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蒂琳

《凱蒂琳》為易卜生的第一個劇本,寫於1848年至1849年,《凱蒂琳》為無韻詩體三幕劇。在1850年劇作家易卜生自費出版此劇,署名“布林約夫·巴爾梅”,並請求克里斯替阿尼遏劇院(即後來的奧斯陸劇院)上演,可是由於“不適宜出演”而遭到拒絕。《凱蒂琳》取材於古羅馬史學家薩莫斯特的凱蒂琳(約公元前108-公元前62)傳記,與政治家西塞羅所編寫的有關凱蒂琳的演說稿。

劇本簡介

《凱蒂琳》是易卜生的第一個劇本,寫於1848-1849年,為無韻詩體三幕劇。1850年劇作家自費出版此劇,署名“布林約夫·巴爾梅”,並請求克里斯替阿尼遏劇院(即後來的奧斯陸劇院)上演,但由於“不適宜出演”而遭到拒絕。

這齣戲取材於古羅馬史學家薩莫斯特的凱蒂琳(約公元前108-公元前62)傳記,和政治家西塞羅所編寫的有關凱蒂琳的演說稿。不過,劇作家不同意他們對羅馬當局的叛逆者凱蒂琳全盤否定,他同情凱蒂琳向舊世界宣戰,並成為正統派心目中的這一“叛徒”的際遇鳴不平。他認為這就是他的創作動機。

劇情

戲劇的主人凱蒂琳出身貴族,胸懷壯志,智勇雙全,在羅馬的破落貴族中很有威望。他對羅馬元老貴族的暴虐政治和驕奢淫逸的社會風習,很不滿意。許多不滿現狀的青年的貴族和老兵密謀造反,要求凱蒂琳當他們的領袖。可是,凱蒂琳的妻子阿瑞麗亞勸丈夫放棄名利與地位,尋找一片樂土享受安寧的田園生活。起初凱蒂琳聽從阿瑞麗亞的勸告,準備離開城市,後來經過弗瑞亞女尼的慫恿,又改變主意,決定實行叛亂計畫。他對親信,貴族青年庫瑞亞斯講過自己對弗瑞亞的愛情,還有攻擊羅馬暴君的謀略。他不曾考慮他們對自己的情感的變化。弗瑞亞一心一意要為她屈死的妹妹西爾維亞復仇。仇人就是凱蒂琳,因為他在年輕荒唐時姦污了西爾維亞。庫瑞亞斯熱戀著弗瑞亞,甘願充當弗瑞亞的復仇工具。他向羅馬當局告密,使凱蒂琳等人的叛亂計畫破產。在羅馬大軍逼近舉事者營地時,凱蒂琳發現共謀者中有一夥人謀求私利,感到理想的幻滅,不過他仍然和戰友們英勇抵抗敵人。凱蒂琳獨自一人留在戰場上,萬念俱灰。在弗瑞亞的蠱惑下,他竟刺傷了熱愛他的阿瑞麗亞。凱蒂琳為了他能得到徹底解脫,要求弗瑞亞結束他的生命,弗瑞亞把匕首深深地刺進了他的心臟。凱蒂琳臨死時,緊緊地摟抱著阿瑞麗亞的屍體,表示懺悔之情,感謝她的愛驅散了黑暗,使他更加清醒。弗瑞亞的復仇願望實現了,她仍然懷著對凱蒂琳“即恨又愛”的複雜感情,漸漸地消逝在樹林中。

出場人物

魯俠斯·凱蒂琳——羅馬貴族
阿瑞麗亞——其妻
弗瑞亞——灶神殿女尼
庫瑞亞斯——凱蒂琳身邊的一個年輕人
曼里阿斯——一個老戰士
蘭吐勒斯,加比尼阿斯,斯塔提涅斯,柯帕瑞阿斯,塞西加斯——年輕的羅馬貴族們
安比俄瑞克斯,奧羅菲柯,一老人——阿羅布羅吉使臣
灶神殿的眾女尼和男僕們
眾鬥士和戰士
阿羅布羅吉護衛
色拉的鬼魂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