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鑒·挺經謀略全本

《冰鑒·挺經謀略全本》是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曾國藩。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挺經謀略全本 挺經謀略全本

這是中國傳統識人術第一奇書,曾國藩一生識人心得的總結。曾國藩能在晚清吏治敗壞並極端腐朽的環境中攬盡天下英才,與他獨到的識人才能密不可分。曾國藩的識人術,重神兼之以形,重常而辨之以奇,重禮而導之以術,就相論人,就神取人,從靜態中把握人的本質,從動態中觀察人的歸宿。現代人閱讀這是曾國藩十年七遷,青雲直上,連躍十級,掌控晚清官場的精華總結,被後世眾多知名人士列為建功立業的必修典籍。《冰鑒·挺經謀略全本》將兩者兼合,以經典重現、指點迷津、古文譯讀,前言詮釋的綜合形式來解讀曾國藩最經典的兩部著作,從而讓讀者能夠更好地走進曾國藩的心靈深處,解剖他的內心世界,領會他的思想智慧,獲得他的人生謀略,將之學為己用。

圖書目錄

冰鑒

第一章 神骨——文人先觀神骨

第一節 神與骨

第二節 神之邪正

第三節 神存於心

第四節 論骨

第二章 剛柔——既識神骨,當辨剛柔

第一節總論剛柔

第二節 外形

第三節 內心

第三章 容貌——容以七尺為期,貌合兩儀而論

第一節 總論容貌

第二節 儀容

第三節 外貌

第四節 容貌其他

第四章 情態——情態者,神之餘

第一節 情態——神的餘韻與外在表現

第二節恆態

第三節 時態

第五章 鬚眉——眉主早成,須主晚運

第一節 通過鬚眉,觀其人

第二節 早成

第三節 晚成

第六章 聲音——聞聲辨人

第一節 聲與音

第二節 聽聲識人

第三節 聞音辨人

第七章 氣色——面部如命,氣色如運

第一節 氣與色

第二節 氣為主

第三節 察色識人

挺經

第一訣 入局——置身事內是處事的第一步

第二訣 勵志——成大事者,必先勵志

第三訣 堅忍——天下事,有志竟成

第四訣 剛直——剛毅之氣,決不可無

第五訣 克己——正人先正己

第六訣 篤學——終身治學,到老不輟

七訣愛民——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八訣識人——慧眼識英雄

第九訣 英才——不拘一格,賢才當適於用

第十訣 馭下——推心置腹,將心比心

第十一訣 納言——虛心聽取建議,方可成大事

第十二訣渾含——謙下不爭,為人務寬

第十三訣 治政——理財為先,把眼光放長遠

第十四訣 整軍——優勝

部分書摘

第一節 神與骨一身精神,具乎兩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他家兼論形骸,文人先觀神骨。經典再現語云:“脫谷為糠,其髓斯存。”神之謂也。“山騫不崩,惟石為鎮。”骨之謂也。一身精神,具乎兩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他家兼論形骸,文人先觀神骨。開門見山,此為第一。迷津指點斯:語氣助詞,無實義。神:與“精神”一詞不完全相同,除了有精力旺盛的意思外,更多的是指一個人經由學識、閱歷、意志等形成的智慧性光芒,是生命力、行動力、意志力和創造力的綜合顯現,主要從眼神中流露出來。騫:拔去,引申為損、虧,這裡可理解為土石脫落。古文譯讀俗話說:“稻穀去掉外殼後,就變成了不能食用的糠,但稻穀的精華——米仍然留下來了,它不會因外殼的脫落而受損。”這裡所說的“精華”用在人身上,就是指一個人的內在精神狀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神”。俗語中還有這么一句:“山嶽上的泥土經常隨風或隨雨流失,但是山體並不會因此而坍塌。它之所以能夠屹立不倒,是因為山體有岩石在作支撐。”這裡所說的支撐山體的“岩石”用在人身上,就是指一個人最堅硬的骨骼,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骨”。一個人的精、氣、神主要表現在兩隻眼睛裡,一身的骨骼豐俊主要表現在面孔上。像農民、工人、商人、兵士等各類人員,既要考察他們內在的精神狀態,又要考察他們的體態情勢,而文人就不需要這么麻煩了。考察文人只需考察他的內在精神狀態和骨骼豐俊與否即可。人的精神和骨骼就像是一扇大門,只要看透了這兩樣,就可以很容易地看出一個人的潛力和氣質。察看精神和骨骼,是相人的第一要訣。前沿詮釋“一身精神,具乎兩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由此可見,要看一個人能否有大的作為,最需要觀察的就是他的眼睛和面部。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善於觀察的人,能夠從一個人的眼睛中看到許多東西,而這許多東西中就包括我們所謂的“神”,即人的內在精神狀態。神和眼睛之間的關係就如同光與太陽。神會通過眼睛外現出來,就好像光來自於太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