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姓

出姓

出姓第一個淵源:源於鮮卑族,出自漢朝時期鮮卑拓跋氏族乞伏部出連乞都,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出姓出姓
出[出,讀音作chū(ㄔㄨ)]

姓氏淵源

出姓出姓
第一個淵源:源於鮮卑族,出自漢朝時期鮮卑拓跋氏族乞伏部出連乞都,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出連乞都(公元?~399年)是十六國時西秦國丞相,自乞伏乾歸即位(公元388年)即任此職,連任達十二年之久,封南川公。逝世後諡號為“宣公”。其後裔在北魏漢化改革過程中以“出”為氏。
第二個淵源: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朝內廷太尉、明朝海西侯納哈出的後裔,屬於以先祖名字拆字漢化改姓為氏,或避難改姓為氏。
在福建省泉洲市惠安縣北二十公里外的山區,塗嶺小壩洪厝坑,聚居著幾百戶姓“出”蒙古族人,其家廟大門楹聯寫“燕南無二族,惠北自一家”,點明了在百家姓中找不到“出”氏源流。原來他們是元朝蒙古貴族的後裔,祖先乃成吉思汗的重臣木華黎,官拜太師,爵封魯王,權傾朝野,顯赫風光。
被惠安縣出氏族人尊為始祖的“不歸公”納哈出,在元朝末年官至領兵太尉。恰值元朝滅亡,被迫降於明朝,後又聚兵反叛,屢犯遼東,卻被明太祖朱元璋手下大將葉旺擊潰,無奈下再次歸降後,被朱元璋封為海西侯。
納哈出後來在隨潁國公傅友德出征雲南時,病逝於徵途之中。
納哈出的長子察罕因“藍玉黨叛逆案”被處死,次子佛家奴(亦稱福家奴)當時正在福州中街屯田御倭,聞長兄被誅,擔心受株連禍及九族,便棄職歸田,隱居在惠安縣的荒郊野嶺,取父親納哈出的名字之最後一字取漢字諧音“出”為姓氏,以“燕山”為郡號,以示永世不忘先祖是驃悍威猛的蒙古族英雄。
出氏族人最初隱居在惠安縣九都梅峰鋪(今福建省惠安後龍上西村),後遷徙到惠安縣十都樟市鋪,也就是現在塗嶺洪厝坑一帶,依溪流小水壩帝建居,默默地勤耕苦讀,繁衍子孫。直至第十二世孫出科聯在清乾隆年間考中進士,並官授翰林院檢討後,後人才在家廟中懸掛“忠節”和“進士”、“文魁”、“解元”等鎏金橫匾。
據傳,出科聯在隨乾隆大帝下江南時,清世祖皇帝對這位隨臣的姓名很奇怪,即予詢問,出科聯變趁機奏明這個姓氏的來龍去脈,遂使隱姓埋名數百年的出氏源流明白於天下。

各支始祖

出姓出姓
據史籍《元史》《明史》及清康熙五十七年出質候撰寫的《出府族譜》,其世系如下:
始祖:孔溫屈哇,札刺兒氏,世居阿難水東。以戚里故在太祖麾下,從平篾里吉,征乃蠻部數立功。後乃蠻又叛,太祖與六騎走,中道乏食,擒水際駝殺之,燔以啖太祖,追騎重及,而太祖馬斃,五騎相顧駭愕,孔溫屈哇以乘馬濟太祖,身當追騎死之。至治元年,詔封孔溫屈哇推忠佐命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魯國王,謚忠宣。
一世:木華黎(公元1170~1223年),蒙古族,滅金未竟死,年五十四歲。元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詔封,體仁開國輔世佐命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魯國王,謚忠武。
二世:孛魯,佐太祖征西域金國殘部時戰死,終年三十二歲,元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詔封,純誠開濟保德輔運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魯國王,謚忠定。生子七人。
三世:塔思,滅金殘部,元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戰死,終年二十八歲,謚忠宣,生子四人。
四世:乃燕,塔思長子,元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戰死,封魯郡公,生子二人。
五世:碩德,乃燕長子,隨太祖征西域戰死,追封魯郡公。
六世:拜住,元亡,投井死。
七世:朵兒只,遼寧行省左丞相。
八世:朵兒值班,右丞相。
九世:納哈出,據《明史·馮勝傳》曰:“納哈出者,元木華黎裔孫,為太平路萬戶(今安徽當塗),太祖克太平,被執以名臣後,待之厚,知其不忘元,資遣北歸,元既亡,納哈出聚兵金山(今遼寧康平),畜牧蕃盛,帝遣使招諭之,終不報,數犯遼東,為葉旺所敗,勝等大兵臨之,乃降,封海西候。從傅友德征雲南,道卒,子察汗改封瀋陽候,坐蘭玉黨死”。又載:“元太尉納哈出,擁眾數十萬,屯金山(今遼寧康平),數為遼東邊害。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朱元璋命馮勝為征虜大將軍,穎國公傅友德,永留候蘭玉為左右副將軍,率南雄候趙庸等,以步騎二十萬征之……乃降,得所部二十餘萬人,牛、羊、馬、輜重三百里。還至亦迷河,復收其殘卒二萬餘,車馬五萬……師還,以捷聞……盡將降眾二十萬入關,帝大悅。”

郡望

出姓出姓
燕山郡:在宋朝時期稱燕山府路。燕山府路包括有一府:燕山府;九州:涿、檀、平、易、營、順、薊、景、經;總領二十縣。宋朝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詔山前收復州縣,合置監司,以燕山府路為名,山後別名雲中府路。燕山府:唐朝時期為幽州范陽郡;五代十國時期石晉以范陽郡賄賂遼國,遼國將其建為南京,又改號燕京;金國滅契丹後,以燕京及涿、易、檀、順、景、薊六州二十四縣來歸;宋朝宣和四年改燕京為燕山府,又改郡名為廣陽,領十二縣;宋宣和五年(公元 1123年),童貫、蔡攸入燕山;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郭藥師以燕山叛,金國復取之;下轄十二縣:析津、宛平、都市(賜名廣寧)、昌平、良鄉、潞縣、武清、安次、永清、玉河、香河(賜名清化)、漷陰。宋宣和七年再陷於金國。元朝時期沿襲宋朝建制,歸大都統轄。明朝時期明成祖朱棣在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遷都後稱北平府。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改稱北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稱北京市。出氏祖先佛家奴把坐落在福建惠安境內的煙道山改稱為“燕山”,以為“燕山郡”,是為了表明緬懷自己的祖先曾輝煌於元朝時期。

名人

出光育:(公元1456~?年待考),蒙古族,蒙古札剌亦兒部人,木華黎後裔;福建泉州塗嶺新厝人。著名出氏第五世祖。
明景泰末年(公元1450~1456年)農曆10月,出光育由福建泉州塗嶺新厝鄉遷居照船山下洪厝坑(今福建泉州泉港區塗嶺鎮小壩村洪厝坑自然村),從壬午(公元1462年)至今已五百九十二年。
妣陳氏,生長伯祖智惠(居西坑鄉),副妣某氏,傳生四子(又傳太宗門口一穴單坑,是細媽墓,即富地):出碩叟、出確齋、出聰、出明(字睿軒)。
從五世祖出光育遷居洪厝坑,家族經明、清、民國的繁衍,發展迅速,為如今的燕山蒙古族。
出光育遷居洪厝坑,路經現泗洲水庫後地段名石梯路時,一邊孩子,一邊鐵鍋,因路滑滑下,鐵鍋破,孩子滾下水溝。出光育抱起,迎天自語,此棄舊迎新,喜題石梯路,現石刻存在。
出光育之墳葬於橫溪蛇頭山地,面向東,即面燕山,刻寫:“皇明,燕山出府光育出公,妣儒人某氏,元將納哈出後裔。”
出科聯:(公元1685~1765年),蒙古族,字乾甫,號淑渠,行居三,蒙古札剌亦兒部人,木華黎後裔;福建惠安塗嶺洪厝坑人。著名清朝官吏,出氏第十二世祖。
出氏祖先在元代為派往監督縣令的元官“達魯花赤”。明初,元官紛遭殺戮,因出氏祖先較為愛民,得鄉民幫助,藏匿定居,在洪厝坑流傳下蒙古族一支。至出科聯,已歷十幾代。
出科聯生平析朗讀書,十八歲中秀才,十九歲受知於程學憲,補弟子員,鏇朗冠三軍,補邑優行廩生。清乾隆戊午年(公元1738年),三十歲登本省鄉試榜首第一名(解元)。清乾隆已末年(公元1739年),聯捷進士,欽點翰林院庶吉士,特受檢討。是當時頗有名望的書法家,惜其墨跡均已不傳。
出科聯曾隨乾隆大帝下江南巡遊,清世祖皇帝對這位隨臣的姓名很奇怪,即予詢問。出科聯趁機奏明出氏得姓的來龍去脈,遂使隱姓埋名數百年的“出”氏源流明白於天下。乾隆大帝當即稱譽:“好個奇姓!”
出科聯以玉言報達家鄉。太史公雖行成名立,而年不停挺,好獎誘後進而秉性剛方,不與時俯抑,放在史館十餘年不得遷。
出科聯與族人敦詩說,言孝言慈,而於讀書一節尤於,郡太守聘主梅嶺書院掌教。胡天不永其年,竟終於清乾隆丙酉年(公元1765)農曆7月14日寅時,距生清康熙已丑年(公元1685年)農曆2月12日寅時,終年四十五歲。
嫡配何氏先歿,副室蔣氏,孝男二:長子出火娟,何氏出;次子出火甫,蔣氏出,女四:承、重、孫、倌,孫室曾一孫,男王秀,余繩未久合以也。請乾隆甲辰年農曆11月3日葬於陳厝坑鄉厝後燕山之麓祖墓右邊。穴坐乙向辛兼卯酉,分金卯丁酉,分居兩廣,嫡氏先歿,與生孫(字克仲)合葬小壩打蛇厝後,地名夫人墓。 (不孝承重孫倌稽桑叩志。)
附_出科聯律詩二首:
《七律·游廬山》:“廬山竹葉幾春秋,雲鎮高峰水自流。萬里長江飄玉帶,一輪明月滾金球。眼觀西北三千界,勢壓東南十二洲。一時光景看不盡,天緣有運再來游。”
《七律·故鄉別主箋》:“遠別家山歲月寬,空齋蕭灑故情歡。芸憲政讀勤磨礪,自可回首蔗境觀。結廬人境絕囂塵,正似山居木石鄰。遐想英才看薈萃,黃叨遴選沐皇仁。山氣清奇靈秀增,衣冠文揚昔崢嶸。而今撫樹兼懷古,松護峰巒半陰晴。回顧山頭萬疊壽,迴環曲水騰蘭亭。流連此地真難得,即景題詩興舍呈。”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