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屈

冤屈,漢語辭彙。拼音:yuān qū。釋義:冤獄;冤案。出自《史記·屈原列傳》作“俛詘”。

基本信息

基本解釋

1. [injustice]∶冤獄;冤案

2. [wrong;treat unjustly]∶冤枉,無罪被誣為有罪

詳細解釋

1. 鬱悒;委曲。

①《楚辭·九章·懷沙》:“撫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史記·屈原列傳》作“俛詘”。

② 曹禺《雷雨》第三幕:“哼,我一肚子的冤屈,一肚子的火,我沒個夠!”

2. 冤枉,無罪而被誣為有罪。

①元 蕭德祥 《殺狗勸夫》第三折:“我幾曾殺人來,是好冤屈也。”

②明 施耐庵《水滸》第三十回《施恩三入死囚牢 武松大鬧飛雲浦》武松大叫冤屈。那裡肯容他分說?

3. 指加人以惡名或罪名。

①清 宣鼎 《夜雨秋燈錄·奚大瘤》:“妮子莫冤屈人,渠昨已覓死空林中,何有紈袴習氣!”

② 柳青 《創業史》第二部第八章:“ 振山 !誰也沒準備冤屈你嘛。”

4. 指冤獄,冤案。

①《南史·陳宣帝紀》:“乙巳,分遣大使巡州郡,省冤屈。”

②明 李贄 《與焦弱侯書》:“自古至今多少冤屈,誰與辨雪!”

③ 巴金 《真話集·懷念滿濤同志》:“這追悼會也就是平反會,死者的冤屈終於得到昭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