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文壇:在學院與媒體之間

王蒙“大師”說1950年代以來,中國文學在大師級人物方面幾乎是一片空白。 第十章 第十一章

圖書信息

書 名: 冷眼看文壇:在學院與媒體之間
ISBN: 9787802513808
開本: 16開
定價: 28.00 元

內容簡介

《冷眼看文壇:在學院與媒體之間》內容簡介:余秋雨、賈平凹、易中天、于丹、韓寒、郭敬明這些文壇名人身後究竟隱藏著哪些精神密碼?在文壇的翻雲覆雨中又有著怎樣的心路歷程?繁華落盡後,他們會是永遠閃耀的明星抑或是潮水退去後的浮沫?他們之於文壇究竟是幸耶?劫耶?

作者簡介

葉煒,真名劉業偉。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徐州師範大學報》編輯部主任。已出版著作11部。主持中國作家協會、江蘇省作家協會、南京市文聯重點項目各1項。南京市文聯簽約作家。

圖書目錄

引言 論獨立批評
第一章 頭牌欲 秋雨秋風
在戲劇舞台上,名角都有頭牌欲,我認為余秋雨多多少少也有這種欲望。正是這個累人累已的頭牌,讓他一直處於各種事件的漩渦中心。
第二章 表演欲 歪批王朔
一個人越是在那裡喋喋不休越是可以看出他內心的虛弱。王朔這一生都在不厭其煩地說個不停,批這批那個,雖然有時候也能命中靶心,但大多脫靶的語言還是透出他的話語虛脫。
第三章 導師夢 說說王安憶
作家班的舉辦和作家去當什麼研究生導師一樣荒謬,都反映了中國作家的不自信和浮躁。這不是中國作家的悲哀,也是國家藝術藝術生產機制的悲哀。
第四章 大師夢 王蒙“大師”說
1950年代以來,中國文學在大師級人物方面幾乎是一片空白。只有到了新時期以後,才開始出現生長文學大師的環境。
第五章 官場夢 平凹不“平”
賈平凹的文學之路並不如他的名字那樣“平”坦,特別是那部爭議很大的《廢都》幾近消耗了賈平凹的所有“官方”聲望,從而堵住了他通往官方的燦爛“坦途”。
第六章 學者夢 心武轉“行”
作為一位文學大家,劉心武完全沒有必要自我標榜自我吹噓。曾經的文學輝煌不說,即便是對《紅樓夢》的獨特鎨解讀,他也不必缺乏自信。
第七章 臉譜化 超男易中天
學者教授易中天之所以能夠迅速“成長”為學術文化明星,成為文化學者中的一張代表性臉譜,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功不可沒。
第八章 庸俗化 “兄弟”余華
與同為先鋒作家大旗下的其他作家相比,余華有自己先天的優勢,但他缺少真正的藝術追求與信仰,缺少傑出作家應有的博愛精神,這才是導致他作品走上庸俗化的根本原因。
第九章 神話化 論王小波
終其一生,王小波一直在追求“凡人”的智慧,崇尚個體自由的他反對任何虛假的“崇高”。弔詭的是,與他生前的寂寞形成強烈的反差,身後的熱鬧幾乎將他“設定”成了“神物”。
第十章 市場化 “倒掉”的郭敬明
在郭敬明抄起事件和拒不道歉上,真正該反思的應該是盲目的民眾和媒體,媒體的沉默和民眾的清醒是對付郭敬明狂妄行為的最好方法。
第十一章 娛樂化 解讀韓寒
韓寒是非文學的產物,他的出道正趕上市場和文學相好的階段,打著文學的口號進了市場這個勺,顛來顛去,炒熟了,端到那些不明就裡的年輕人跟前,正對口味兒,火了。
第十二章 政治化 周梅森轉型論
轉型後的周梅森作品火爆書市和螢屏,被譽為“中國政治小說第一人”他的身上掛滿了令人目不暇接的光環。
第十三章 啟蒙秀 余傑論
當代大學生之所以以談論思考、啟蒙為時髦,作為以余傑為代表的一代所謂“青年批評家”們,有著很大的“功勞”。
第十四章 幫閒忙 論于丹“紅”
最重要的是,于丹脫離《論語》和《莊子》的歷史語境,不顧自己的學者身份,有意無意地麻木百姓,愚弄民眾,使他們在被愚弄了的同時還不自知。
第十五章 唱花腔 朱氏話語論
其實朱大可一直扮演著角色——至少可以表述為“精神流氓”,這個體現在兩個方面:理念上的精神放逐和實踐上的思想酷評。
第十六章 扮明星 學者明星論
做明星讓某些學者收穫了大量的名聲和利益,同時也“收穫”了數不清的非議和責難,但這些責難擋不住學者們向市場靠近的腳步。
第十七章 書生累 陳思和“下課”
第十八章 大王旗 《讀書》換帥
第十九章 精英論 詩人自殺
第二十章 體制化 事關中國作協
第二十一章 一網情 網路文學觀
附錄 作家訪談
跋 新批評美學觀的建立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