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水滸

出入水滸

《出入水滸》是2009年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劍冰。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出入水滸出入水滸

《出入水滸》為“悅讀古典名著”書系之一,共辟十六章,分別論述了梁山排名規則,《水滸》人物的綽號、武藝、謀略,《水滸》中的女性,梁山外的好漢,梁山上的非好漢,《水滸》中的風俗節日等。作者對古書涉獵甚廣,引經據典,信手拈來,使行文典雅又頗具文采。為適應年輕讀者的閱讀習慣,作者也常在文字中插入一些現代化語言,如把秦樓、楚館說成“紅燈區”,把孫二娘說成“卡門式人物”,使文章幽默風趣。固之作者對《水滸》的熟悉且具獨到見解,如對人物綽號之分析,作者自製的人物武藝排行榜等,均使《水滸》迷始而覺得新鮮,繼而覺得有理;而未讀《水滸》者則有了對原著的深厚興趣。全書編排合理,文字流暢,兼具知識性與導讀性。

目錄

第一集 《水滸》故事流變

極端暢銷書如何煉成

《水滸》版本知多少

第二集 天下泊迷何其多

小說評點的開創者

金聖歎與他的『聖經』

域外《水滸》迷一瞥

賽珍珠與《四海之內皆兄弟》

沙博理的《Outlaws of the Marsh》

第三集 趣說《水滸》人物綽號

因物象形

隨類賦彩

兵器十八般

三十六行

虎嘯龍吟

氣韻生動

費猜疑的號中玄機

鎮三山』之號該留該改

第四集 《水滸》中的兩人世界

被生生砸碎的幸福之家

後院失火四家庭

一對強扭的瓜

『母大蟲』和『母夜叉』

錦幄溫情與綺夢結緣

第五集 十字架上的夏娃

沉淪塵下,命途多舛

走入綠林,亦非豪傑

深刻的偏見

虔婆的邪惡德性

中山母狼的歹毒

第六集 梁山上的非好漢

天殺星李逵

殺家掠妻惡婿

太保戴宗

超霸同行

一往無前的無賴兄弟

橫不怕天

第七集 本色英雄在

群英璀璨耀千秋

塵世活佛魯智深

壯哉!打虎武松

風雪夜行俠

第八集 惡官凶吏臉譜種種

惡太尉高俅

陷阱設計高手張都監

窮酸餓醋知寨

兩個幫閒惡棍

如狼似虎惡差役

第九集 梁山外的好漢

官軍中的正派雄傑

異見政權集團中的英豪

地方武裝中的人傑

林下大隱亦豪英

第十集 復仇的火焰

睚眥必報小人仇

忍而後報君子仇

快意立報壯士仇

疏財義士亦重仇

第十一集 梁山座次排定潛規則

梁山七次排名

梁山核心人物

山寨中堅人物

罡星中線下人物懸測

地煞名序

第十二集 梁山才俊多絕藝

運動健將的大本營

藝術家的天然舞台

將軍原本是詩人

第十三集 梁山論劍

六韜三略究來精

十八般兵器面面觀

武林英雄誰與敵

第十四集 爭妍鬥奇『水滸戲』

元雜劇中的『水滸戲』

明傳奇中的『水滸戲』

京劇中的『水滸戲』

第十五集 《水滸》中的節俗風物

燈市

酒樓

秦樓

錦體

金印

簪戴

祭奠

第十六集 蒙汗藥、人肉饅頭及其他

蒙汗藥

人肉饅頭

醒酒湯

精彩書摘

第四集 《水滸》中的兩人世界

被生生砸碎的幸福之家

在小說中,我們第一個相遇的家庭(兩人世界的小家庭)應該是林沖家庭。作為八十萬禁軍教頭的林沖,這樣一個政府軍隊的高級軍官應該有著相當高的薪俸(儘管宋重文治,文官享有更優渥的俸祿,但林是禁軍教官),就像他後來雪夜上梁山前在朱貴酒店中所回憶的:“我先前在京師做教頭,每日六街三市遊玩吃酒……”經濟不富裕,哪得如此逍遙?而且他與陸虞候去的是樊樓,那是東京最豪奢的酒家。富貴而又有一位溫柔、美麗、善良、賢惠的妻子。林娘子的美麗是毋庸置疑的。從高俅的螟蛉之子高衙內在岳廟內見著林沖娘子一面便患上了相思病,茶飯不思,直叨咕“自見了許多好女娘,不知怎的只愛他,心中著迷,鬱鬱不樂”,便可知林沖娘子的美麗出眾。從林沖陪伴娘子一起赴岳廟還香願可知小夫婦倆琴瑟和諧,十分相得。這是一個幸福的小家庭。

這一點,我們從另一件小事也可感受得到。當陸虞候以朋友的身份來邀林衝去喝酒解悶(實際上陸虞候此時已賣友求榮,成了高衙內的幫凶),林沖離家之時,書中有一句寫道:“林沖娘子趕到布簾下叫道:‘大哥,少飲早歸。’”僅此一聲“大哥”,一句“少飲早歸”,林沖夫婦之恩愛盡在其中。

但是只要有高氏父子那樣的權貴惡吏,有富安、陸虞候那樣趨炎附勢的奸佞小人,林沖那樣的幸福家庭就沒有保障,哪怕林沖有那般超人的武藝。林沖就是在這班惡徒的陷害下,誤人白虎堂,刺配滄州道,風雪山神廟,經歷種種磨難,逼上梁山,落草為寇。美麗溫良的妻子懸樑自盡,連丈人張教頭也未逃劫難,可以說一個幸福的家庭生生地被砸毀了。正直、善良、高貴成了林沖娘子的墓志銘,而惡吏們卻依然在那個黑道社會中暢行無阻。

後人對林沖幸福家庭的毀滅作何反思呢?陳老蓮在所畫《水滸葉子》的“豹子頭林沖”畫頁上的題詞是“美色不可以保身,利器不可以示人”。言外之意似乎林沖的遭遇該歸咎於有一個美麗的妻子。這大概也是小說作者的某種意圖吧!

但民間更多的讀者也許心嚮往之的依然是林沖曾經的美滿的幸福家庭生活,希望能在離家時聽得如林沖娘子般的叮囑:“大哥,少飲早歸。”

明代傳奇《寶劍記》、《靈寶刀》都是演繹林沖故事的戲曲名作,不約而同地都以林沖最終與林娘子團聚為結局,這是一種良好的心愿

後院失火四家庭

《水滸》中在林沖家庭破滅之後,在情節發展中先後給我們展現過四個家庭故事,都涉及了第三者,而且都是女方出現問題,說得雅一點是紅杏出牆,但這一說法於盧俊義家又不適合,因為其妻相好的是其管家李固,並未出牆,故稱之為後院失火稍當,但賣炊餅武大僅只單開問店面房,哪來的後院?一切比喻總有未周全處。還是稱後院失火吧,因為說第三者插足太現代化了。

且敘此四家失火之事吧,言及此不禁失笑,老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小說的開篇立下名言:“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此話來套四家失火之事就有點不當,倒可以換個說法:不幸的家庭是相似的,那就是後院失火,至少在此適用。

宋江與閻婆惜

宋江與閻婆惜之間不若林沖夫婦是恩愛夫妻,宋閻之間有點另類。

閻婆惜(宋時藝人多有以婆惜為名的,取“婆所憐惜”,即老人疼愛之意)隨父母一家三口自東京至山東投親不著,流落到鄆城,閻公害時疫病死,無錢辦後事,閻婆(婆惜之母)得知押司宋江好義疏財,經王婆介紹,得到宋江的齎助,葬了閻公。閻婆心存感激,又知宋江沒有家室,有意將女兒嫁之。在王婆的攛掇下,宋江勉強應允,接納了閻婆惜母女。閻婆惜等於是宋江的外室。拿今天的話來說,閻婆惜是一個以藝人身份傍大款的二奶。這關係有點勉強,也有點曖昧。

那閻婆惜雖生得“花容裊娜,玉質娉婷”,而宋江則“原來是個好漢,只愛學使槍棒,於女色上不十分要緊”,因此宋江顯然不中那婆娘的意。也怪宋江多事,帶了同房押司張文遠來家喝酒,張文遠是個風流俊俏的後生,不久閻婆惜就與之勾搭上了。宋江也聞知此事,好在他看得淡,認為閻婆惜“又不是我父母匹配的妻室,他若無心戀我,我沒來由惹氣做什麼?我只不上門便了。”本來,這兩股道上跑的車,漸行漸遠,各走各的,也是自然之道。但是婆惜之母大概覺著過意不去,而且覺著今後經濟上還得靠宋江,於是拚命攛掇宋江再去婆惜處。而此時宋江因曾救助晁蓋等人逃亡,上了梁山的晁蓋派劉唐來謝宋江,書信和謝金被婆惜發現,以此為把柄不依不饒向宋江敲詐,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宋江殺了婆惜。嚴格說來宋江殺惜倒不是因後院失火而起。但如果閻婆惜不是移情別戀,對宋江尚存情義的話,估計也不會那樣不依不饒地要挾放刁。所以追根索源還是可歸因於後院失火。

於是,這個本就不甚穩固的兩人世界便以兇殺為結局,輕而易舉地毀滅了。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