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性蕁麻疹

冷性蕁麻疹( cold urticaria)是物理性蕁麻疹中最常見的一種蕁麻疹,可見於任何年齡突然發病。主要表現是遇冷發生風團同時可伴有發熱、寒顫、頭痛、關節痛等;嗜中性白細胞增高,被動轉移試驗陰性。後者多見於女青年,遇冷後,接觸或暴露部位出現風團或斑塊狀水腫,持續30分鐘或數小時,有時進食冷飲可致口腔和喉頭水腫,被動轉移試驗陽性。本病特點是接觸冷水或其他冰冷物質後,受冷區出現瘙癢性水腫和風團,約半小時至1小時左右可消失。多發於露出部位如顏面和手部,嚴重者其他部位亦可受累。口、舌、咽部等黏膜部遇冷食物或冷飲亦可發生水腫,甚至腹痛。

疾病介紹

冷性蕁麻疹(coldurticaria)是物理性蕁麻疹中最常見的一種蕁麻疹,可見於任何年齡突然發病。主要表現是遇冷發生風團同時可伴有發熱、寒顫、頭痛、關節痛等;嗜中性白細胞增高,被動轉移試驗陰性。後者多見於女青年,遇冷後,接觸或暴露部位出現風團或斑塊狀水腫,持續30分鐘或數小時,有時進食冷飲可致口腔和喉頭水腫,被動轉移試驗陽性。本病特點是接觸冷水或其他冰冷物質後,受冷區出現瘙癢性水腫和風團,約半小時至1小時左右可消失。多發於露出部位如顏面和手部,嚴重者其他部位亦可受累。口、舌、咽部等黏膜部遇冷食物或冷飲亦可發生水腫,甚至腹痛。

症狀表現

1.表現主要是暴露在寒冷條件下,不同部位出現的瘙癢及風團。皮損可以局限於寒冷條件下暴露部位或接觸寒冷物體的部位,也可泛發,可累及口腔黏膜,甚至表現為頭痛、寒戰、腹瀉以及心動過速等。
2.連續性發病,寒性蕁麻疹會形成連續性發病史,即每年的相同季節反覆發作。不僅會在皮膚表層出現風團疹樣的紅腫,嚴重者還會在內臟中出現風團疹紅腫,治療不及時甚至會導致死亡。
3.蕁麻疹不會傳染的,蕁麻疹俗稱風團,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由各種因素致使皮膚黏膜血管發生暫時性炎性充血與大量液體滲出。造成局部水腫性的損害。其迅速發生與消退、蕁麻疹劇癢。所以寒性蕁麻疹是不會傳染的原因。

治療方法

常規治療

目前西醫對蕁麻疹尚無特效療法,多採用以內服抗組胺藥物,皮質激素類藥物臨時抑制為多,如口服西藥,口服激素,外用溶液洗劑、乳劑、泥膏、油劑、軟膏、乳劑、塗膜劑、酊劑及硬膏等。長時間或大劑量外用使用皮質激素類藥物,會成癮導致藥物依賴性,最常見的是用藥後病情好轉,一旦停藥後,用藥部位原發病變加重。當重新用激素後,上述病情好轉或消失;如再停藥,反跳性再發,而且比以前更嚴重。
如果長期或短時間大劑量注射或內服地塞米松、康寧克通、強的松等皮質類激素藥物治療,還可引起肥胖、多毛、痤瘡、血糖升高、高血壓、水腫、血鉀降低、月經紊亂、骨質疏鬆、無菌性骨質壞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併發症。對腎臟也可造成一定損害,如加重腎小球疾病蛋白尿、加重腎小球硬化、易致腎鈣化或結石,誘發或加重腎臟感染性疾病、引起低鉀性腎病等。還會引起機體糖、蛋白質、脂肪及水電解質等一系列物質代謝紊亂,破壞機體的防衛系統和抑制免疫反應能力。因此,抗敏專家網建議採用新一代的口服生物脫敏療法,其代表產品omike

西醫治療

找出病因以消除病因為主,有感染時常須套用抗菌素,對某些食物過敏時暫且不吃。慢性感染灶常是慢性蕁麻疹的病因,但有些蕁麻疹病人的病因很難確定或不能發現病因。
1.內用藥抗組織胺藥是治療各種蕁麻疹病人的重要藥物,可以控制大多數病人症狀,抗組織胺藥物雖不能直接對抗或中和組織胺,不能阻止組織胺的釋放,但對組織胺有爭奪作用,可迅速抑制風團的產生。抗組織胺藥有各種副作用,最好選用副作用較少者,尤其高空作業的工人、駕駛員等工人要慎用,易因昏倦而導致事故的發生。久用一種抗組織胺藥容易引起耐藥性,可另換一種。或交替或合併套用。兒童的耐藥性較成人大,因而相對用量也大。
(1)抗組織胺藥物的種類很多,結合病情及臨床表現可選用安泰樂(羥嗪)有良好安定及抗組織胺作用,對人工蕁麻疹,膽鹼能蕁麻疹及寒冷性蕁麻疹都有較好的效果。
(2)腎上腺素、氨茶鹼能增加肥大細胞內CAMP而抑制組織胺的釋放,能迅速促使急性蕁麻疹或巨大蕁麻疹的風團或水腫消退,尤其氨茶鹼和抗組織胺藥合用或和腎上腺素有協同作用,對並發哮喘或腹痛的病人尤其適用。
(3)6-氨基乙酸可用於寒冷性蕁麻疹和巨大蕁麻疹,阿托品或普魯苯辛及氯丙嗪可用於膽鹼能性蕁麻疹
(4)鈣劑可用於急性蕁麻疹,利血平、安洛血等藥物治療慢性蕁麻疹。 
2.局部用藥爐甘石洗劑或氧化鋅洗劑都可達到暫時的療效。
3.經常喝維生素C,是能夠根治蕁麻疹病的有效方法,此方已得到實踐驗證。

食物偏方

1.取酒釀100克,玉米須15克。將玉米須放人鋁鍋中,加水適量,煮20分鐘後撈去玉米須,再加酒釀,煮沸食用。 
2.用黑芝麻30克,黃酒15--30克。芝麻打碎,放杯中,蕁麻疹
加入黃酒,加蓋,放鍋中隔水蒸15分鐘。每晚睡前1次服食芝麻酒。每日1劑,連食1周。
3.取去骨雞肉100克,三七1--1.5克。三七切成薄片,用雞油或豬油炸黃,加入雞肉拌勻,放人碗中,再加水適量,用文火蒸燉1小時,加入少量食鹽調味,藥肉湯1次服完,每日或隔1--2日服1劑,連服2--3劑。
4.用香萊十餘棵。將其根須洗淨切段,煮5分鐘,調上蜂蜜,連吃帶飲。連續用3日,每日1劑。
5.取醋100毫升,木瓜60克,生薑9克。3味共人砂鍋煎煮,醋乾時,取出木瓜、生薑。早、晚2次食完,每日1劑,痊癒為止。
6.用浮萍250克,蟬衣5個。水煎服,每日服2次(早晚各1次)。用藥3劑即痊癒,不復發。
7.取桐臭蒿子一把,在鍋中煮沸約5--10分鐘後喝汁,即愈,不復發。
8.用鮮絲瓜葉用清水洗淨備用,連續搓擦了10多次即痊癒,不復發。
愛心提示:以上介紹用方,請務必諮詢當地正規中醫醫院,結合自身生理特點和不同的病理變化,辨證選擇使用

注意事項

1少吃海鮮、羊肉等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避免飲酒和食用刺激性食物。

2皮炎、濕疹可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生活無規律、睡眠不好、月經異常、消化不良、便秘等都可能加重症狀,故應注意。

3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搞好個人衛生,要經常用溫水和肥皂作局部清洗,以清潔面部皮膚,阻斷感染因素,以免刺激油脂的分泌。同時不用油脂性護膚品或化妝品等。

4月經不正常時,應服用調經的藥物。

5保持大便通暢,有便秘時應及時治療。

6忌用手搔抓或熱水燙洗,不宜穿過硬的內衣,以免刺激皮膚。

7每日進行面部按摩,保持氣血流暢。

8忌用激素類藥物外塗。

預防

首先要養成注意收聽、收看天氣預報節目的習慣,當有冷空氣特別是“寒潮”來臨時,要注意保暖,儘量避免外出和突然接觸冷水。
其次,寒冷時節要注意皮膚,洗澡時勿用鹼性強的肥皂,其他浴皂也不要使用過頻,以免皮脂過分丟失。
再次,積極參加體育,提高機體對天氣變化的適應能力,尤其要注意皮膚的抗寒鍛鍊,具體方法是:逐漸降低洗臉水的溫度,由熱水洗臉變為溫水洗臉,這也是皮膚的一種“脫敏療法”,且簡單易行,對預防或治療寒冷性蕁麻疹有一定效果,但水溫不可太低,不能低到有冰涼的感覺,否則可能適得其反。最後,一旦患上此症,患者除了及時到正規醫院積極治療外,自己不要強烈抓撓患處,也不要用熱水燙洗,並忌食動物蛋白性食物、海鮮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最後,一旦患上此症,自己不要強烈抓撓患處,也不要用熱水燙洗,並忌食動物蛋白性食物及辛辣刺激性食物。若病情較重,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營養調理治療。對於家族性寒冷性蕁麻疹,除了發作時對症治療外,可以通過蕁麻疹組合療法來進行營養調理,改善自身的體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