屆全國舞蹈比賽中表演的傣族獨舞《水》、《金孔雀》獲優秀表演獎。

1982年由刀美蘭主創並表演的“刀美蘭獨舞晚會”受到國內外專家和廣大觀眾的高度評價。

人生寄語

舞蹈是我的靈魂,我永遠崇善舞蹈的自然美。

15歲被毛澤東接見,2009年65歲2月17日又被溫家寶總理接見討論少數民族的孩子教育問題。

她65歲有40歲的樣子頭髮烏黑,皮膚白皙。是普洱茶養了她

埋碼養發秘訣

埋碼養發經

刀美蘭 刀美蘭

有著“孔雀公主”稱號的著名舞蹈家刀美蘭,今年已經68歲了。如今,她不僅舞姿依舊那么優美,風韻不減當年,她的秀髮也依然如初,而且發質柔韌,甚至找不到一根白髮。

刀美蘭拿出了一個小桶,裡面裝的是一些混濁而黏稠的液體。刀美蘭解釋說:這是淘糯米剩下的淘米水,她已經存了1個多月了,裡面積聚了很多營養成分。洗頭髮的時候,她根本不用洗髮水,就用淘米水來清洗她那一頭飄逸的長髮。

原來,淘米水是傣族女子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洗髮秘訣,刀美蘭的奶奶、媽媽都是這樣一代一代洗下來的。這些淘米水不但要黏稠,更要放上一段時間,讓它自然發酵。別看桶里的水散發著酸酸的味道不太好聞,但是洗髮的功效可是不容小覷的。

淘米水裡有很多從米上洗下來的小顆粒,這些小顆粒能夠吸附髒東西,起到去污的效果,而且水裡含有維生素B,能夠幫助頭髮生成黑色素細胞。

樹葉護髮

緊實容顏 緊實容顏

除了淘米水,刀美蘭洗頭髮時還用上了一種樹葉,這是傣族姑娘專門用來護髮的樹葉,只生長在深山老林里,名叫“埋碼”(音)。刀美蘭先用手把樹葉揉碎,等樹葉里的油脂都出來了,再加水稀釋,就做成了天然的護髮水。用淘米水洗完頭髮之後,再擦上香香的“埋碼”水,頭髮不但順滑,而且又軟又亮又黑。

其實,自從刀美蘭離開家登上大舞台之後,用家鄉傳統方法洗髮的機會就少了,她說,那些現代的洗髮水,不知怎么的,在她頭上總是起不到效果,而且頭髮還特別容易掉。後來回家又用了自家的淘米水和采來的樹葉,頭髮才重新變得烏黑亮澤。一直堅持用傳統方法洗髮的刀美蘭的母親,今年80多歲了,頭髮還是特別漂亮,長長的一直垂到膝蓋。

不過,現在西雙版納這種叫“埋碼”的樹葉越來越少了,而且刀美蘭有時要到其他地方去出差,就更接觸不到這些樹葉了,那她的頭髮怎么養護呢?她想出了一個替代的辦法:用檸檬汁。因為檸檬汁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C,可以幫助細胞恢復活力

蜂蜜普洱茶水養顏

不認識刀美蘭的人,看她的外表都會以為她只有40歲,她的肌膚看起來非常光滑並富有彈性,幾乎就沒有多少皺紋。當年《東方紅》里那個翩翩起舞的傣族少女,成為現在已經68歲的金孔雀。時光遠去,她輕盈的舞步沒變,纖柔的身姿沒變,就連細膩的肌膚也變化不多。您瞧她的手,她的脖子,她的下頜,一律光潔白皙,可不像這個年齡段的人,有什麼奧秘呢?

刀美蘭的保養秘訣,就是她家的祖傳配方——蜂蜜+普洱茶水。

蜂蜜自古就是排毒養顏的佳品,其中的蜂膠、蜂王漿、花粉等元素,含有多種人體需要的胺基酸和維生素。現代醫學臨床套用證明,新鮮蜂蜜塗抹於皮膚上,能起到滋潤和營養作用,使皮膚細膩、光滑、富有彈性。優質蜂蜜在室溫下放置數年不會腐敗,表明其防腐作用極強。實驗證實,蜂蜜對鏈球菌、葡萄球菌、白喉桿菌等革蘭陽性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具有抗菌消炎、促進組織再生的功能。專家認為,原蜜造血功能好,常吃麵如桃花。這對行經失血的女性,是一大補益,還是很好的美容食品。

刀美蘭每天都會喝一杯美容排毒的普洱茶,每次喝剩下的普洱茶水,她都會留到第二天。然後,她取1份蜂蜜、2份普洱茶水,倒入容器里,將它們攪拌均勻,每次用手指沾少許混合後的蜂蜜普洱茶水,在臉上、脖子上以及手上等容易出現皺紋的地方輕輕拍打。這個拍打,要手指留有空隙,而不是五指併攏。這是刀美蘭的祖傳配方。使用這個配方,可以保養和護理肌膚,使肌膚細膩滑嫩,防止皺紋的產生。普洱茶有利尿、排毒、抗輻射等功效。日本科學家研究表明,普洱茶中含有一種叫兒茶素的物質,可以起到美容潤膚的功效。上面提到的用蜂蜜普洱茶水美容的“拍打”可以有效地擴張肌膚的毛細血管,使營養成分更容易被肌膚吸收。

據刀美蘭回憶,她的媽媽、姨母當年沒有什麼化妝品,從來也不知道什麼叫做化妝品,就是這樣保養的。平時準備一個小罐,用來裝蜂蜜,地地道道的原生態蜂蜜,沒有添加任何東西,從山上一窩一窩的采出來,一捏就捏進去了,聞起來特別香。

人家說小藥治大病,沒想到刀美蘭那么大的舞蹈家用的是如此簡單天然的化妝品,效果確實很好。她說她們家祖祖輩輩的女人都這么用,到老皮膚都不錯。

刀美蘭年過花甲,皮膚白皙細膩,有光澤,而且幾乎沒有中老年女性最頭疼的色斑,原來這美貌的後面就是蜂蜜加普洱茶的功勞。

不老容顏 不老容顏

用蜂蜜做面膜,很多人都嘗試過,營養美容的效果不用多說,但刀美蘭調製這美容品普洱茶多,蜂蜜少,普洱茶的茶水還能有美容的作用嗎?還真是,普洱茶里兒茶素的抗衰老作用比維生素C和維生素E還高,是一種天然的抗氧化劑,抗衰老的作用非常好,而且茶水還可以殺菌消炎,經常用茶水抹臉還能防止長痘痘,能修復曬傷的皮膚,或者說還有一定的防曬功效。茶水還有去油的功效,油性皮膚用這個方法尤其適合。看來刀美蘭家傳的這個用普洱茶水加蜂蜜做的化妝品還真不錯,但是她說東西雖然簡單,用的方法卻有講究,跟普通化妝品的抹法不一樣,它就一個字——拍。刀美蘭說:“不要擦,就是拍。年紀大了,眼皮、眼角會皺,都要拍到。然後是嘴唇,營養就全部進去了。手、脖子和臉蛋也要拍,按照我這個年紀,應該有黑斑了,可是現在沒有黑斑。”

拍,第一能讓肌膚吸收得更好,第二還有活血化淤的作用。有位專家曾經做過一個試驗,讓一些手背上長老年斑的老人每天早晚像這樣拍打手背各300下,十幾天后,那些老人手背上的老年斑基本上都沒有了。所以像刀美蘭這樣,從小就用蜂蜜加普洱茶水拍打臉部、脖子和手,開個玩笑說,想長黑斑都不容易。但是回過頭來看,刀美蘭那么好的狀態其實就是得益於從小的習慣,有一句名言說:“起先是我們造成習慣,後來是習慣造成我們。”一次兩次不叫習慣,習慣是一種累積,習慣是一種力量,我們決定習慣,而習慣決定健康。

在傣家人的吊腳樓里,有著另外一種飲食習俗,那就是進餐的中途,他們都要把事先泡好的普洱茶倒入飯碗,津津有味地吃著“茶淘飯”。普洱茶能夠有效地刺激人體的新陳代謝,加速脂肪分解。研究資料顯示,因為它經過獨特的發酵過程,可以提高酵素分解腰腹部脂肪的功能。普洱茶中的麴菌含有微麴菌後發酵,可抑制體重增加,減少血液及三酯中的膽固醇甘油脂。一般人喝茶,都是在進餐前後的微效或無效狀態下,而傣族人則在進食的過程中未雨綢繆,十分有效地控制了脂肪的形成與堆積,防止產生贅肉,所以能夠飽吃不肥,這就無怪乎他們個個身形良好了。

刮痧活血滋陰

刀美蘭習慣用牛角梳子和清涼油刮痧,清涼油有溫通經脈、活血解毒的作用,牛角能夠滋陰涼血。

在後背上刮出一個“非”字形狀,不能刮在中間,要刮在旁邊的兩股肌肉上。有時候晚上睡覺被子沒有蓋好,著涼了腰疼,刮痧能很快治好。這種刮痧還有一個講究:刮完後背一定要刮前胸。光刮後背不刮前胸,病不但不容易好,說不定還會更重。因為後頭的病痛出來了,還會整個跑到前面去,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前胸也如法炮製,也刮出個“非”字形狀來。刀美蘭丈夫的掉頭髮毛病,就這么治好了。其實從中醫的角度,這也不難解釋,因為人的前胸後背都有很多穴位,刮痧刮出的“非”字,正好經過這些穴位,可以刺激頭髮的生長。

刀美蘭說,這都是用大自然的東西,跟我的舞蹈一樣,越自然越美,越純真越好。

中外知名舞蹈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